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明显,曾国藩和林成庭已经是达成了某种深度合作的协议!”
“而根据我们现在所获得的情报来看,太平军极有可能守不住九江,甚至武昌都守不住!”
十二月十号,在新一轮的御前战略会议上,陈云陶一如既往的站在诸多同僚面前,对目前的帝国战略态势进行分析。
他对太平军无法守住九江以及武昌的判断是有着根据的,因为自从去年开始,太平军的石达开就已经是开始调整太平天国的未来发展方向。陆续抽调了大部分兵力进军四川。
其被石达开委以重任的陈玉成更是一马当先,率领本部五万余人一路奔袭上千公里杀进了四川,根据民间传过来的消息,太平军的陈玉成所部已经在今年七月份攻占了四川重镇重庆,而且入川的太平军据传已经是膨胀到了三十余万。
非常明显,石达开已经是把战略重心全部放在了四川上头。至于赣北和湖北虽然还占据着,但是保不准人家石达开已经是准备放弃这些地区了。
在湘军和镇胡军的同时进攻下,太平军要想守住九江和武昌,其实难度非常大!
但是这样一来,中华帝国方面所希望看到的镇胡军和太平军以及湘军之间的相互牵制的局势就会被打破。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太平天国的节节败退,和中华帝国没啥关系,但实际上不仅仅有关系,而且关系大了去。
一旦让镇胡军收复九江。一旦让湘军攻克武昌占据湖北,这不仅仅是太平天国的失败,更会对后续中华军的西进战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没有了太平军在湖北和九江牵制镇胡军和湘军,而曾国藩这两年又和林成庭合作颇多,在后续面临中华帝国大举西进的情况下,难保曾国藩不会因为唇亡齿寒而和林成庭彻底联合起来抵抗中华军的西进。
知道这些的林哲也是不由得佩服石达开,在1856年天京内讧以后,面临着江河日下的局势。石达开还能强撑着带领太平军顽守九江和湖北这可不容易,更关键的是人家现在直接跑四川去了。这不仅仅为太平天国开阔了一个新天地,更是避免了和中华帝国的直接军事接触。
中华军后续如果想要和太平军进行战争,得先把镇胡军和湘军给消灭了才能进军四川打太平军。
这把一堆敌人仍在身后,甚至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挡箭牌,这对于太平军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江西和湖北方向出现的这种变动自然也是引起了中华军统帅部的注意,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御前战略会议了。
“目前帝国的战略虽然说依旧以北伐为主。但是江西问题已经不能继续拖下去了,必须尽快的攻占江西,以摆脱目前南线的战略困局,避免潜在的敌军出击福建或广东,进而把广东和江南地区的陆上联系切断。”
“在过去的三个月内。我军已经基本肃清了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清军残余势力,上个月第三军的西进兵力已经是攻占了广西梧州,同时随着和英法联军战争的结束,英法联军已经相继从香港撤离大量兵力,目前他们只在香港保持了不到两千人的防守兵力。而统帅部在询问过外务部目前的国际形势后,认为短时间内,至少在两年内帝国应该没有和英法或其他西洋国家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基于此,目前位于广东方向的第三军、第二军也应该重新动起来,除了在广州留驻一部分兵力外,大部分部队都可以调动起来参与进攻江西!”
听到陈云陶说这些,上头的林哲自己思索着,而下面的其他军方将领却是一个一个吵闹了起来。
当即第五军军长林成飞就是开口道:“如今帝国正在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北伐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余力支持对江西的作战?江西的林成庭可不是那些太平军,更不是皖北的捻匪的,他手底下可是有着超过两万人,甚至三万人规模的新军,并且还有数量相当的辅助兵力?
要进攻江西的话,如果要想取得较大的优势,至少也需要投入至少三万以上的主力部队,弹药以及其他作战物资的也需要相当充沛。”
林成飞的言外之意已经是很明显了,那就是不同意现在就进攻江西!(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七十章 自信或轻敌
林成飞的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意,不少人都是点着头说着:“是啊,现在贸然打破镇胡军、太平军以及湘军之间的格局是不理智的。》,”
“现在林成庭、石达开以及曾国藩他们是狗咬狗,犹如三国之战一般彼此纠缠,这贸然打破这三者局势,到时候会带来什么影响就非常难以判定了!”
听到这些人的反对,陈云陶反驳道:“这西进是必须进行的,而要西进 ,首先就需要把江西给拿下来,这样我们的浙江、福建、广东才能摆脱目前这种一条线的脆弱性,拿下江西,不仅仅可以让我们获得西进的桥头堡,更是可以直接控卫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战略安全!
而且太平军和镇胡军以及湘军之间的战略均衡局势已经是被打破,按照目前的情况,太平军根本不可能守住九江以及武昌,迟则两月,短着一月,九江内太平军必败,武昌那边的太平军也坚持不了太久,诸位,我们已经是得到了准确消息,九月份的时候石达开以及洪秀全等太平军高层已经是相继离开武昌,而我们也相信,正是石达开等人的离开,才导致曾国藩大举进攻武昌。”
石达开如果不走的话,武昌周边的太平军至少也有二三十万,曾国藩就算想打武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石达开一走,直接就带走了超过十五万主力,而且大部分还是太平军的主力,留下的十几万人虽然数量依旧不少,但是面对几乎已经是清一色列装燧发枪或者其他洋枪的湘军以及镇胡军。这能够挡得住才见鬼了。
陈云陶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林成飞等人依旧一口咬定现在帝国精力有限。不管是兵力还是弹药等后勤物资上,这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说同时支撑起两线的大规模战争。
就和当初为了应对英法联军而不得不临时暂停北伐一样,现在为了北伐,也应该暂缓其他战线上的战事。
林哲在上头听着诸多将领们的争吵,自己也是看着那副全国地图上看了起来。
在地图上,如今的中华帝国毫无疑问已经是国内的第一大势力,以浙江和江苏以及皖南的东部地区为统治核心,进而控制了福建、广东、安徽、山东、河南等省份地区,此外台湾以及琼州这两个海岛也是属于中华军的控制中。
不过这两个岛屿本来就不是清廷的统治核心,中华军也没有花费太大的精力。去年登陆台湾的时候有着海军的掩护,陆军那边只是随便派一个步兵营而已,当地守军象征性的抵抗了一阵后就是投降了,琼州那边更干脆,中华军还没登陆上去呢,人家就主动宣布反正效忠中华帝国了。
目前中华帝**事控制的区域已经是占据中华近半江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中华帝国控制的面积虽然还达不到一半,但是控制区里的人口却是占据了全中国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经济规模的话,更是占据了当代中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毫无疑问,中华帝国已经是掌控了当代中国的大部分精华,以此为根基要统一中国并不是什么难事了。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先后的问题。彻底统一需要多少时间而已。
按照中华帝国在1857年下半年制定的战略规划中,中华帝国的统一步伐是分为三个时期的。
第一阶段就是进行北伐,夺取安徽、苏北。后续进军山东、河南,最后攻克北平。彻底端掉满清政权。
在这个阶段内,对西线保持战略防守态势。即屯兵皖南、赣北一带,不主动进攻九江这个火药桶,让太平军,镇胡军,湘军他们自己狗咬狗。
同时在南线则是持续发动小规模的进攻,逐步占领广东。
第二个阶段则是西进,在攻克北平后,北伐主力则是一部分进军东北,一部分北上蒙古,一部分西进山西,而上述诸地虽然也存在一定的清军残余力量,但是已经不足为惧。所以该阶段中华帝国的主要精力会放在西进上,以夺取江西的九江、南昌为初步目标,中期攻占湖北的武昌,后期夺取湖南的长沙。
需要一鼓作气连续横扫林成庭的镇胡军、石达开的太平军、曾国藩的湘军,夺取江西、湖北、湖南三省。
第三阶段则是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即在粉碎了镇胡军,太平军、湘军在上述三省的主力后,部队继续西进,攻占广西,云贵、四川甚至入藏。同时在北方的部队也会继续西进陕甘、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