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吃螃蟹,并且还没被螃蟹给夹死的人,这些人都是足以让人羡慕的。
而何斐图在当代中国里,毫无疑问就是第一个大规模投资棉布产业的人。
何斐图在会场里心中暗自的狂笑,而其他人也是寻思着是不是该抽调资金加入棉布产业呢?
当然了,偌大一个上海的工业发展规划,这棉布产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他的诸多产业也是有所提及。
等会议即将终结的时候,中华皇家银行也是宣布,将会给上海市打造的苏州河北部工业区提供高达一百万圆的低息贷款,用以征收土地、平整土地、修筑道路、桥梁、通水码头等基本的市政建设,该笔贷款将会以上海市的地方财政作为担保偿还。
同时还有宣布将会对入住该工业区的企业优先提供相关贷款,只要你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同时投资的行业符合帝国的扶持项目,比如说机械产业,那么只要通过审批后就可以获得贷款。
听闻皇家银行愿意以优惠条件提供大额贷款,就算是那些大商行、大企业也都是心动了,他们是有钱,但是和所有企业一样,他们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的,可没有多少现金。
这要投资新事业的话,这拿出几万来估计可能,但是要拿出几十万来就有点吃力的,至于几百万以上的投资,那就得联合十几家甚至更多的家族一起集资了,比如说汇生纺织公司就是如此。
这家公司可不是何斐图一人的公司,他虽然是掌舵人并占据了百分十三的股份,但是其他的大部分股份都是被另外七八家富商家族或者干脆是其他的企业所分割。
毕竟这汇生公司现在的资产就有几百万了,而后续还得投入几百万之多,何斐图再有钱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来了。
实际上任何上了规模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如说生丝、纺织以机械产业,很少说是有某个人或者家族独资的,他们可不是皇室产业,单凭自身支撑不起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资金需求。
也就是说,即便是身价千万的大商人,他们也是需要各种贷款的!
有着皇家银行提供贷款支持,也就代表着上海的下一轮工业发展即将掀起!(未完待续。。)u
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鸿章的好奇
只是在场的很多大商人并不知道,皇家银行承诺的优惠贷款的主要面向对象并不是在座的这些大商人,而是那些没能进入今天宴会场所的中小商人,主要是希望为那些中想要扶持一个超大规模的资金,比如说汇生纺织公司这样的资产几百万的公司,除非他们愿意接受高额的利息,不然的话是不可能获得皇家银行的大额贷款。
皇家银行作为皇室产业的一部分,和所有的皇室产业企业一样,他们不仅仅是企业,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引导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投资民营资本不敢或者说没能力投资,但是国家必须的产业,比如钢铁、煤炭、军工等。
然后就是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前些年是扶持生丝产业,而现在他们改为扶持的对象就是各种中小型的而企业。
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强大与否,固然和那些少数的领头性大型企业有关系,但是真正奠定一国工业基础的,却不是那些大型企业,而是众多不起眼的中小企业。
比如说现在上海有那么多无产的外来人口,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工作,而那些大型企业能够提供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工作岗位,但是这点工作岗位对于人口已经突破百万的上海来说远远不够。
真正给这些外来人口提供工作的,很多都是资产在几千圆或者几万圆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那些只有几百圆资产的家庭作坊式工厂也是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岗位。
为了让上海的工业经济走上正轨并健康发展,一方面是内阁方面做出相关调控,而另外一方面皇室产业也是及时的做出市场上的引导。
比如说让上海造船厂、林德机器厂等皇室产业的大型企业放弃一些非核心业务,把一些不太重要的零部件制造外包出去,仅仅是这些就能够促进上百家中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皇家银行也会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让他们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
赖昌英等人返回南京后,萧昌中等上海市的官员们就是迅速展开了相关的经济引导工作。
首先是苏州河北部的工业区规划。通过行政手段迅速收购了大量农用土地后,由政府主导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主要是道路修建、码头修建等一些基本的市政设施。
而工业区刚开始动工呢,早就受困于商贸区内土地有限,地价高昂的企业迅速展开了抢购土地的行动。
工业区第一批推出了二十多块大面积的工业地皮第一时间就是被各大企业收入囊中,当然了为了避免这些企业囤积地皮进行谋利。
市政推出这些土地的时候就已经是制定了各种限制,比如说这些地皮只能作为建设工厂所用。不能建设居住以及商业建筑,同时规定购入地皮之前。必须先提交相关的投资方案,你要建什么类型的工厂,资金准备的如何,什么时候能够动工,什么时候能够投产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
正式购入地皮后,就必须严格按照事先提交的投资计划进行相关建设,如果只买了地皮然后又不建设工厂的话,市政就会严格开始的拍卖价回收土地,然后另外进入销售程序。
第一批出售的工业用地都是面积非常大的。价格也比较高昂,一般只有那些大型企业才有能力入手。
但是随后的第二批以及第三批工业用地的拍卖却是规划的比较细,面积都比较小,同时价格自然也会更低,而这些地皮自然都是专门给那些中小企业准备的。
前后三批的工业用地出售,让上海市的地方财政直接就回收了将近百万资金,而这些资金再加上皇家银行的贷款。足以支撑上海把苏州河北岸的工业区打造起来,完成基本的市政建设。
而有意思的是,其中最有价值的地皮,也就是靠近黄浦江的地皮还没有对外公开出售呢。
主要是因为上海市这边也是知道,沿江的地皮才是最值钱的,而且参考苏州河南岸再到上海县城这一段的沿江地带的发展。所以上海市是没有把沿江地带的地皮简单归类为工业用地,而是作为商业用以进行开发规划。
如今在上海,基本上那些稍微自认有实力的企业公司或者洋行,都是想要在沿江的外滩大道上购置地皮或者房产作为总部所在。
这种现象可以说已经是成为了企业彰显实力的一种方式,这要是谈生意的话,你家公司总部在外滩大道上,人家都会高看一眼。
不过现在外滩大道的地皮基本已经是没有空地了。而且入手这些地皮的都是一些大型商行企业,这没有破产倒闭的话绝对是不会转手的,所以这让很多后来进入上海的富商、企业们根本就很难在现有的外滩大道找到地方建设总部。
如今苏州河北岸的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新的选择!
甚至在萧昌中的内心里,等苏州河那边基本开发后,就在原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的对面,即黄浦江东岸进行开发。
尽管现在黄浦江的东岸还是一毛不值的烂地,但是如果在黄浦江上架设了多条大桥后,再辅以相当的政策支持,还是有希望在黄浦江的东岸打造出一个新的外滩大道来的。
就当上海那边进行规模宏大的新一轮工业发展时,南京这个同样属于内阁直辖市的地方也是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只是和上海那边着重于工业发展不同,南京这边的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市政建设上,包括道路整修,然后一些政府机构的办公大楼,以及皇宫的重新开工。
自从今年年初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以来,中华帝国方面就是停止了南京的道路整修、政府办公大楼甚至中华宫的建设。
如今英法联军不再,尽管军方已经展开了新一轮的北伐,但说实话军方的压力已经是不大了,军方压力不大,这军费压力自然也就小了。
财政有些宽松了后。内阁那边自然是不会坐视让施工到一半的各部办公大楼以及中华宫用于处于停工状态,已经是开始重新拨付资金重新施工。
按照营造事务处的计划书,目前开始小规模的恢复性施工,年底周边地区的农民完成秋收也就是农闲的时候,可以大规模雇佣更廉价的农村劳动力做工,为农闲的农民提供一定收入的同时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预计到今年年底会达到一建设**。
而部分规模比较小。同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