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统帅部在七月份做出了最新的战略调整,凋零第六军离开江阴,南下增援上海,同时江阴的防务转交给第五军负责。考虑到第五军里虽然有一个第五师这样的主力师部队,但是所辖的第十二步兵师实力还比较弱小,为了防止突然不的从哪里又冒出来几万联军绕过上海登陆江阴,所以经过陈云陶向林哲的恳请。
林哲从第一近卫师中抽调了一个步兵团,同时抽调了两个协防师进驻江阴,保持江阴方向的防卫力量。
当然了,在这背后之所以没有被近卫师的军官们反对,自然也是有着陈云陶等人承诺后续将会加大对第二近卫师的编练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有关,陈云陶等统帅部的高级将领们已经对第一近卫师的师长,同时也算是第二近卫师的编练负责人林迈岚做出了私底下的口头承诺:
如果近期上海前线不出现大的变故,那么在后续八月份、九月份的时候,统帅部方面将会放缓了第十三步兵师的编练速度,以便腾出一部分林德机器厂的步枪以及火炮产量来配属给第二近卫师。
如果没有这个承诺,估计林迈岚等人是不会同意统帅部抽调近卫师的计划的,因为在林迈岚等近卫师的将领们看来,这上海以及江阴方面的战事是统帅部等皇家陆军的事,和他们的关系其实真不大。
他们可不管上海和江阴胜败,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而是,那就是在联军打到南京的时候,掩护林哲这位帝国皇帝西狩或者北巡。
换句话说就是局势败坏的时候,近卫师得带着林哲逃跑。
然后还有一个谁也没有说出来的任务意图,那就是当南京失陷后,带着近卫师逃跑的林哲有可能会遇上一些忠诚问题,比如在北方以及西方的将领们自立,别以为现在中华帝国看上去齐心协力,但这只是建立在中华军不断获得胜利的基础上而已。一旦出现苏南大崩溃的惨败,帝国的根基,也就是林哲的统治根基就会被动摇,到时候林哲就需要有一支绝对效忠于他个人的部队威慑在外的各将领,以图东山再起。
肩负着这些任务的近卫师其实压力也很大!
如果联军真的能够突破上海、江阴防线,那么就代表着苏南方向的中华军皇家陆军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溃。到时候能够带着林哲逃跑的也就只剩下近卫师了,而要想在好几万人的联军手中成功掩护林哲逃出去,这任务并不轻松。
更不要说逃出去后如何保证林哲的帝位不失了,到时候就需要近卫师展现出足够的强悍,这才能够威慑其他方向的将领们不会出现二心。
要不然你以为林迈岚这几个近卫师的人整天操心着编练第二近卫师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等有朝一日的时候,近卫师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保证林哲的帝位稳定。
从余姚县勇营到余胜军,再到中华军,建立中华帝国,现在的中华军已经不是单纯的林哲私人部队了。尽管叫着皇家陆军,但实际上这支部队已经逐步变成了帝**队,并不再是林哲的私军了。
林哲私军的角色已经从皇家陆军转移到了近卫师上来。
现在的近卫师就和数年前的余胜军一样,只对林哲个人效忠。
基于这些情况,统帅部那边要想抽调近卫师的部队奔赴前线参战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早在数月前就尝试过抽调近卫师到上海作战,但是就被林迈岚等人态度强硬的拒绝,这一次能够抽调近卫师的一个步兵团到江阴参与防务。统帅部那边都不得不承诺在后续数月优先拨付给第二近卫师一大批新式武器,而这将会造成皇家陆军第十三步兵师的组建工作的落后。
但是不管怎么说。近卫师那边总算是有了一个步兵团加入到江阴的防务当中来,得到这个步兵团的增援后,第五军防守江阴的把握也就更大一些。
这样统帅部那边才好放心的抽调第六军增援上海!
接到调令后,施清瑄并没有多少迟疑,准备了数天后就是带着第六军全军离开江阴,然后一路沿着江边前往上海。
江阴距离上海并不算远。也就一百多公里而已,同时这并不是军情紧急之类的增援任务,所以第六军也没有太着急赶路,同时第六军带着大量辎重以及火炮行军速度也是走不快,所以花了五天时间才抵达嘉定。
但是这第六军刚到嘉定呢。施清瑄就是得到了上海方面的紧急军报,说在上海外海发现了大量船只。
这个时间汇集数十艘甚至上百艘船只,还出现在上海外海海域的,也就只有英法联军了。
“是他们的援兵吗?有多少?”施清瑄皱着眉头问着。
可惜没有人能够给他答案,对于现在的中华军而言,能够发现敌人近海的大规模舰队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这些情报还是海军方面冒险派遣了伪装成渔船的小船出海侦查,才好不容易得到的情况。
但是联军的舰队规模实在太过庞大,随随便便都是几十艘上百艘的,这伪装成渔船的侦查侦查到这些船只上有多少是搭载炮弹、粮食等补给的,有多少是搭载了增援兵力的了。
对于这些,海军方面只能是给出一个很模糊的答案,那就是敌军的舰队大约在五十艘到八十艘之间,其中大部分都是运输舰。
至于船上搭载了多少补给,多少兵力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好不疑问的是,里头肯定是有补给也有援兵,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已!
接到了来自上海的通报后,当天施清瑄还接到了来自宝山县,即吴淞要塞方面的邴曲松的书信。
信上请敌军大规模增援在即,还请第六军能够给予有力支援,然后就是请求施清瑄率领第六军布防于嘉定东部一带,防备敌军向西北方向突进。
这封信是邴曲松用私人身份写的,也用的不是命令语气,因为邴曲松虽然是上海防务总司令,按照道理来说凡是来到上海周边地区参战的部队都是归属他指挥,第二军是如此,现在增援而来的第六军同样如此。
但是他个人虽然已经是中华军内的第一梯队高层将领,但是和施清瑄、徐言青还有林安飞他们比起来,还是要略逊一筹,以他的资历和威望,根本就不敢直接对徐言青和施清瑄发号施令,只能是用商量的语气来调整三个军的协同作战。
不过徐言青和施清瑄这两个人虽然对要听从邴曲松的号令多少有些不满,但是他们也都是聪明人,他们都知道邴曲松能够担任上海防务司令并不是因为他的资历和威望,而是他对上海地区的熟悉,对联军等洋人军队的熟悉。
上海周边地区对于邴曲松来说就是主人,而施清瑄和徐言青就是客人,所以尽管心里不情不愿,但还是得听从邴曲松的号令,要不然的话要是让在南京的林哲知道自己有违背军令之类的举动,估计下场会很不妙。
也好在邴曲松也是个知趣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加不愿意让这两位大佬尴尬,所以凡是有战略部署的时候,都是用着商量的口吻。
这一次同样是如此,施清瑄看过后,也没有太过在意,他来上海不是为了争权夺利的,也不是为了来和同僚怄气的,他来上海是为了证明他过往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证明他半年来努力的诸多新战术是具有实战意义,而且是有着大意义的!(未完待续。。)
ps: 3。9k小福利章节,更新晚了勿怪u
第三百二十二章 渔船和情报
刚率军抵达的施清瑄接到邴曲松的信件后,也没有耍什么前辈大佬的脾气,而是很爽快的给邴曲松回信,说他会按照预定计划率领第六军前往嘉定东部布防。
当第六军动身之际,长江入海口方向,一艘传统的中式硬帆渔船上正在慢悠悠的航行着,穿上有着几个穿着短裤短衫的男子正在一边吆喝一边忙碌着,有的张帆掌舵,有的正在拉起渔网。
这一看上去像模像样,但是如果靠近了仔细看,就会发现掌舵的船老大眼睛一直盯着数海里外的那支庞大船队,旁边还有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半大小子正在用笔在一个小本子上写写画画。
而船上的其他人大多也是似忙非忙的样子,拉起渔网的渔夫丝毫没有在意网内有多少鱼。
穿上一共六人,虽然年纪从十六七岁到四五十岁都有,但是这些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体壮实,短衫外裸露的手臂有着明显的肌肉。
同时一个个的神情看不见这个时代典型贫苦百姓所特有的麻木和无奈,反而是神采奕奕的模样,几个人更是时不时把视线瞄向远方的那支庞大船队,露出憎恨或者羡慕的神情。
他们尽管穿着像个渔夫,但是他们和这个时代的生活在下层的贫苦渔民有着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