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傍晚时分的时候,林哲却是迎来了一个客人,他就是毕余同。
对于毕余同,林哲只是在原身的记忆里有,而他到这个时代几个月却是没见过,原身记忆里,毕余同乃是自家未婚妻的舅舅,乃是个传统读书人,有着秀才的功名,不过考二十多年也没有考上举人后也就死心了,在家经营家业。
这一次他来找自己,怕是因为陈家那边!
林哲猜的不算错,但也没有完全猜对,毕余同进来后,他先是把外甥女陈静的信给了林哲,然后又是聊起了其他事,不外乎就是近期的局势,而着着,毕余同却是道:
“我看你的这个营虽然规模,但是士兵精壮有素,比起那些绿营和旗兵强太多了!”
林哲听罢呵呵一笑,内心道,我每个月都给这些士兵们补贴伙食费,不但管饱而且还经常吃肉,有了营养的补充再加上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这士兵的身体素质还不出色的话,那么他就得怀疑这些士兵都把饭吃到什么地方去了。
麾下士兵的身体素质不错,也算是余姚县勇营现在难得的优之一了。
当然嘴上他还是谦虚着:“那里那里!”
毕余同此时又道:“不过我观贵营里似乎还少了几个文书啊!”他一边着,一边指了指案桌上的那一叠文书。
林哲初听时还是一愣,但是他很快就是反应了过来,这个毕余同今天来这里,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亲戚之间的探望,恐怕还抱有其他心思,比如想要从自己这里谋取一个官身。
没有,就是官身。
余姚县勇营虽然是官方正式承认的团练,但它不是朝廷的登记在册的经制部队,而算是临时汇集起来的民兵部队,朝廷可不会对待八旗兵,绿营兵一样规划详细的职位官阶。
因此从理论上来,包括林哲的‘督办余姚县勇营‘这个头衔都不是官位,而算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这个差遣是没有指定品级的,林哲的官身还是买来的四品道员。
现在林哲的官阶职位起来比较复杂,具体下来是‘正四品,浙江省候补道员,督办余姚县勇营’,上述三个分别是品级、本官、差遣。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直属的联系。
不能是候补道员就一定是正四品了,因为还存诸多特殊情况,也有三品道员、二品道员的情况,至于后面的督办某某事,更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而已。
而余姚县勇营的其他人,包括六个连长,督练官,营务官,三位总办等同样也没有正式匹配的官职,所得的官身都是林哲给他们保举的官身。
比如他给六个连长保举的武职外官七品,也就是世人常的‘把总’。
而给督练官、营务官保举的乃是文职外官正七品,正式官衔乃是‘浙江省候补知县’。
这些头衔其实不值钱,就算去纳捐也花不了多少钱,你想啊,捐一个正四品的道员才九千多两银子,捐个七品的头衔又能花几个钱呢?
只是这年头的大清戴虽然不值钱,但是实缺却是难得的很,尤其是文官的实缺。
毕余同想的是,如果自己能够在林哲的这个团练营里混上一个实缺的官身,那么也算是圆了这辈子当官的梦想了。
毕余同,是这个时代典型的读书人,早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考中秀才,但是后来考了二十多年都没能再考上举人,只能是在乡操办家业的同时教导两个儿子,试图让那两个儿子能够在举业上超过自己。
然而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并不代表他对未来没有野心了,只是科举无望,而捐官的话,他毕家乃是典型的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家里虽然有不少田地,但是绝对不可能轻易拿出几千甚至上万两银子捐官的,而捐官后更加不可能花费数倍捐官的钱再去活动实缺的。
清末时期捐官盛行,但是普通士绅也是不是能捐就捐得起的,几千两银子对于林家这个富豪家族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士绅家庭而言却是一笔根本无法拿得出来的巨款。
但是以他这个老秀才的功名要不通过捐官的方式进入官场,根本没有什么其他太好的途径,所以当他听林哲办的那个团练里有着正儿八经的官方编制,而且可以获得官身后,他就是心思动了。
他打仗自然是不行的,而且对当武夫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他却是对林哲麾下的那些文职非常感兴趣。
第十二章 机器缫丝厂
这里得一这年头的团练乃是非常典型的文官领兵,曾国藩,李鸿章都是文官,林哲自己捐的官也是道员。
虽然纳捐的道员不是正途,但也是属于文官系统,此外相当多的将领也都是文官,更不要管理军营事务的那些后勤官员的,基本上清一色的文官。
而毕余同今天之所以到林哲的军营来,转交陈静的书信只是附带而已,主要还是想要来看看林哲的这个县勇营有没有搞头,如果看着还行,那么他就拉下这张老脸,看看能不能从林哲手底下谋取一个官身。
方才他进来的时候,已经仔细看过林哲的这个县勇营了,虽然看不到列队打仗的那些场面,但是一眼看过去都是精壮汉子,单凭这些士兵的身体素质就是其他他所见过的官兵无法比较的。
而且进来的时候他们正在扎营,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各行其事,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混乱,这就让毕余同对这支的县勇营高看了一眼。
在他看来,士兵精壮,纪律严明的余姚县勇营已经能够有一番作为了。
所以他才会当机立断做出这个决定,直接向林哲挑明他想要加入进来,博取一番功名。
林哲愣了一愣后,心中暗想,这个毕余同虽然年纪有些大,但是此人的学识功底是过硬的,而且掌管家业多年,对于人情世故定然也是熟知的,自己统管这县勇营所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营内的一些杂务,而且这年头的一些文书写起来也麻烦的很,比如写一个最简单的折子对于他来就是个麻烦事,如果有个信得过的人为自己润笔添花,倒是一件好事。
当即面露叹息:“这不也是没有办法嘛,早些时候我也是想要邀请几个人过来,奈何人家都看不上我这座庙!”
到这里,林哲话语一转,当即又道:“现在营里头正缺一个营务帮办一员,奈何是找不到高才啊!”
毕余同听到这里,心思也就更热了,虽然他和林哲的对话没有太过明显,但是之间的对话实际上已经是相互表达了相互明显的意思,他毕余同想要一个位置,他林哲可以拿出一个营务帮带的职位来。
毕余同虽然不清楚余姚县勇营的具体营制,但是看这营务帮办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这个职位应该是管理营内事务的,这和毕余同心中所想要的一样。
不过虽然心已经动了,但是读书人的矜持在那里,断然是不会自己开口索要的,所以他闭上了嘴巴。
此时,一直观看他表情的林哲开口道:“不知道毕世叔有没有兴趣来帮助侄把这营务管起来。”
毕余同听到这话,按耐住心中的激动,还煞有其事的略微皱眉苦思了片刻,看似斟酌了片刻后才道:“如果林大人实在找不到人,我这把骨头倒是可以勉力试上一试!”
这一番交谈到了这里,基本上可以代表着毕余同已经算是正式加入余姚县勇营了。
当天晚上,毕余同回到城内,向自家姐姐以及家人了这事后,却是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毕余同的夫人他年纪都这么大了好不安生,富家翁当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到军营里去受罪,毕余同的姐姐陈毕氏则是担心他的安全。
毕余同烦心着家人反应的时候,
林哲也是在烛光上看起了自己那个未婚妻的信。
信封以及信纸是用熏过的,带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信纸上的写的内容不多,自己一切安好,让林哲不要担心,也要让林哲注意安全,平安归来之类的话,但是最后的那一句话却是让林哲感受到了那个未婚妻是一个不太寻常的女子:君若马革裹尸,妾亦赴钱塘水。
看着这句显得贞烈无比的话,林哲感觉有些复杂,实话他对这个未婚妻是没有太多了解的,因为就连他的原身都没有见过她几次,继承了原身记忆的林哲自然也就不可能对她有什么太过深刻的印象。
挖掘原身的记忆,只记得她是一个略显得消瘦的女子,话都是低声细语的。
他们之间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感情,而林哲自己更是一眼都没有看过,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情爱,但是看到这个句子,他却是感受到那炽烈的情意。
唉,林哲轻叹了一口气,把信合上,然后手书短信一封,让人准备明日送到陈家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