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林哲留在湖州的部队不算多,他留下第四步兵营,此外他又把绍兴刚送来的两百多新兵以及从第三营抽调了一个连,一共组建了新的第七营,让他们继续留在湖州驻防,训练。再从第二骑兵连抽调一个骑兵排,又把前些时候刚组建,目前依旧没能形成战斗力的第五炮兵连留下,此外还把大部分缴获自太平军的三千斤、一千斤火炮留下,用以组建第六炮兵连,同时还预备在湖州再组建一个新的辎重营。
上述现成以及尚未编练成军的部队为基础,组建第二混成团,由原第二营营长林安飞担任首任团长。
林哲给林安飞留下的命令不仅仅是让他守住湖州,同时还命令他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向东北方向进军,进入溧阳、荆溪,威胁太平军东进部队的侧翼。
至于林哲则是带着包括第一混成团在内的众多部队赶赴苏州,包括两个骑兵连,四个炮兵连、四个步兵营,两个辎重营一共近四千人回援苏南。
就当林哲带着人马回援苏南的时候,人家吴汝孝也没闲着,先后分兵攻克靖江、江阴,然后又分兵西进宜兴,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万多主力继续东进无锡、金匮两县。
当林哲率军刚离开浙江,踏入苏南地界的时候,就是听闻太平军已经攻克无锡,许乃钊率领的残兵再一次溃逃,被迫退往苏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吴汝孝已经相继拿下金匮县,进入苏州府长洲县地界,兵临苏州城下,一路上由于大量挟裹百姓壮丁,仅仅是他带到苏州城下的太平军已经超过四万人,整个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范围内,属于吴汝孝指挥下的太平军已经从最初困守镇江时候的万人急速膨胀到了七万余。
此时苏州城内清军不足五千。
听闻这个消息,林哲已经是顾不上埋怨许乃钊无能了,一方面他是连忙给驻防上海的余胜军第六营,以及归属苏松太兵备道衙门所属的五百多绿营兵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加强上海地区的防备,如果遇到部分绕过、嘉定等地的太平军,不得擅自出击,必须严防死守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的安全。
面对数以万计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尽管知道这些太平军有着极大的水平,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挟裹的百姓壮丁,但是也决不能轻视。
里头的上万太平军正规军就够自己打的了,如果旁边还来好几万挟裹的壮丁助战,到时候自己虽然也不怕,但是总归是要被动的多,不可能彻底堵住太平军的东进的。
到时候太平军完全有可能从嘉定方向,绕过苏州从昆山等方向进入苏松太腹地,甚至威胁上海的战略安全。
然而对于林哲来说苏州可以丢,整个苏松太都可以沦陷,唯独上海不能丢,唯独商贸区不能失,这是林哲最后的底线。
所以他必须给上海那边的守军下死命令,绝对不能主动迎战,必须死守严防,守住商贸区那么就是上海守军的战略胜利。
林哲战略思维和清军的其他将领是不一样的,清廷官员和将领们会估计苏州等地的安危,但是林哲实际上并不怎么在乎。这苏州府收的税多关他屁事,他的这个苏松太兵备道又拿不到一毛钱,相反苏州等地被太平军横扫而过,势必会让该地的民众、富商们大规模涌向上海商贸区。
从而彻底奠定商贸区的经济、工业发展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林哲还得感谢太平军呢,如果没有太平军,他这个商贸区猴年马月人口才能够破十万,进而达到百万之巨啊!
命令上海地区的守军不得擅自出战,严防死守上海外,林哲自己也是带着部队继续东进,先是进入江苏苏州府震泽县,然后再进入吴江县境内。
此时,他们距离苏州府已经不足三十公里,按照预定行程,估计两天后就能够抵达苏州府。
就在这个时候,林哲再一次得到了从苏州而来的许乃钊紧急军报,称两天前开始太平军对苏州发起猛攻,请求林哲立即增援苏州,否则苏州将会不保!
这封求信里,许乃钊的语气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谦卑,前几次向林哲发来的救援书信中,一开始他称呼林哲为‘横之’,自称‘本抚’,仅仅从这称呼上看就知道虽然兵败了但是他依旧以上司自居。
随后林哲率军东返,在湖州的时候接到许乃钊的第二封信,该信中他开始转口称林哲为‘林贤弟’,语气比直接叫林哲的字要客气的多,然而看似称兄道弟,但是依旧以老大哥、前辈自居。
等林哲走到震泽县的时候,第三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这一次他改口称呼林哲为‘林道台’,这个称呼乍听上去很生分,但这却是许乃钊首次以林哲的官职作为称呼,乃是客气中带有一丝的尊敬。
然而等到现在林哲第四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后,许乃钊已经直接称呼林哲为‘林大臣’,这个称呼是根据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而来的,在江苏浙江地面上,一些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为了表示对林哲的尊敬,偶尔会用上这么一个称呼,带有浓厚的恭维意思,寻常高层官员可不会这么称呼林哲。
如今看见许乃钊竟然称呼自己为林大臣,自称‘乃钊’,说明这个许乃钊真的已经是走投无路,顾不上什么尊卑礼仪了。
这封救援信的言辞非常的恳切,说苏州已经危在旦夕,苏州数百万民众全系于林哲一手,还望林哲速速发兵苏州,力缆狂澜。
而且还不往吹捧林哲,说什么林哲战功显赫,从浙北到松江再到浙北,皆是连战连捷,届时贼军一旦闻林哲率余胜军增援苏州,贼军必定望风而逃云云!
看罢许乃钊的书信,林哲就是直接放下,不提许乃钊这个人怎么说,但是东进的吴汝孝这股太平军肯定是要打掉的,苏州也是要救的,不然就会危害到他余胜军的根基。
然而还没等他抵达苏州呢,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得到了侦查骑兵的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上的哪行简短的字晃眼无比:
“昨夜苏州城破,许抚台力战殉国!”
ps1:上强推了,兄弟们有票的都投起来,没收藏的记得收藏,免的到时候找不到了。
ps2:推荐本朋友的书,叫‘隋末阴雄’,对隋唐时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书号3095071。
第一百零八章 主动出击
“什么,苏州被贼军攻破了?”站在林哲身边的施清瑄忍不住的惊叫出声!
“没想到我们疾驰数百里,没想到还是没能赶上!”石琅翼一脸的叹息:“贼军攻破了苏州城,怕是死难无数啊!”
余胜军自从接到许乃钊的紧急救援军报后,就是立即开拔东援,路上没有耽搁哪怕一天时间,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吴汝孝率领的太平军动作那么快,前后不过半个月呢,就已经是从镇江一路杀到了苏州府并拿下了苏州府城。@,
其动作之快,声势之凶完全不逊于当初太平军从长江上游一路杀到江宁的时候!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如今吴汝孝率领的镇江方面的太平军,已经是恢复了当初流民作战的模式,每一次攻克一地后不停留,而是抢掠财物以及粮食后,挟裹着大量的百姓继续前进,如此周而复始。
这种流民大军如果不能把它的前进势头给挡下来,那么它就会短时间迅速庞大,从一万人膨胀到数十万的规模可用不了几个月时间。
面对急速膨胀的的吴汝孝所部,许乃钊率领着麾下的残兵根本就没有办法守住苏州,五千残兵如何能够面对四五万敌军的进攻下守住苏州城啊,最后兵败身死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但是如今许乃钊死了,他麾下的残兵也已经烟消云灭,这同样也就代表着在苏松太地区能够挡住的军队只剩下余胜军一家。
然而余胜军总兵力也不过五千余,又留下一部防守湖州以及上海,林哲带着前往迎击太平军的余胜军兵力不过四千而已。
然而吴汝孝当初在苏州城下就有四万之众,除了在苏州城下外的镇江、常州、苏州三府其他地方,还有大量兵力,虽然暂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六七万还是有的。
更关键的是,几乎每过去一天,吴汝孝挟裹的百姓民壮就会更多,苏南一地百姓千万计,哪怕只是在上述三府吴汝孝就能够轻易挟裹数十万以上的民壮百姓。
林哲有信心带着四千兵力对阵太平军一万两万,甚至三四万也敢拼一拼,但是如果对上十万,二十万的话,林哲想到时候己方一个士兵被敌军上百个敌人围攻的情况就觉得头皮发麻。
“不能再等下去了,拖一天的时间,死难百姓就会更多,敌军挟裹的民众就会更多!”林哲和以往一样,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放弃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