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谁又会对两具尸体感兴趣?
除非,这两具尸体对那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而就在这时,周昌带着人将龙神庙的尸体抬到了义庄。
刘洋等人神色惊慌,紧随其后。
“公子,尸体抬回来了。”周昌说道。
李沧海让人将尸体放在义庄前,对众人道:“诸位,这具尸体是在龙神庙所发现,我想请诸位来辨认一下,是否能够认出死者身份。”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上前。
刘洋犹豫了下,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了尸体跟前。
刚想掀开盖在尸体头上的粗布,便被李沧海给拦了下来。
李沧海担心刘洋会承受不住这等惨状,便提醒道:“老丈,此人被石像砸中脑袋而死,死状凄惨,早已面目全非。”
刘洋愣了下,他叹了口气,不再去掀那粗布。
不过,刘洋也注意到了尸体身上的白绫。
看到那白绫,刘洋顿时惊呼起来。
“这……这白绫是夏至所系啊!难道……难道他是夏至?”刘洋难以置信的惊叫道。
这时,一名衙役匆匆跑了过来,对周昌道:“大人,属下已查遍镇上居民,除了夏至之外,并无人失踪!”
“如此说来,他真是夏至?怎么会这样?是谁如此狠毒,竟用如此残忍的手法杀了他啊?”刘洋惊叫连连。
不仅是刘洋,所有前来之人都是一阵惊愕。
李沧海眉头紧皱,如今几乎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就是灯笼陈的徒弟,夏至。
他抬起头,冷冷地看了一眼罗甫,沉声道:“罗队正,夏至与你有何冤仇,你竟出手杀他?”
罗甫被捆成一团,怒声道:“放屁!我没有杀人,你这是诬陷!”
李沧海瞥了他一眼,冷冷地道:“既然你没有杀人,我来问你,今晨卯时,你在何处?”
“卯时我在家中睡觉,哪也没去!”罗甫怒声道。
“哦?可有人分明看到你在卯时离家前往龙神庙啊!”李沧海淡淡地道。
“你胡说!这天寒地冻的,我去龙神庙作甚?”罗甫脸上肌肉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一下,厉声嚷嚷道。
李沧海哼了一声,道:“你去龙神庙,自然是为了杀夏至。”顿了顿之后,李沧海接着道:“如若我猜的没错的话,夏至约你于今晨去到龙神庙一会,可你先他一步到达,你先是利用人怕冷的心理,故意在放有石像的神台下燃起篝火,引夏至前去取暖,而后趁其不备,推倒石像将其砸死。这些,我没说错吧?”
罗甫闻言,顿时惊怒起来。
“胡说!你这是血口喷人!我从未去过龙神庙,也根本没有杀过人!”罗甫怒声吼道。
“你说你没有杀过人?我倒要问问,为何龙神庙前有你的鞋印?”李沧海冷声喝道。
罗甫脸色有些难看,他无以反驳,只得承认自己确实去过龙神庙,但却不承认自己杀了人。
“好,我承认我去过龙神庙。那是因为我收到了夏至给我的信,让我去龙神庙与他相谈。可等我去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此事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罗甫大声叫道。
周昌哼了一声,厉声道:“罗甫,本官看你为人正直,才让你做这扶风镇队正,没想到你竟做出此等人神共愤之事!事到如今,你还想抵赖?”
“大人,我冤枉啊!我没有杀他,我去的时候,他真的已经死了啊!何况,我与他无冤无仇,为何要杀他?”罗甫情急地大叫道。
李沧海盯着他,冷冷地道:“你杀他,自然是为了灭口。”
“什么灭口?”罗甫惊叫道。
“昨夜,夏至来到义庄祭奠灯笼陈,曾说过他要报仇之类的话语。次日,他便约你至龙神庙,我有理由怀疑,他口中的‘报仇’,便是找你。也就是说,是你杀了灯笼陈,然后制作成其意外坠亡的假象!今晨,他本想找对质,你担心罪行暴露,便杀他灭口,是也不是?”李沧海厉声喝道。
“冤枉!我冤枉!灯笼陈坠崖之时,我与你们站在一起,又怎能杀了他?”罗甫大声叫道。
李沧海冷冷地道:“灯笼陈在坠崖之前就已经身亡,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个假象罢了。这种方法,你以为真的能够瞒得住我?”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了起来。
“李公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灯笼陈坠崖,乃是我们亲眼所见,又怎会有假?”刘洋难以置信地问道。
“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何况,当时风筝飞在半空之中,正处于视线盲区。你们谁亲眼看到风筝上的就是灯笼陈了?”李沧海反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阵,纷纷摇头。
当时,他们只是隐约看到风筝上似乎有个人影,但看得并不真切,众人先入为主,是以才认为风筝上的人就是灯笼陈,可谁也没有看到那人影的正脸。
“李公子,你越说老夫真是越发糊涂了。风筝上若不是灯笼陈,又会是何人?即便是有人冒充灯笼陈,可那风筝坠落,那假冒之人岂不是也会坠崖摔死?可崖底并没有发现其他尸体啊?”刘洋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双手背在身后,淡淡地道:“我从未说过风筝上有人假冒灯笼陈,其实凶手用了一种极为聪明的做法骗了我们所有人。风筝是从悬崖上飞下,而我们处于下方,视线本就难以看清,是以凶手在风筝上绑上了一个用纸糊成的假人。”
“什么?风筝上绑的是个假人?这……这怎么可能?”刘洋闻言,顿时惊叫了起来。
“虽有些难以置信,但事实却是如此,我在崖底找到了一些风筝的骨架以及纸张,那些东西可以证明我所说真假。”李沧海沉声说道。
第七百四十九章 死因之谜
“即便如你所说,风筝上绑着的是个假人,那风筝飞天之时,罗甫可是?25??我等皆在祠堂跟前的啊?祠堂距离山崖约有十余丈宽,没有半个时辰根本就无法上至崖顶,他又如何让风筝飞天的啊?”刘洋越发不解地问道。
“让风筝飞上天,可以有很多办法。”李沧海淡淡地道。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尽是不解之色。
“其实,凶手利用了一些小巧的道具。凶手利用棉线与蜡烛,做了一个机关。凶手先是将棉线拦住风筝,再将棉线穿过蜡烛,与烛芯缠在一起,最后再将棉线栓在悬挂灯笼的木桩上。只要蜡烛燃烧到一定程度,就会烧断棉线,从而风筝便会飞天而起。”李沧海解释道。
“公子所说虽有道理,但这其中有一处疑点。这时间,凶手又是如何掌握的?毕竟时间若是出现意外,这整个计划便会功亏一篑啊!”刘洋疑惑地道。
李沧海微微一笑,道:“这便是整个计划最为高明之处,他应该在事先就熟知了当晚的整个流程,何时举行‘龙王巡游’,又何时举行飞龙在天,他都了如指掌。为了能够准确的掌握住时间,他用上了带有刻度的蜡烛来计算时间。”
“你这是血口喷人!我与灯笼陈素并无仇隙,为何要杀他?还有,你说的这些,虽合情合理,但你又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这些是我所为?”罗甫挣扎了几下,不服地叫道。
李沧海眉头微皱,盯着他道:“你的杀人动机我尚未想通,但你杀害夏至便是最好的证据!你口口声声说自己与灯笼陈无怨无仇,既然你没有杀他,为何要单独前去赴约?夏至不过是个孤儿,在扶风镇没有任何权势,而你身为守卫队队正,却瞒着众人前去见一名孤儿,若不是你做贼心虚,又岂会怕被人知晓?”
“我……。”罗甫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怎么?无话可说了么?”李沧海冷冷地道。
罗甫眼中闪过一丝凝重的光芒,思忖片刻过后,他抬起头,缓缓地道:“我没有杀人!不管你信不信,我都不会认罪。我是被冤枉的!”
周昌脸色一寒,怒道:“来人,将他关押起来,待本官查出杀人动机之后,再做定论!”
几名衙役闻言,立即将罗甫给扭了起来,带进义庄的一座柴房关押了起来。
罗甫被关起来之后,刘洋恨恨地跺了跺脚,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地叹道:“没想到罗甫竟然做出此等凶恶之事,着实可恨!今日若不是有李公子和周大人,我等百姓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凶手啊!”
“老丈言重了,此番能够找出凶手纯属偶然,不过此事总算也告一段落了。”李沧海说道。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矍铄的声音忽然传了过来:“结束了吗?我看未必吧!”
伴随着声音,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飘然而至,众人见状忙对起弯腰行礼。
这老道不是别人,正是假冒吕洞宾的老头。
“仙长这未必是何意?”李沧海神色平静地问道。
“无量天尊!公子虽抓到了凶手,但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