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材料帝国-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只是先过去试试,他们说,如果能够独当一面,工资可以到……600块。”于利鸿不是会撒谎的人,直接把实话就说出来了。

“多少?600块!”靳善平大惊小怪地喊道,“我的乖乖,那你还犹豫什么?啧啧啧,还是你们搞技术的人吃香,这年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呀。我当年如果留在技术科,没有去搞行政,你说现在是不是也有人出600块一个月来请我了?”

“应该有吧。”于利鸿哭笑不得地敷衍着,拜托,你靳善平一向就不是搞科研的料,就别去做这种不切实际的假设了。

“好,太好了!”靳善平毫不掩饰地说道,“这个报告我马上就给你批,赚钱的事情,不能耽误。老于,你放心,停薪留职不是辞职,更不是开除,你什么时候不想在外面干了,随时可以回来。哈哈,当然,我也只是说说了,人家给你这么好的待遇,你怎么会不愿意干呢?”

厂长办公室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吸引了各行政科室人员的注意,厂办主任来了,技术科长来了,财务科的老会计来了,收发室的小打字员也来了。大家都带着满脸的喜色,热情地恭维着即将奔向锦绣前程的于利鸿,讨论着拥有600元月薪可以过一种何等土豪的生活。

于利鸿脑子里空空地,笑容僵硬地感谢着众人的祝福。直到稀里糊涂地走出了厂门口,他才想起自己准备好的那些移交材料,还根本没有交给自己的同事呢。转念一想,技术科长刚才也是在场的,人家根本就没提这事,也许,就是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做移交吧。

回首望去,厂门上“浦江塑料七厂”几个大字依然清晰,进出厂门的干部工人们的自行车铃声依然清脆,几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女工勾肩搭背地走过去,于利鸿仿佛能够听到她们肆无忌惮的调笑声。一个不再有于利鸿这个人的塑料七厂,与往日并没有任何的不同。而于利鸿自己,却已经不是昨天的自己了。

该觉得庆幸,还是悲哀呢?于利鸿晃了晃脑袋,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了。这一步踏出去,也许就再也不会回头了吧?

公共汽车开过来了,于利鸿跳上车,向售票员晃了晃月票,找了一个座位坐下去。车子开动了,一股酸不酸、咸不咸的树脂味道从窗外飘进来,这是这一片化工区特有的味道。车里的乘客都厌恶地用手捂住了鼻子,唯有于利鸿深深地吸了一口,随后,他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了。

ps:默默地,再发一更……

第二百二十五章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

这一段时间,像于利鸿这样经历过心灵上的痛苦折磨的技术人员,在浦江还有不少。他们中间的一部分,最终来到了海杰公司,成为公司的研究人员;一部分因为单位上的阻拦,未能成功离职,不过,夏扬杰与他们约定,可以在礼拜天的时候过来帮帮忙,同样是有报酬可拿的。

当然,还有一些人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最终拒绝了海杰公司的邀请,这也是在喻海涛、夏扬杰他们预料之中的事情。民营科技公司是一个新生事物,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敢去接受它。

北二钢发出的盘条,早就送到了四分公司的手上。彭兴宗信守诺言,果然派人把老机修厂修缮一新,交给了海杰公司。彭兴宗还照着夏扬杰的要求,在厂区里建起了两幢新的两层小楼,以此换到了额外的10吨盘条。至于这两幢小楼是作为实验室还是办公室,这就不是彭兴宗需要关心的事情了。

在重金诱惑之下,夏扬杰麾下的研究团队迅速发展到拥有40余人,形成了由技术权威与年轻助手组成的两级科研梯队。由于人手充足,夏扬杰在自己所承担的课题之外,又增加了几个新的研究项目,分别由不同的科研团队负责。所有这些项目都与纤维缠绕树脂问题相关,这也是夏扬杰与秦海商量过的思路,即先集中力量,形成在特定领域上的科研优势,再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

除研究人员之外,宁默、喻海涛还招收了十几名行政人员,用于维持公司的各项行政事务,包括为研究人员们提供各种后勤服务。

在此期间,秦海一直都在外地出差。只是通过电话了解这边的情况,对一些重大事情作出决断。他欣喜地感觉到,宁默、喻海涛这两个昔日的小伙伴,已经在严酷的环境中磨炼出来,成为得力的管理人员了。当然,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学费。也是十分可观的,如果秦海背后没有平苑特钢厂和北溪第二钢铁厂这两台提款机支撑着,他也没有胆量这样放手让小伙伴们去尝试。

不过,最艰难的时期总算是熬过去了,海杰公司的各项工作都进入了正轨。夏扬杰那边传出来的消息显示,科研活动进展十分顺利,成果指日可待。一旦第一项成果问世,前期的投入都可以得到补偿,海杰公司就真的能够实现自我的良性循环了。

浦江那边在紧锣密鼓地运作。此时的秦海,却正坐在京城的一幢苏式风格的大楼里,与金属材料专家陈贺千聊着家常。

工作小组在全国各地调研汽车配件供应情况,京城作为一个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自然也在工作小组的调研范围之内。在京城走访了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之后,路晓琳宣布给众人放假一天,然后自己就先拎着包回家去了。与他们同行的其他人也都有自己的去处,剩下秦海无处可去。于是便跑到钢铁总院,来找陈贺千聊天。

“这么说来。这一年多时间里,你可真是做了不少事情啊。”陈贺千听完秦海简单介绍的情况,不无惊讶地对他评论道。

“是啊,好几次迫不得已,冒用了陈老师的名义,我这次是专门来向陈老师请罪的。”秦海笑呵呵地说着。他嘴里说请罪,脸上却没有一点歉疚之色。

其实,他冒用陈贺千名义的地方,比他实际向陈贺千坦白的还要更多一些。比如在西班牙的时候,他就是打着陈贺千的旗号与胡安尼托取得联系的。甚至还让胡安尼托误以为他卖给自己的几个配方是出自于陈贺千的实验室。这种不能见面的幕后交易,秦海自然不会向陈贺千说起,他无法确定陈贺千知道此事之后,会不会恼火。

陈贺千摆了摆手,说道:“用我的名义有什么要紧的,只要你没用这个名义去干坏事就行。不过,小秦,我一直没弄明白,你懂金属材料,现在又在搞高分子,而且好像无机那边,你也有所涉猎,你这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懂这么多东西。”

“这个就纯粹是机缘巧合了,呵呵,有些事也不是科学上能够解释得清楚的。”秦海含糊其辞地回避了陈贺千的问题。

陈贺千倒也没有深究下去的意思,他另起了一个话头,对秦海问道:“小秦,你刚才说你现在在筹建几个科技服务公司,你觉得这种民间科研力量,能够比我们这些正规的科研院校更有竞争力吗?”

秦海笑道:“这个不能比吧,你们是正规军,我们是游击队,本来就不是放在一起对比的力量。”

陈贺千没有被秦海的谦虚所动摇,他问道:“你觉得你们这些游击队,有什么正规军不具备的优势呢?我知道你小秦这个人向来是头脑精明的,如果你看不到自身的优势,绝对不会在体制外另搞一套。”

秦海无奈了,他说道:“优势当然是有优势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了。”

“你说说看。”陈贺千道。

秦海道:“这第一个优势,当然就是机制灵活,船小好掉头嘛。比如说,你们钢铁总院要上一个项目,需要论证、审批,不但技术部门要审,行政部门、财务部门都要审,一个流程走下来,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都过去了吧?”

“这倒是。”陈贺千不得不承认,因为这本来就是体制内的弊端。

秦海道:“我们就没这么麻烦,只要是看好的项目,马上就可以启动,人、财、物全力保障,以最快的速度出成果。出了成果之后,我们会对参与人员进行重奖,这也有力地调动了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这是其一,我承认我们没有这么灵活的机制。”陈贺千道,“那么第二呢?”

“第二,就是我们有生存压力,所以我们选择的课题,都是能够见效益的课题,那种专门为了骗国家科研经费而生出来的课题,在我们那里是绝对不会存在的。”秦海毫不客气地说道。

陈贺千老脸有些羞色,他非常清楚,在他主管的范围内,就有几个完全没有价值的课题。大家都清楚这些课题大而不当,根本无法产生什么有价值的成果。但当初审批这些课题的领导、专家们都没有把这些课题淘汰掉,因为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