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民用瓷……我的感觉是,现在做还有些早。”
“早是什么意思?”黄燕玲奇怪地问道。
秦海笑了笑,说道:“我是说,现在民用瓷的市场其实很有限,不外乎就是一些家用的餐具,这个市场并不大。要等百姓都富裕了,家家户户买新房子,要用瓷砖做装修,买各种陶瓷洁具,那时候市场才值得投入。”
“家家户户买新房子?”刘硕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这恐怕得等上几十年吧,再说了,就算单位上给分了一套房子,又会有谁去买瓷砖在家里用呢?”
秦海笑而不语,80年代中后期的人,肯定是预见不到90年代中后期以及新世纪的购房潮的,由于全民购房潮的来临,在新世纪初,中国的民用陶瓷出现了井喷一般的发展。然而,这个市场对于现在的兄弟陶瓷厂来说,的确是太早了。
“其实,工业瓷的市场还是挺大的,我们这样一个小钢铁厂,每年采购的耐火材料也不少呢。”秦明华在一旁插话道。他听懂了儿子与刘硕他们的对话,虽然有些想法,但也不宜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只能帮着儿子敲敲边鼓。
“是啊是啊,其实我们坚持做工业陶瓷也是很有前途的。”刘硕果断地否定了黄燕玲的提议,这也是他们出发前就商量好的,那就是如果秦海不赞成搞民用瓷,他们也绝不纠缠,一切以秦海的意思为准。
“对对,我们的确是有些性急了,其实,今年我们搞工业瓷起码也能挣到30万利润了,人还真是不能太贪心了。”黄燕玲抱歉地笑着说道。
刘硕也表忠心道:“秦厂长,关于氧化铝和氧化锆,你这边要多少,我们就能够保证提供多少,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为了这个,我们还专门添置了细粒度的球磨机,花费是不少,不过大家都说值得。”
“氧化锆……”秦海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其实是刚才他们已经谈论过的事情,但结合黄燕玲提出的希望往民用瓷方面转型的思路,秦海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想法。他愣了足足有几分钟,然后脸上绽出了笑容,对刘硕问道:“刘大哥,咱们厂生产的氧化锆粉末,最细能够达到多少纳米?”
刘硕看秦海沉默了许久,以为他要说点别的事情,谁知道他问的还是氧化锆的问题。虽然有些不解,但刘硕还是规规矩矩地回答道:“我们用醇盐水解法来生产氧化锆粉末,颗粒最低可以达到100纳米以下。具体的尺寸,我们没有高倍的电子显微镜,测不出来。”
“100纳米,倒是足够了。”秦海点了点头,他笑着问道:“二位,你们刚才提的搞民用瓷的思路,挺不错的。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种民用瓷产品,技术上肯定是足够领先的,你们有兴趣去试试吗?”
刘硕和黄燕玲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知道秦海此言是真心还是假意。黄燕玲说道:“我们听秦厂长的,你如果觉得可做,我们就做。”
秦海轻松地说道:“这个产品的市场非常广阔,不过目前国内市场估计还消化不了,只能是瞄准国际市场。生产工艺倒不复杂,主要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纳米级二氧化锆粉末。我们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凝胶,将粉末调制成胶泥,然后用冲压机冲压成型,再通过烧结工序,把凝胶蒸发掉……”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随手拿过来的一叠纸上写着工艺要求和凝胶的成分。刘硕和黄燕玲做了一年的陶瓷厂管理,对于这些工艺问题也多少有所了解了,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至于那种特殊凝胶,秦海也说了,他会委托一家名叫海杰技术公司的科研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来。
“你们的动作要快,最好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把它开发出来。”秦海最后这样叮嘱刘硕和黄燕玲道。
“这么急?”刘硕一惊,“有什么原因吗?”
秦海笑道:“过一个月,我会去巴西参加一次国际展会,如果你们能够把成品拿出来,我们就可以一起去展会上推销。只要你们能够达到我说的性能要求,多的不敢说,我保证咱们陶瓷厂一年能够挣到1000万美元!”
“1000万美元!”刘硕和黄燕玲眼睛里散发出异样的光芒,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但是,秦海那淡然的神情让他们相信,这不是一个幻觉。
“我们明天就回曲武去!”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ps:推一本仙侠小说:
胡麻的《执掌仙国》…………底层小修士陈元,遭人陷害,偶得仙缘,开辟家园。从最低级的庄园开始,他拓展着自己的疆域,建堡垒、修巨城、筑府域、一统九州……开创无上仙国!
评论:颇有可观之处,是一本值得跟进的佳作。
第二百六十四章秘密武器
1987年8月,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
一架从马德里飞来的大型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圣保罗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舱门打开,乘客们有条不紊地走出机舱,令人瞩目的是,在一大群高鼻子、蓝眼睛的乘客中间,居然夹杂着30几个东方面孔,这正是前来参加国际耕作机具博览会的中国代表团。
即将在圣保罗举办的这次博览会,针对的对象是全球的农机企业,中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博览会。由于单个企业的实力不足以单独组团出国,国家农业部牵头,组成了一个联合代表团,带队的正是农业部的副部长崔洪春。
得到中国将派团参加博览会的消息,博览会的主办方十分高兴,毕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往的农机博览会没有中国参加,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遗憾。这个消息也同样引起了媒体记者们的关注,他们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缠着会议主办方询问了无数的问题,今天又早早地赶到了机场,准备第一时间采访刚下飞机的中国人。
“部长先生,请问您第一次前来参加国际耕作机具博览会,您有什么感想?”
“部长先生,请问中国能够购买得起博览会上展出的新式农具吗?”
“中国有多少农村能够通电,他们是否接触过现代农业技术?”
“您对中巴关系怎么看……”
“……”
看到中国代表团鱼贯走出机场通道,记者们一下子就涌了过去。在向翻译确认过代表团团长的身份之后,众人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提问了。对于记者们来说,能够采访到与红色中国相关的信息就能够抢到眼球,至于更多的细节,他们一时还真想不出来。他们中间所有的人都不曾踏上过中国的土地。
“我们是带着学习的目的来到巴西这个美丽的国家的。中巴建交十三年来,双方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非常充分。中国将在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因此农业机械的发展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一次,我们带来了我们国内企业生产的部分耕作机具,希望能够与其他国家的同行进行技术上的交流……”
崔洪春对于这个场面倒是有所准备,他停下脚步。即席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记者们咔嚓咔嚓地拍了一通照片之后,正打算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前来接机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上前拦住了他们,护卫着代表团一行登上了大巴车。
“哎呀,外国记者对于咱们中国的兴趣真是太大了,我几次出国都遇到这种情况,闪光灯把我的眼睛都晃花了。”崔洪春在大巴车上坐下之后,笑着对身边的几位官员说道。
专程前来迎接代表团的大使馆农业参赞田玉中点头道:“是啊,主要是因为咱们国家出来参加这种国际博览会的机会太少了。如果是西方国家的代表团前来,就不会引起这样大的轰动。要说起来,农业部在这方面倒是走在各部委的前头了,这也都是因为崔部长您的思想开放,敢为天下先啊。”
“哈哈,老田你可是越来越会说话了,是不是当几年外交官,把嘴皮子练出来了?”崔洪春调侃着田玉中。他与田玉中在国内的时候就互相认识,那时候田玉中还是农业部下属一个单位里的干部。
两个人开了几句玩笑。田玉中收敛起笑意,认真地汇报道:“崔部长,根据农业部发给我们大使馆的传真上所提的要求,我们已经与博览会的主办方联系过,租下了一个200平米的展区。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咱们能有这么多东西拿出来参展吗?”
“怎么,老田,你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崔洪春反问道。
田玉中嘿嘿笑了几声,然后说道:“崔部长,我不是不相信咱们的能力。实在是咱们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我事先了解了一下,这次来参会的,有美国、欧洲、日本的许多大型农机厂商,他们的产品还是颇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