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砂工。”秦海把手里的介绍信摊开给二人看,然后说道:“劳资科那位大妈叫我找苗主任,磊子,苗主任就是你爸吧?”
“大妈?哈哈哈哈。”宁默哈哈地笑了起来,“秦海,我发现你说话真的太厉害了。你说的是劳资科的栾苏琴吧?她还真是个大妈,一天到晚看谁都不顺眼。我跟你说,整个青锋厂,我最怕她,其次才是怕我爸。”
“能让你胖子觉得害怕,这位栾大妈的人生也足够精彩了。”秦海笑着应了一句,然后对苗磊问道:“磊子,苗主任现在在哪呢?我先去找他报到,然后再来和你们聊。”
“生产科的项科长来了,我爸正在和他说话呢。你看,那不是他们走过来了吗?”苗磊用手指了指车间的另一头,只见有两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汉子肩并着肩,向他们这个方向走过来了。
————————————————————
晕啊,早上忙晕了,忘了发书,赶紧补上。
今日开始两更……如果存稿能支持的话。
新书期间,推荐很重要。现在橙子的书已经是都市签约新书榜的第1,但在首页才第8,大家多支持,看书勿忘投推荐票。
另外,对新书一周来投推荐票和打赏的同学表示深切的感谢,对投催更票的同学表示最强烈的鄙视。
还有,有很多同学发了书评,我想回却回不了,不知道是不是浏览器设置的错误,回复书评没有反应。在此一并感谢各位评书的书友。
第十一章捡到宝了
“左边这个就是苗磊的爸爸,右边那个是项科长,项纪勇。”宁默小声地向秦海介绍着走过来的两个人。
秦海点点头,迎上前去,对苗福南说道:“苗主任,我是今年刚分配来的技校生,我是学铸造的,劳资科让我到铸造车间来做翻砂工,这是我的介绍信。”
说着,秦海把劳资科开的介绍信递给了苗福南。苗福南接过介绍信,不动声色地与项纪勇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说道:“哦,你叫秦海,我来问问你,你在技校都学了些什么呢?”
秦海道:“我主学的是铸造,捎带也学了一些热处理。另外,我平常比较喜欢看书,所以对于涉及到材料性能方面的东西,我多少了解一些。”
秦海这样说,是想给自己留一个口子。他昨天在萧东平面前露了一手,仅凭目测和辨声就能判断出钢材的品质,这样的本领是无法用技校的学习来解释的。说自己平常喜欢看书,所以学了一些额外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为自己拥有的各种知识找到一个借口了。
“哦?年轻人,岁数不大,口气可不小。”项纪勇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他今天到铸造车间来,就是为了找机会试试秦海的本事的。现在秦海自己口出狂言,项纪勇正好抓住这个机会,以便不显山不露水地对秦海进行考校。
“项叔叔,爸,秦海可是真的有本事呢。”苗磊对项纪勇和苗福南二人说道,“他会做淬火,做得可好了。”
苗磊急于向父亲和项纪勇推荐秦海,却不料正中了项纪勇的下怀。他顺着苗磊的话对秦海问道:“是吗?你懂淬火?”
秦海觉得自己有点上了贼船的样子,苗磊多嘴多舌,倒把他给架到火上烤了。他不知道这个面无表情的生产科长到底在想什么,只得含糊其辞地说道:“项科长这话倒是把我问住了,淬火工艺博大精深,我哪敢说自己完全懂了。不过,常用型号钢材的常规热处理,我多少学过一些,只是不知道项科长问的是哪一项。”
项纪勇左右看看,然后用手一指旁边的一台设备,对秦海问道:“你知道这台设备是干什么用的吗?”
秦海看了一眼,马上回答道:“这个我在学校倒是见过,这是一台高频感应淬火炉,是用来做零件表面淬火的。”
“嗯,表面淬火是什么意思?”项纪勇又问道。
这样的问题当然难不住秦海,他连一点磕拌都没有,流利地回答道:“表面淬火就是仅对工件的表面层进行淬火,不影响工件的心部。一般情况下,表面淬火的深度在0。5至2毫米之间,加工对象是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
“那么,为什么要做表面淬火呢?全面淬火不是更好吗?”项纪勇继续问道。
秦海道:“淬火的深度选择,取决于工件的用途。表面淬火主要用于在动载荷及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零件,比如农机上使用的齿轮、曲轴等。这些零件的性能要求是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则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因此,淬火必须只局限于其表面,而不能进行全面淬火。”
“不错啊!”项纪勇的脸上露出了笑纹,作为一名生产科长,他对于常规的生产技术自然是有所了解的。不过,他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表面淬火这件事情,他知道是齿轮类零件加工所必须的一个工艺环节,但要让他说得如此准确,却是办不到的。他的工作只是让车间按技术科工艺工程师的设计进行操作,至于其中的原理,他就不会去深究了。
“怎么样,苗主任,项科长,秦海的本事不错吧?”宁默嘿嘿地笑了起来,秦海在项纪勇面前露了脸,让他觉得自己也脸上有光。不管怎么说,他是全厂最早认识秦海的,而且算是秦海的好哥们了。
项纪勇听到宁默说话,把头转向他,板着脸训道:“胖子,小磊,你们认识秦海,得向人家学习,知道吗?别一天到晚就知道打牌、玩游戏机。人家和你们岁数一样大,懂得这么多东西,你们看看你们自己。”
“呃……我们其实也是昨天才认识秦海的,我们不正打算拜他为师嘛……”宁默对项纪勇多少有些怯意,因为这个生产科长抓劳动纪律之类颇有一些铁腕作风,宁默虽然贵为宁中英的儿子,却也被项纪勇狠狠地扣过几回工资的。
“你们两个先去工作,秦海,你跟我走一趟。”项纪勇训完宁默和苗磊,把他俩打发走,然后对秦海说道。
“项科长有什么吩咐?”秦海问道。
“你跟我走就是了,冷科长在苗主任的办公室等你呢。”项纪勇说道。
三个人一齐来到位于车间一角的主任办公室,技术科长冷玉明果然在屋里坐着呢。昨天与萧东平聊过之后,冷玉明就在琢磨改进旋耕刀片质量的问题,想了一宿,今天一上班就拉着项纪勇到铸造车间来与苗福南商量,想不到秦海也正好被分配到铸造车间,这才有了苗福南和项纪勇前去考校秦海的事情。
“这位就是咱们厂的技术科长冷玉明冷科长,他是60年代哈工大毕业的,正牌的大学生。”项纪勇首先给秦海做着介绍,希望拿冷玉明的来头把秦海唬住。
秦海对于60年代的大学生向来颇有几分敬意,何况是哈工大这种牛校出来的人。他向冷玉明点了点头,说道:“冷科长是前辈了,我只是个小学生。”
冷玉明摆摆手,过滤掉了秦海的恭维之辞,从苗福南的办公桌上拿起一片旋耕刀片,说道:“听老萧说,你昨天晚上和他一起喝酒的时候,说有办法提高咱们厂的旋耕刀片的质量?”
秦海也猜出项纪勇和冷玉明的来意必定与他对萧东平说的话有关,便点头道:“是的,不过,昨天晚上我只是说有这样的可能性。”
“那现在呢?”项纪勇听出了秦海话里的玄机,忍不住逼问道。
秦海笑道:“现在我基本上敢肯定了,完全能够做到。”
“为什么?”几个领导都被秦海的狂言给震住了,冷玉明都束手无策的事情,这个小年轻居然敢说完全能够做到。
秦海道:“据我看过的资料,目前对于旋耕刀片这种磨损件,国外常用的加工工艺是对刀片刃口进行高频感应堆焊处理。昨天我还不确信咱们厂是不是有这样的设备,刚才项科长考我,我才发现咱们厂有高频感应炉,有了这种炉子,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做高频感应堆焊,所以我才说完全能够做到了。”
“你懂高频感应堆焊?”冷玉明看着秦海的目光开始有些迷离了,捡到宝了,这个小伙子真是一个宝啊。
高频感应堆焊这项技术,冷玉明也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过,对于其大致原理有所了解。但具体该怎么做,尤其是设备是什么样,他就一无所知了。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里,想找一点科技资料的难度甚于登天。秦海一说出这个词,他就知道秦海的思路是对的,如果能够用高频感应堆焊技术对刀片的刃口进行处理,刀片使用寿命提高一半是完全可能达到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秦海到底对这项技术了解多少。
秦海看出了冷玉明的疑虑,他信手从桌上拉过一叠信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