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伤病潮就长这样?其实这是波波维奇误会了,对于球员们的恢复状况,开拓者都有些藏着掖着,没有轻易让媒体打探到自己的底牌,实际上很多伤愈复出的球员已经开始进行完整的训练了。再加上现在开拓者气势如虹,替补阵容登场之后也感受到了火热的气氛,两者相加之后完全可以和马刺掰掰腕子。
在马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叶锋在第四节刚开始就带领队友打出了一波12比2的小高氵朝,帮助球队把分差瞬间扩大到了18分。马刺当然不打算放弃,可是每当他们想要追分的时候,开拓者球员总能在外线命中三分球,或者是突破到内线完成2+1,将他们的势头给直接打落下去。无奈之下,波波维奇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3分钟的时候换上了全替补阵容,表示这场比赛自己认输,麦克米兰也随之撤下了球队的首发。
这场比赛的唯一看点就是叶锋一个人大战马刺一整支球队,而且他还做到了。最终叶锋砍下43分、12个篮板和10次助攻的大号三双,帮助开拓者以108比97击败了马刺,拿下了西部半决赛的开门红,下一场比赛,依然还会在玫瑰花园举行。
………………………………
第232章 专访(上)
说实在的,对记者们来说这场比赛没什么看头,或者说比赛本身没有看头,但不代表其他方面没有。于是他们的目光都转向了砍下大号三双的叶锋,每个人的眼睛就像看到肉的饿狼一样发出绿光,似乎要把叶锋给生吞活剥了。虽然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麦克米兰带着叶锋出席,而且叶锋也回答了一部分问题,但是在记者们看来,这还不够,要是能够特意安排时间接受一次专访就好了,这样的话就可以从他身上挖掘出更多东西。
可是当他们向开拓者的新闻官发出邀请的时候,得到了却是一个有些奇异的微笑和一句轻飘飘的“不好意思已经有媒体预约了”。这就让记者们感到很不爽,尤其是ESPN和CBS这两家媒体,他们一向认为天老大地老二自己老三,现在想搞个专访都被拒绝了,这算什么事?不过当ESPN的记者上前问清楚之后,就一言不发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离开了发布会现场,有几个相熟的记者赶上去想问个究竟,他只吐出了两个英文字母:SI。
SI,全称Sports…Illustrated,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体育画报》。《体育画报》是世界著名杂志,于1954年创刊,是由媒体巨擘时代华纳所拥有的美国体育周刊。拥有超过300万的订户,每个礼拜2300万成人的阅读量,在美国包括超过1300万,19%的男性。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的卓越表现奖两次的杂志中超过百万流通量的。
换句话说,在美国体育界,《体育画报》的地位可能还高于ESPN和CBS,所以来自ESPN的记者才在知道事情原委之后直接走人,他可不认为自己有机会和《体育画报》竞争。不过他也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坚持由自己跟随开拓者进行报道,这个黄皮肤的亚洲小子看起来是要一飞冲天了,能够提前打好关系的话不知道要省多少事。这一次《体育画报》拔了头筹没关系,还有下一次呢,总不见得每次都赶不上趟吧?
当然,这不是新闻官故意说谎,的的确确是《体育画报》早就约好了要专访,而且还在这场比赛开打之前,所以其他媒体要想约专访,确实得等到下一次再说。半决赛的赛程也相当紧张,两场比赛之间只隔了一天而已,也就是这在第一场和第二场之间了,再往后的话估计叶锋不会有时间接受采访,球队也不可能答应。毕竟开拓者并不需要靠闪光灯混饭吃,球队出色的战绩已经让他们忽视很多东西,包括媒体的热度。
专访时间安排在5月4日训练课结束之后,地方就直接借用了玫瑰花园球馆的一间小会议室。这也是《体育画报》的意思,就几个人,没必要搞得很大阵仗。这一次代表《体育画报》对叶锋进行采访的是李·詹金斯,2007年加盟《体育画报》的新人,不过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是资深篮球专家了,对NCAA还有NBA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所以《体育画报》派出他来也是对叶锋的一种尊重,毕竟他是第一个具有美国篮球背景的中国人。
但是叶锋还是秉承着自己的职业精神很好地完成了第二天下午的训练,看得场边的麦克米兰暗自点头。原本他以为叶锋会有些心神不宁,毕竟作为一个二年级球员能得到《体育画报》的专访就意味着得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承认,这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殊荣,很多球员只有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才会迎来这样重量级的专访,但是叶锋在自己的第二个赛季就做到了。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然而从叶锋的表现来看,他完全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反而继续勤勤恳恳地参加训练,并且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这才是真正的职业球员。
NBA是个商业联盟,不管你怎样强调忠诚和情怀这些东西,在联盟中大行其道的仍然是金钱,而对于职业体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眼球经济。眼球经济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在现代强大的媒体社会的推波助澜之下,眼球经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活跃。虽然球员可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代言的品牌提高销量,但是回归到球赛本身,它只是通过对球迷的吸引来衍生出更多的经济收益,本身它是不会创造价值的。
换句话说,影响力或者曝光度才是对一个球员来说很重要的东西,有了影响力他们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也能够签下更大的合同,这对任何一个职业球员来说都是无法抵挡的诱惑。而《体育画报》的专访就意味着至少已经走上了这一条康庄大道,日后的职业生涯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可以说十有八九会成为一流球星。
这方面的事情叶锋不是不知道,不过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稍微重要一点的采访而已,也不用拿出很多心思去考虑。再者说,球员是不可能凭借媒体的吹捧成为球星的,所谓打铁要靠自身硬,你要是在球场上表现很差的话,再怎么吹捧也一样只是个普通的球员而已。所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好好打球,争取帮助球队打进西部决赛,这样在联盟里才更加有底气,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不是叶锋这次打出了高光表现,《体育画报》还不见得会派出詹金斯这种级别的专家来呢!
不过在训练结束之后麦克米兰还是叮嘱了叶锋几句,他很慎重地说:“叶,我想你在高中的时候肯定也接受过专访吧?可能SI会更加正式一些,反正除了球队的战术啊,更衣室氛围啊什么的以外,你可以随便跟对方交流。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记得表现出我们的斗志来,明白了吗?”
叶锋笑着点点头。
………………………………
第233章 专访(下)
等叶锋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走进会议室的时候,詹金斯已经在沙发上等着他了。叶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就职于《体育画报》的资深NBA专家,詹金斯是一个微胖、淡褐色头发的中年人,一身西装硬生生被他穿出了休闲的感觉。而且詹金斯的眼神很温和,没有像其他的小报记者一样看上去就很有探寻八卦的味道。
看到叶锋走了进来,詹金斯很有风度地起身和他握手,完全没有因为叶锋的年龄而有所轻视。他昨天晚上就来到了波特兰,在替补席上看完了半决赛的第一场比赛,对于眼前这个小伙子他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当然他不是对中国球员有偏见,姚明的存在证明了中国球员一样可以在这个世界篮球最高殿堂里取得成功,但是在此之前加盟NBA的中国球员从来没有一个像叶锋这样,身上流着纯粹的中国血脉,却拥有非常出色的美国篮球背景,而且在参加选秀大会之前的履历也丝毫不逊色于美国本土的新秀,甚至还犹有过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访谈就正式开始了。叶锋看到詹金斯并不像其他的记者一样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作为提醒,只是示意助手打开了录音和灯光设备,然后就泰然自若地问问题。他的第一个问题并没有出乎叶锋的意料:“叶,我首先要恭喜你,昨天晚上你的发挥非常出色,这应该是你至今为止季后赛中的最好表现了吧?为什么你会突然打出这样爆炸性的数据呢?我相信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球迷都非常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叶锋笑了笑说:“谢谢您的夸奖,但是昨天晚上这场胜利并不是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