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天,小秋云便说,“爹,你会打铁,会凿石头,你咋不‘弄’个桥呀?”
秋云是爹的小棉袄,是爹的心尖尖,秋云说的话,比皇上的圣旨都管用,小锁呐当天夜里,便去寻当地的一众工匠,提说修桥的事儿……
真正修起桥来,人们才晓得是那么艰难!
但无论怎样难,老邵都咬紧牙关,一次次鼓舞众人,因为他知道:这座吊桥,是媳‘妇’的念想,是闺‘女’的憧憬,是两岸乡亲的祈盼,是敢子和秋云曾经的传说里的一种神灵的旨意……
老邵腰上拴着麻绳,吊在半山腰上凿石头时,秋云她娘蒸好了窝头,熬好了稀粥,就从山顶上,用一个竹篮,将窝头稀粥慢慢地放下来,看着老邵吃完了,再缓缓吊上去……
工匠们打造铁锁套环,骄阳当头,汗水浸湿了浑身衣衫,秋云她娘就远远地和秋云唱歌,那歌声飘扬传飞过来,更胜一缕清风,更比一碗绿豆汤……
吊桥终于修好了,老邵把曾经的小船,当场用斧子劈了!为了让众人放心走桥,老邵拉着媳‘妇’闺‘女’,一家三口,站在吊桥上扭着秧歌,老邵那怪怪的模样,脖子一长一短,屁股一摆一摆,腰身一拧一拧的笨拙模样,与秋云和秋云她娘的翩翩舞姿,形成的巨大反差,逗得两岸人们哈哈哈大笑……
吊桥修好的头年三月十二,男男‘女’‘女’来参加赛歌会,那盛况,那歌声,那一张张笑脸,犹在昨日……
“秋云她娘呢?今儿不来参加赛歌会么?”陈叫山听到这里,便问通山老汉。
“唉……”通山老汉一声长叹,“吊桥修好三年,秋云她娘就生了病,老邵各到处请郎中,不顶用啊……”
“现在,老邵就成了这个样子了,爱喝酒,唢呐从来也不见吹了……”通山老汉说。
陈叫山看着站在坡上的老邵父‘女’,不禁也一声长叹……
。。。
第532章 秧歌感动
陈叫山犹然觉出:一座吊桥,承载着太多,寄托着太多……
身为建桥之始的工匠,几年来,老邵心底有自己的盘算,在盘算中,守护着,关注着,看江水在桥下****夜夜地流过……沉积的心事,随光‘阴’,一点点在桥上凝结……
赶巧自己率船队来了,赶上了这三月十二……当‘潮’水般的乡亲,从吊桥上涌过,老邵的心中,充满了感怀与纠结……
老邵怎会没有埋怨?
陈叫山随众人登上‘女’儿梁梁顶,在通往吊桥的拱‘洞’前,众人皆止了步,不敢再朝前走,仿佛此时江上的吊桥,随时都会断裂,只消一踏步上去,便会坠身于滚滚凌江……
“乡亲们,听我们说,你们可别再往过来跑喽,桥不稳当……”几个年轻后生,站在桥头,双手在嘴前,皆扩成喇叭状,冲着对岸大声地呼喊着。…
对岸男儿坡的人们,听见这边的喊话,闹闹哄哄了起来,嚷嚷了一阵,遂即安静下来。倒是如今留在‘女’儿梁的男儿坡乡亲,开始将目光聚集在老邵身上,聚集在陈叫山身上,他们想听老邵的意见,或者,他们希望陈叫山,派船队过来,将他们用船送回对岸去……
“邵伯,如若不行,我就喊船队过来,用船派乡亲们过去?”陈叫山站在老邵跟前,征询着老邵的意见。
许多年轻后生,听见陈叫山这么说,也有些急,纷纷凑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询着……
“今儿这歌对不成了么?那咱咋‘弄’呀?”
“咱倒好哩,会凫水,不怕桥不稳当!姑娘们呢,姑娘哪还敢再上桥?”
老邵将手臂高高地举了起来,摇着脑袋,似乎对人们的胆怯,感到不屑,并说,“我说了,只要别扎堆上,桥就没问题……”
说着,老邵拨开几个年轻后生,要朝吊桥上走去,邵秋云连忙去拽老邵的袖子,“爹,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陈叫山和通山老汉几人,也连忙去劝阻老邵,老邵左手拉陈叫山,右手拉通山老汉,将他们拉到了桥头前,指着两侧的桥桩,说,“你们看,桩是老桩,套环拴磨这么些年了,疲了,跟人一样,年寿到了,但不会说断就断的……”
为了使大家放心,老邵重又站起来说,“今儿赛歌会,你们放心上桥,娃娃‘女’‘女’扯开嗓唱!咋,不信?害怕?那成,我上桥给你们扭扭秧歌看……”
“邵伯,你……”陈叫山见老邵要上桥去,伸出胳膊,想拉老邵,但刚捏着老邵的手腕,遂即又松了手……
老邵一步上了桥,两只胳膊分展两边,一上一下地晃,像是雄鹰振翅翻云,像是武僧徒手汲水,脚下则是踩着“十字‘花’”,右脚跨前一步,左脚随之一横,右脚退,左脚上,右脚再横,晃得吊桥一颤一颤……
老邵一路十字‘花’秧歌步,走到了吊桥中间,将胳膊高高举过头顶,身子拧转,左右招手,向两岸的人示意,仿佛在说:你们看,你们看,我说行,那就行嘛!
两岸的人,皆定定看着老邵在桥上扭摆,在老邵看来,那两岸的一道道目光,不是担忧,倒是欣赏,便索‘性’扯开嗓子,吼起了《秧歌曲》
咱把‘女’神娘娘请下凡
保佑咱今世福无边
咱把南岸北岸都转遍
撑船‘荡’桥哎赛神仙
咱把那冥间阳世仔细看
自古谁能吆活百年
南岸的闺‘女’嫁北岸的汉
生下的娃娃乖又健
一江的水哟两岸的山
娃娃‘女’‘女’赛歌儿欢
粗喉咙唱呀‘毛’眼眼闪
唱情传爱谁不羡
‘女’儿庙呀噫哟儿郎殿
千年的香火从不断
你爱我我爱你
脚踏青山呀心坦然
……………………
老邵擅吹唢呐,由‘胸’腔,到口腔,有使不尽的豪气,但论到唱歌,却是破锣嗓子气又短,叫驴声腔音不全。
但人们听得出来:老邵那歌声里,有着一种宣泄,有着一种鼓舞……他在努力地唱,专注地唱,宣泄着‘胸’中复杂的情愫,鼓舞着两岸的人们之勇敢……
通山老汉看见老邵脖子上的板筋,挣得红红,脚下十字‘花’踩得前后左右转,便对怔怔观看的乡亲们喊,“锣鼓家‘私’哩,走起来”
‘女’儿梁的锣鼓队伍,听了通山老汉一声喊,略一怔,便敲起鼓来,打起锣,吹起唢呐,拍响钹,应和着老邵的秧歌……
对岸男儿坡的锣鼓家队一听,遂即也敲起鼓来,打起锣,吹起唢呐,拍响钹……
“咚咚咚锵锵嚓嚓嚓嚓……咚咚咚咚锵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锣鼓声一起,老邵扭唱得更加欢实了起来,胳膊扬,腰身拧,步子换……在声声锣鼓唢呐伴奏中,在老邵又扭又唱的烘托中,岸上的人们,禁不住心中的热情,亦随之跟唱了起来
噫呼呀呼哟
呀呼噫呀哟
脚踏青山呀心坦然
……………………
这是一方爱歌爱舞的山水,这是一群爱唱爱跳的人民,只要歌一唱起来,人们心中的欢快,瞬间被点燃……
在歌中,在锣鼓锁呐声中,在拍手应着节奏的欢腾中,三月十二本该有的欢乐氛围,在凌江两岸层层‘荡’漾开来……
邵秋云看着爹爹踩着十字‘花’,一步步地朝桥头走来了,一声声地应和着,脸上挂着笑,一对大眼睛里,却是晶莹的泪‘花’,趁着拍手间隙,不时地用手去擦,怕别人看见……
老邵扭着十字‘花’步,下了桥,但人们的歌声仍不停歇
一江的水哟两岸的山
娃娃‘女’‘女’赛歌儿欢
粗喉咙唱呀‘毛’眼眼闪
唱情传爱谁不羡
噫呼呀呼哟
呀呼噫呀哟
唱情传爱呀谁不羡
……………………
这一刹里,陈叫山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听着两岸的歌声,一齐回‘荡’在凌江之上,陈叫山感觉到,胳膊上,脖子上,‘胸’膛上,有那种细小的疙瘩,瞬间冒了出来,身子仿佛忽而一冷,忽而一热,一股股的冷流热流,传‘荡’在身体的每一寸地方……
有一种感动,是设身处地的共鸣!
有一种感动,是心驰神往的感应!
有一种感动,是你觉得心中一直存在的东西,但一直潜藏着,潜藏着,从来未被‘激’发!偶遇一种契机,这种东西,被瞬间‘激’发了出来,呈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