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公绘哪里知道赵颜的打算,他还以为赵颜是因为不懂行,所以才被人给坑了,当下苦笑着给赵颜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对瓷马用色艳丽,造型逼真,看起来的确十分漂亮,而且这对瓷马产自前唐中期,也算是古瓷,但是它却是用来给人陪葬用的,而且我敢断言,这对瓷马肯定是从古墓中盗来的,像这种东西太过不吉利,所以哪怕价钱极低,也没有人愿意买。”
其实高公绘的这些赵颜都知道,而且他还知道一些高公绘不知道的事情,比如眼前这种瓷器在后世时被称为唐三彩,像这样的一对三彩马,曾经可以卖出天价,只不过这东西就像高公绘的那样,它是陪葬用的,也就是冥器,是给死人用的,所以赵颜把这对瓷马拿出来送给高公绘做为礼品,简直就像是给人家送棺材一样,这也就是赵颜的身份不凡,若是换做另外一个人,恐怕高公绘当场就会拍桌子把人扔出去。
不过只见赵颜听完高公绘的解释,却是忽然眼睛一眯,然后笑呵呵的对他道:“原来这对瓷马是用来陪葬的,不过我看表兄的大限之日也不远了,所以这对瓷马你就留着着,日后肯定用得着!”
赵颜的话一出口,高公绘先是一愣,紧接着异常恼火的盯着赵颜,好一会儿这才咬着牙道:“殿下这是何意,难道你今天来我高府,就是为了消遣高某的?”
高公绘虽然一心的想要与赵颜打理好关系,但是现在看到赵颜竟然出自己命不长久这样的活,自然也是万分的恼火,他不愿意得罪赵颜,但也并不意味着他会甘愿受到赵颜的侮辱,幸好他是个极为理智的人,暂时还能强压住自己的怒火,但若是赵颜不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可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了。
看到高公绘愤怒的模样,只见赵颜却是微微一笑道:“表兄息怒,本王绝对不是来消遣表兄的,只不过本王看到高家即将大祸临头,所以才来好心的前来提醒一下表兄,免得日后你们高家满门上了断头台,到时本王也会于心不忍。”
听到赵颜话中有话,高公绘也不禁再次一愣,当下也顾不得再生气,急忙追问道:“殿下到底是何意思,可否得明白一些,高某刚才若是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殿下海涵!”
“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一些宫里的事,三年多前陛下登基,但陛下的生母却得了一个太妃的封号,几个月前朱太妃前去祭拜皇兄,只不过受到韩绛的一些礼遇,就被母后叫到殿中,当着宫中诸位妃嫔的面狠狠的训斥了一顿,为此朱太妃只得当场痛哭认错,后来还是向太后讲情,这才让母后放过了朱太妃。”
到这里时,只见赵颜故意扭头看了下高公绘,结果只见对方这时却已经是满头大汗,脸上也露出惊惶的神色,这让赵颜也十分满意的了头又道:“表兄,你母后如此的对待朱太妃,陛下心中会怎么想?”
“这个……我……”高公绘也是聪明人,上面这些事他虽然也有所耳闻,只不过这些也算是宫中秘闻,他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现在听到赵颜的讲述,他也是被吓的满头冷汗,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嘿嘿,表兄你若是不知道的话,那就由我来帮你分析一下,陛下身为人子,却眼睁睁的看着生母受辱,也许现在他的确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他日后肯定是要亲政的,等到陛下大权在握,他也许碍于情面不会拿母后怎么样,但是却会把怒火发泄到你们高家身上,到时表兄觉得你们高家要死多少人,才能平息陛下的怒火?”赵颜这时再次冷笑一声道,高太后的执政能力倒是不错,但她在某些方面却是太短视也太情绪化了,根本没想过只凭自己的好恶对待朱太妃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高公绘也是个聪明人,刚才他就已经想到了高太后给他们高家种下的祸根,现在听完赵颜的分析,更是吓的全身发抖,当即一把抓住赵颜的手臂颤声道:“请殿下救我高氏满门的性命,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高某都答应!”
第八百二十三章 高公绘的奏折
坤宁殿中,高太后一脸疲惫取下鼻梁上的老花镜,伸手揉了揉涨痛的太阳穴,这才感觉好受了些,然后拿起桌子上的软布擦了擦自己的老花镜,这才重新戴好,然后有些吃力的开始看下一封奏折。
高太后总揽大权之后,除了给大宋制定了休养生息的国策之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开始下放手中的权力,当初赵顼以变法之名把朝中大权集于一身,使得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可这也使得皇帝的事务繁重,下面的大臣反而变得无所事事,这对于大宋的君臣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对此高太后与赵颜的看法一样,所以在高太后掌权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削弱皇权,加强几位宰相以及朝中重臣的权力。
不过就算是如此,高太后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依然不少,再加上她的年纪大了,眼睛也有些老花,幸好道门用玻璃制作出了近视镜和老花镜,听这些眼镜都与赵颜有关,也正是有了老花镜,才使得高太后在处理政务时方便了许多。
“咦?”正在这时,只听高太后忽然惊讶的轻咦一声,然后拿起其中的一封奏折,脸上也露出疑惑的表情,因为这封奏折竟然是她的侄子高公绘所写,可是高公绘虽然着一个观察使的职位,但也只是虚衔,平时根本没上过朝,他这时竟然递上一本奏折,这让高太后也是十分的惊讶。
当下高太后拿起奏折打开来,然后认真的看了起来,不过当她看到奏折里面的内容时,脸色却一下子阴沉下来,因为高公绘的奏折虽然写的七拐八拐,但其中的意思无非也只有一条。那就是劝她改善一下对朱太妃的态度,免得因此事而让她与赵煦产生间隙。
“胡闹!”看完侄子高公绘的这封奏折,高太后却是气呼呼的一拍桌子怒道,她对朱太妃的讨厌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自从见到她的第一眼时,高太后就不喜欢这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甚至也因为朱太妃的关系,当初赵煦登基时,她内心也有些不太情愿,只可惜选择皇储的事赵顼已经交给了赵颜,她根本插不上手,所以当赵颜宣布赵煦是大宋未来的皇帝时,她也只能被动的接受,只是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朱太妃的看法。
“来人,宣高公绘入宫!”这时只听高太后忽然再次开口道。只见这时她脸上的怒火更盛,因为她忽然间想到,以自己对高公绘的了解,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忽然写这封奏折,不定这其中有什么隐情,所以她才决定召见高公绘。
因为坤宁殿是内宫,绝对不允许外臣入内,本来高太后也是不允许与外臣相见的。只不过她现在垂帘听政,自然少不得与臣子们打交道。所以垂拱殿暂时由她掌管,她接见高公绘的地当然也在垂拱殿之中。
对于高太后的召见,高公绘似乎并不感到意外,只见他进到垂拱殿后,当即向珠帘后的高太后行了一礼道:“臣高公绘参见太皇太后!”
“不必多礼,今天这里没有外人。咱们姑侄二人就别那么生分了!”只听珠帘后的高太后声音淡然的道,对于自己这个亲侄子,她还是十分看重的,毕竟无论她的身份再怎么显赫,内心深处依然认为自己是高家的女儿。
“谢姑母!”高公绘也十分知趣。当即就改了称呼道,不过他站起来后却不再开口。
“侄儿,你可知今日我召你入宫所为何事?”这时只听高太后主动开口问道。
“启禀姑母,侄儿想来应该是为了奏折的事!”高公绘也没有绕圈子,直接就提到了自己写的那封奏折。
“不错,侄儿你是不是受到什么人的蛊惑,为何忽然帮着外人话?”高太后这时语气一沉开口道,在她看来,自己的侄子自然要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与自己保持一致,可是现在高公绘劝他改变对朱太妃的待遇这件事,却让她有些不满。
“启禀姑母,那封奏折并不是侄儿受到别人的蛊惑,而是侄儿听闻到一些事情后,心中万分恐惧,这才劝姑母,希望姑母能够为高家考虑一,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将高家陷于危险之中啊!”高公绘到最后时,忽然再次跪下,声泪俱下的开口哀求道。
“胡!哀家哪里不会高家着想了,你以为哀家这么一大把的年纪了,还要每日里批阅奏折都是为了自己吗?”高公绘的话音刚落,就听高太后十分愤怒的训斥道,在高太后看来,她与高家本来就是一体的,她现在大权在握,外面的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