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大宋的江山社稷,这也让赵曙更加的不敢冒险。
赵顼看到赵曙没有立刻开口,还以为自己的话起到了效果,当下刚想再什么,不过这时赵颜却是看出了赵曙的怒火,当下急忙抢在他前面道:“大哥,你怎么还不明白父皇的意思,变法对于我们来,是要赌上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但是对于那些士大夫来,却不过是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一次实验,哪怕实验失败了,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对于我们皇族来,却是事关生死啊!”
赵颜的话当然有些危言耸听,甚至还故意把皇族与士大夫阶层对立起来,以此来增加话中的服力,虽然这些话可能经不起推敲,但却能给人十分大的震动,至少赵顼听到这些话也是一愣,然后露出沉思的表情,看来他也终于开始考虑起变法这件事的得失了。
赵曙听到赵颜的这些话也不禁露出赞赏的表情,当下再次对赵顼开口道:“顼儿,你三弟的不错,变法可不仅仅关系到天下万民,同样也关系到我们皇族的生死,所以若非逼不得已,绝对不能轻易变法!”
“父皇……”赵顼听到这里也有些动摇,开口本想些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什么,脸上也露出踌躇的表情,不过这也让赵曙心中一沉,看来王安石对他的影响还真是不小,同时这也让赵曙暗自后悔,早知道如此的话。他恐怕永远都不会征召王安石入京。
赵颜看到赵顼已经有些动摇,只是他和赵曙再想劝也没什么话可了,毕竟该的也全都了,而且现在的气氛也有些沉重,因此他当下开口道:“大哥,变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想明白的,这件事暂且放在一边,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尽管来找父皇来商量就是了。”
“不错。顼儿你不要被变法那些美好的描述给迷惑了,变法之中所蕴含的风险也是极其险恶,为父也没有把握推行变法成功,再加上现在大宋的情况已经在向好的一面发展,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冒险变法。”赵曙这时也终于平静下来,当下心平气和的再次开口道。
“父皇所言极是,与其冒险推行变法,不如从小事做起。一一滴的对大宋进行改变,虽然耗费一些时间与精力。但总比使用变法这种暴烈的手段要安稳的多!”赵颜当下与赵曙一唱一和的道。
“我明白了,多谢父皇的醒!”赵顼当下低着头开口道,只是他嘴上虽然这么,但是目光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似乎对于变法依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只可惜赵曙和赵颜并没有发现。
“顼儿。你能明白就好,再过几天就是你大婚的日子了,你也要好好的准备一下,把所有心思都放在这件事上,至于其它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赵曙看到赵顼好像真的醒悟了。当下也十分高兴的道。
“这倒是件大喜事,现在京城都已经传遍了,来大哥的年纪也的确不小了,父皇恐怕也早就等着抱孙子了!”赵颜这时也是十分高兴的道,虽然以前觉得赵顼的婚事是件麻烦事,不过现在马上就要举行婚礼了,这让赵颜也感觉像是解脱了似的,同时也为赵顼感到高兴。
“哈哈,我这才刚刚准备成婚,不过三弟你的王妃可是马上就要生产了,而且听还是个男孩,所以你可是比我快多了。”赵顼听到赵颜的话也不禁开口调笑道,另外他想到赵颜为了自己的婚事跑前跑后,甚至连西夏都去了一趟,这也让他感到心中一暖。
“对了,起我和颖儿的孩子,还有一件事要求父皇!”赵颜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当下向赵曙行了一礼道。
“哦?什么事情?”赵曙这时也十分感兴趣的问道,与两个儿子起家事,总让他感到一种难得的温馨与亲情。
“嘿嘿,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颖儿坚信她怀的是个男孩,所以让我事先定下个名字,只是我觉得这个名字还是由父皇来取比较好,所以想父皇赐名!”赵颜笑嘻嘻的开口道,他自己想不到好名字没关系,反正还有赵曙这个长辈呢。
赵曙一听赵颜让他给孩子取名字,当下也是眼睛一亮,这可是一个长辈最喜欢做的事情,因此立刻就答应下来,并且很快就想出几个备选的名字让赵颜挑选,结果最后连赵顼也参与进来,一时间父子三人讨论的热火朝天,甚至比刚才的变法讨论还要激烈。
不过也就在王安石觐见后不见,他的那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内容就流传了出去,另外还有朝廷对王安石的任命,以及王安石对变法的主张等等,这也立刻在整个大宋引起了轩然大波。
ps: 夏天到了,大家吃东西一定要小心,今天老鱼和儿子都中招了,大人的抵抗力强,我只是拉肚子,但儿子却是上吐下泄,上午打了一针才止住,也不知道昨天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引起的。
第五百五十七章 危险的学生运动
“郡王,陛下真的拒绝了临川先生变法的建议了吗?”。汴河岸边的柳树下,苏轼一手持着钓竿向赵颜询问道,虽然他今天名义上来找赵颜钓鱼,但整个人的心思却根本没在钓鱼上。
“没错,这件事不都已经传遍京城了吗?”。赵颜忽然一提钓竿,把一条半尺长的鲤鱼钓出水面,然后一边笑呵呵的把鱼从鱼钩上摘下来,一边回答苏轼的话道。距离王安石觐见赵曙已经过去两天的时间了,外面对于王安石建议变法,却又被赵曙拒绝的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所以对于今天苏轼来找自己打听这件事,赵颜也并不感到意外。
“外面的传言真假难辨,我虽然听到了一些,但也并不敢肯定,所以才跑来郡王这里打探消息了。”苏轼倒是没有任何避讳,十分坦白的承认了自己的目的。
“呵呵,其实外面的传言虽然有些失实,但大部分还算是正确,比如临川先生的确向父皇提出变法图强一事,但父皇却认为变法实在太过冒险,所以就拒绝了。”赵颜十分悠闲的把鱼饵挂上去,然后一甩手把鱼钩再次扔进水里,等候着鱼儿上钩。
“可是我还听太子殿下对变法十分的支持,甚至还当着陛下的面表示支持变法,这件事也是真的吗?”。苏轼当下再次焦急的问道,他似乎对这件事也是异乎寻常的关心。
听到苏轼问起赵顼对变法的态度,赵颜终于无法再悠闲的钓鱼了,只见叹了口气把手中的鱼竿放下,然后扭头看了苏轼一眼道:“子瞻兄,在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下。你觉得临川先生的变法真的可行吗?”。
“这个……”苏轼听到赵颜忽然问起这个问题,脸上也不禁露出犹豫的表情,不过最后他还是一咬牙道,“郡王虽然外界一致认为只有启用临川先生变法,才有可能消除大宋的积弊,不过我看来。贸然启动变法实在有些冒险,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大宋还没有非变法不可的时候,所以最好是能够缓缓图之,从小处着手,在不知不觉之中消除大宋的积弊。”
“咦?”赵颜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看了苏轼一眼,在原来的历史上,苏轼本来也是坚定的变法派,只不过后来亲眼看到变法给底层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后。心中也有了一些动摇,于是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寒暑论》,介于变法与守旧派之间,希望可以缓和两派的矛盾,当然主要还是改变变法派的激进态度。
可惜以王安石的性格,不是他的朋友就是他的敌人,苏轼也因此受到打压,为他自请出京。可就算是这样,也依然没能逃过变法派的报复。结果最后乌台诗案爆发,导致他在牢里住了一百多天,最后几乎被杀,幸好大宋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这才使得苏轼侥幸逃过一劫。经过这件事后,苏轼这才完全改变了对变法的态度。只不过赵颜没想到现在苏轼竟然提前改变了对变法的态度,这倒是让人出乎意料之外。
“郡王您是不是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守旧?”看到赵颜听到自己的话并没有开口,而是用一种莫名的目光看着自己,这让苏轼也不禁苦笑一声道。
“哈哈,子瞻误会了。其实我只是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你对变法的态度其实倒是和我差不多,我也同样认为现在实行变法未免有些太冒险了。”赵颜这时忽然大笑着开口道,先是有沈括,现在又有苏轼,虽然他们的意见并不是读书人中的主流,但他们却是读书人中的精英,所以赵颜从他们身上也能看出来,大宋的一些精英读书人并没有完全被变法的美好前景所迷惑。
“没想到郡王竟然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