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膑庙?”杨怀玉听到这里再次一愣,紧接着他就想到一件事,当下急切的开口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孙膑生擒庞涓的桂陵之战,就发生在开封城附近,难不成这座庙就是为了纪念孙膑所建?”
“哈哈,不错,当年的桂陵之战,就发生在开封城北方不远,据当年孙膑就曾经从这个高地路过,而且还扎下营盘驻扎了几天,另外建造这座庙的人也不简单,恐怕怀玉兄听后会更加高兴!”赵颜这时再次大笑着道,当初他从老福那里听到这座已经荒废了的孙膑庙后,立刻就决定把训练地放在这里,因为这里简直就是为大宋未来军校准备的。
“哦,是谁为孙膑建立的这座庙?”杨怀玉听到这里有些激动的道,孙膑是历史上有名的兵法大家,传孙子兵法的后面就是孙膑所著,自已若是能够在他的庙宇上训练士兵,传出去也是一件美谈。
“嘿嘿,这座庙虽然是用来祭祀孙膑的,但却是唐朝时建造的,而且据县志记载,当年唐初第一名将李靖灭掉突厥后路过这里,听这里曾经是孙膑的驻兵地,当时也十分感兴趣,于是从就自已在突厥得来的战利品中拿出一部分,变卖成钱财修建了这座孙膑庙,后来几经扩建,但可惜到了唐末时,这座香火不错的孙膑庙也毁于战火之中。”赵颜讲到最后时,也不由得有些唏嘘,一代军事大家的庙宇却毁于战火之中,从某方面来也是一种讽刺。
不过杨怀玉听到这座孙膑庙竟然是由李靖所建,而且还是用灭掉突厥带来的战利品建造,这下更让他是又惊又喜,没想到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庙宇,竟然和两代兵法大家都扯上了关系,难怪郡王会把练兵之所选在这里,若是自已能够在这里操练出一批将才,那日后岂不是也可以和孙膑、李靖相提并论?
看到杨怀玉脸上惊喜的表情,赵颜却是心中暗笑,本来他只是想要让杨怀玉帮着自已把处理那帮胖子减肥的事,但没想到他无意间闪过的灵光,却让赵颜有了更深一层的打算,也许自已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帮助大宋把军校开办起来,以杨怀玉的资历,做一个军事教官绝对没有问题,而那些需要减肥的人要么是将门出身,要么就是皇族,皇族的那些人就算了,但若是那些将门出身的人能够出一两个人才,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把大宋的军事教育持续下去,日后大宋也将不再为军中无将的问题而发愁了。
虽然赵颜心中已经有了建立军校的想法,但这件事他并没有对任何人,甚至连杨怀玉也只是抱着一种为将门培养人才,从而为自已父亲分担负担的想法,根本不知道赵颜心中军校的打算。
赵颜之所以如此保密,主要是出于两考虑,第一是这个军校的想法十分不成熟,他前世时对军校的了解也不多,所以他也没的把握能否做出成绩?第二则是他的身份太过敏感,若是让人知道他插手军队的事,很可能会引来文官集团的围攻。
也正是考虑到上面这些,所以赵颜才决定暂时把这件事保密,反正那些减肥的人都是别人主动送来的,自已打着减肥的旗号对他们进行军事教学,就算是以后被人知道了,也只会以为他是在胡闹,毕竟谁会相信那一百多号大胖子日后会成为大宋的将才?再退一步来讲,哪怕是有人知道了他真正的打算,他也可以矢口否认,反正以他的身份,只要自已不认帐,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第二天一早,赵颜也是早早的起床,其中老福他们更是在昨天就准备好了东西,然后在吃过早饭后,赵颜带着一家人回到开封城中的郡王府,府门前的大灯还没有建造好,但今天是大年三十,所有工匠们也都放假回家了,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架子在那里,等到初五才会继续开始建造。
不过赵颜在郡王府并没有呆多久,因为按照规矩,他在三十这天下午要进宫给赵曙和高太后拜年,顺便再吃个团圆饭,而且不但他要去,曹颖和宝安公主、寿康公主全都要去,不过做为一个已经成亲的皇子,赵颜在吃过团圆饭后就可以回到自已家里守夜了。另外还有赵颜那位四弟赵頵,也被一起带到宫里,不过他却需要在宫里陪着赵曙一起守夜,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赵颜也知道这个规矩,而且他也早有打算,之前他和杨怀玉制造的那个东京城的沙盘,刚好趁着这个机会送进宫里,估计到时赵曙在知道沙盘的用途后,肯定会十分高兴。另外赵颜也在考虑,自已是不是要把军校的打算告诉赵曙?
第一百八十章 曹颖的见地
“夫君,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在去皇宫的马车上,曹颖轻轻的对赵颜开口问道,其实从昨天开始,她就感觉赵颜好像有什么心事,特别是上了马车之后,赵颜更是眉头紧锁,好像在考虑着什么重要的事情。=====X=o
赵颜的确是在考虑着自已是否应该把军校的事告诉赵曙,他觉得像这种大事,实在不宜瞒着对方,毕竟赵曙不仅是他的父亲,同时也是大宋的皇帝,军校关系到大宋未来的军事变革,所以他可以瞒着其它人,甚至连杨怀玉都不知道自已内心深处的打算,但是对于赵曙,他却觉得自已应该把这件告诉他,但是赵颜又担心自已出来后,万一赵曙出于其它的考虑,不支持军校的事怎么办,那岂不是自已要空欢喜一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颜从上车后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听到曹颖的问话,只见他踌躇了片刻,终于开口把自已对建立军校的事情讲了一遍,以及自已是否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赵曙?毕竟一来曹颖是自已的妻子,二来曹颖出身于将门,对于大宋的军事和政治都比自已要了解的多,所以赵颜想听一听她的意见。
曹颖也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因为一件减肥的事,赵颜竟然有这么长远的打算,若是真的实现赵颜对军校的设想,那么不但可以复兴将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还将对大宋的军事制度形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发生一场巨大的变革。
想到这里。曹颖也是沉默良久,如此重大的事情,她也要认真的考虑清楚,过了将近一刻钟,这才见曹颖长长的出了口气,然后轻声道:“夫君,你对军校的设想影响极大,从小处讲,可以挽救我们将门的衰落,从大处讲。却可以改变我大宋文强武弱的政治格局。甚至改变我大宋在军事上的弱势,所以如此重大的事情,夫君你一个是扛不下来的。”
听到曹颖的分析,赵颜也是了头道:“的确如此。这件事如此重大。恐怕就连爹爹也要慎重考虑。所以这件事必须让他知道,只是我却又有些担心,爹爹会出于其它的考虑。从而不同意这个建立军校的想法。”
“咯咯,夫君怎么这么糊涂!”赵颜的话音刚落,曹颖却是捂着小嘴笑道,“爹爹身为大宋的皇帝,而且又不是昏庸之辈,自然希望大宋越强大越好,否则也不会那么重视玉米和地瓜这两人种作物了,现在夫君提出的军校,先不它日后的影响,光是能够为大宋提供优秀将领这个作用,就足以让爹爹全力支持夫君了。”
“爹爹是皇帝没错,可是娘子你要知道,朝堂上并不是爹爹一个人了算,那些占据着相位的文官们同样拥有巨大的权利,若是让他们知道军校的事,谁又敢保证他们不会从中阻挠,也许爹爹会考虑到那些文官们的态度,从而不同意建立军校呢?”赵颜这次并不赞同曹颖的话,而是把自已的分析讲了出来。
“夫君的不对,爹爹也许会考虑文官们的态度,但绝对不会因为顾虑文官们的态度而放弃建立军校!”曹颖这时斩钉截铁的道。
“为什么?”赵颜搞不清楚曹颖哪来这么大的信心。
“夫君可能不知道,从太宗时开始,我大宋的相权就一直在增加,反而皇权受到一定的削弱,特别是真宗时沉迷于道术,导致天书符瑞之荧惑朝野,真宗也无心处理朝政,把朝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朝中的几位相公,结果更是大大的增强了相权,仁宗皇帝上朝时,经常被大臣们当堂撞,但事后那些大臣却没有受到任何责罚,这并不仅仅是仁宗性格宽厚,同时也是因为仁宗手中的皇权被大臣侵占,导致对大臣们的约束也就小了许多。”
到这里时,只见曹颖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幸好仁宗皇帝在位的时间很长,寇准和包拯那些强势的大臣都死在他的前面,这也使得在仁宗后期时,终于削弱了一部分相权,不过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