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宝二年二月初八,赵匡胤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各领一支人马,先期奔赴晋阳【今太原】。
二月十一日,赵匡胤下诏亲征。他命开封尹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枢密副使沈义伦为大内部署,署理朝内各种事宜。
二月十七日,赵匡胤顶盔披甲,亲率大军从汴京【开封】出发。并任命老将归德军节度使高怀德为河东行营都部署,以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为副,建雄节度使赵赞为马步军都虞侯,宰相赵普也随驾出征,襄赞军务。
此次大宋北伐,声势之大,规模之盛,投入兵力之多,是历次征战所没有过的。
一场席卷三方势力的战争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永乐边城在安宁了数年之后,眼看着就要再次迎来战火,而对永乐边城民众来说,却已经是大祸迫眉睫之前。
实事上,大宋大军从开封出动之时,契丹国内便已收到身在大宋的探子传回来军情,不等北汉派使者乞求支援。契丹军方面已经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可是,因契丹国内近时期内政权不稳,皇权之争正值关键时期,契丹南院大王接到出兵命令便有所推迟,而宋帝赵匡胤亲领大军以势如破竹之势,一路北来,北汉军一战即溃,望风而逃。
北汉国地外围州县城池已经一一陷落在大宋地手中,只剩下北汉国都晋阳【今太原】,这一座孤城。
……………
……………
北汉都城,晋阳。
宋军四面合围,杀声震天。对晋阳形成了铁桶一般的包围。
黑云压城,风声鹤唳,晋阳城内已经一片恐慌。
而在这个时候,北汉国主本来当做主心骨的首辅宰相郭无为却神秘消失。更让北汉朝野动荡,感觉灭国在即。
好在有北汉一代名将刘继业于危难之时,彰显才能,统帅大军,主持大局。才得以形成晋阳城的对峙局面。
这是一片血与火的战场,到处是冲锋陷阵、喊杀震天的士卒,到处是倒卧血泊,已经永远也不会再爬起来的死尸。
不久之前,这些死尸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汉子,在这千军万马之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但是在他们各自的家里,却是比天还要高出一头的夫,比君还要重上三分的父,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如今却只是一具无人顾得上多看一眼的尸骨。
如果有北汉兵自城头向下望来,就能看见城下一片片的帽顶红缨,如火焰般飞腾,汇成了一片火海,令人望而胆寒。那是大宋禁军精锐头上的范阳帽。
人马过万,便是无边无际,何况此时城下军马何止一万,超过十万的大军同时出动攻城,那军令一下,如巨山倾倒,大河断流的庞大气势,足以震慑任何凡人之心。
事实上,这个时候,城头守军如果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是绝对不会探头观望这副壮观景像的,城下那一排排集束似的弩箭,仿佛不花钱似的向城头上倾泻,暴风骤雨般的猛烈打击中,又有百余架抛石机,把一颗颗上百斤重的石弹砸向城头,每一颗巨石砸落下去,巨响声中都腾起一团不太浓厚的黄白烟,但却把北汉都城轰得千疮百孔。
晋阳城池的建造是就地取材,用黄土高原上粘性极强的黄土夯打而成,这种粘性黄土,掺上糯米,夯打结实了之后,真和水泥一样坚固,且又比水泥多了几分韧性,是五代十国以来,西北城池常用诸城之法。
如今,反倒成了比石块垒就的城池更好的凭仗。如果是砖石所建的城墙,在这样的巨石轰砸下,很容易就要碎裂坍塌。
城头北汉军也在顽强地对城下的宋军还击着,一排排利箭在吱呀呀一阵勾魂般的弦张声后,便像蝗虫一般从城头袭向城下的宋军。丝毫不亚于宋军抛射规模的巨大石弹,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空中慢慢旋转着,轰地一声砸在地上,砸出一个个三尺深坑一蓬泥浪,疾向前翻滚出数十丈距离,巨石辗过,一路血肉………
双方在这城下已经僵持了近十日的时间。在赵匡胤派兵剪除北汉都城外围所有州县的同时,便已亲率大军直捣北汉腹心。近十日以来,双方损失都极其惨重,相形之下,城中的北汉军比城下的宋军损失更大。
尽管他们占据了地利,士兵在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之下,不乏勇敢,都城府库中也有充足的粮米和武器,可是比起此番御驾亲征的大宋军队来说,却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兵微将寡。
实事上,若不是北汉名将刘继业见机不对,果断将北汉除都城之外,所有州县放弃,将主力全部撤入都城之中,保存了兵力,北汉如今战况只会更惨。
但是,就算如此,攻城的宋军依然数倍于北汉守军。且他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的粮米供应,后续粮秣仍在源源不断地运来,而城中则是消耗一些少一些。
甚至,十来天时间,在箭矢方面,他们已经不得不捡拾宋军射进城来的箭枝,才能满足城头守军的需要。战争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双方国力的较量,北汉如今的国力,与如日中天的大宋相比,岂可同日而语。
这一战宋帝赵匡胤是抱着势在必得心思,但结果如何?叶尘知道,其他人自然不知道。
……………
……………
PS: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推荐票。每天两到三章,六千到一万字,无特殊情况,绝不断更。
第三章 逃亡之路
永乐边城南门大街,挤满了正要离去的各族男女,其中就属南方汉族最多。
不断有人从支道涌来,加入流亡的人群中。一时间,人喊、马嘶、驴鸣和车轮磨擦地面的声音,充塞在昨天还是繁荣兴旺的南门大街。
此时,所有店铺均门窗深锁,谁也不愿将自己辛辛苦苦挣下的家当送于契丹大军,更不想成为契丹大军的奴隶,只好收拾细软财货,匆匆离开,踏上茫不可测的逃亡之路。
这些天,叶尘已经将所有的存盐以低价卖了出去。他此时背着一个极为严实的长条布袋,和一个明显不符合当世风格,做工远超当世的多功能战术背包,混入人群,顺着南门大街,向城外走去。
第一线曙光出现在永乐边城集东门的地平线外,天上厚云密布,似正在酝酿一场暴风雨,使得奔走逃命的人们心头更是沉重。
叶尘最后转身看了一眼安身半年的永乐边城,长长的叹了口气,脸色有过刹那的茫然和恍惚,但最后终还是化成满脸的坚毅和对生存下去的渴望。
整整半年了,他有时依然生出眼前的一切都是在做梦的感觉。
自半年前他稀里糊涂来到这个世界,准确的说来到这个时代。经过足足半个月时间的震撼和迷茫,以一名后世狙击连连长该有的坚强和韧性,最后他终是认清了现世,开始考虑生存的问题。
他经历了艰难险阻,踏足永乐边城,然后又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在永乐边城这样的人人不择手段,时时刀剑血拼的虎狼之地立足安身。
现在,永乐边城的‘家’再次失去,他心中禁不住生出茫然。
一切的一切,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因眼前令人担忧的局面,失去一向应有的意义!
他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如何在这战乱之中生存下去,并且顺利到达大宋腹地,再次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叶尘起伏的思潮。
“不好了!契丹先锋军提前到来,已经距离永乐边城不足三十里。”一名骑术精湛的大汉,穿城而过,远远喊道。
轰………
大汉一句话,如同惊雷,让本来只是匆匆奔走的人群如同炸锅,惊叫声中,开始没命奔跑。
叶尘认得这名大汉,知道此人是永乐边城三大帮会之一南帮的一名小头目。南帮帮众全部是来自大宋的汉人,如若让契丹大军来到永乐边城,南帮定会被连根拔除,帮众也会全部被斩杀。而这大汉显然是南帮派往北方打探消息之人。
叶尘神色一凝,早已在第一时间,向东南方向奔跑而去。
他在这半年时间中花费重金搜集了不少当世地图,这几天也计划好了路线,永乐边城东南方一百多里处,便是黄河一处码头,那里还有最后一批正准备南下的商船,只要拿得出足够的银钱,便可乘船南下,在契丹大军封河之前,直达洛阳。
叶尘随着人流,消失在南门外。不多时,整条南门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