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玉蹙眉道:“这个可不好说,并非是什么人都像少爷这样,少爷这样的人是不会失心疯的。”

    青霞轻轻掖了掖曼玉,怕曼玉胡说,曼玉却笑嘻嘻地道:“少爷太镇定了,像是见过许多世面的人,我可想不出有什么能让少爷失心疯的,似少爷这样的人,要疯太难,所以一旦疯了,那便无药可医了。”

    咦?这是夸我吗?

    叶春秋便笑了:“别叫我少爷,不然将你嫁出去。”

    曼玉吓得咋舌。

    叶春秋道:“以后依旧还**秋吧,你这话,我听着很舒服,不是故意吹捧我的吧?”

    曼玉便道:“我可不敢叫少爷春秋,让老太公听着,不知会变什么样子呢,这叫上下尊卑,少爷是尊,我是卑,只能俯首帖耳才好,老太公有些话是有理的,家族中这么多人,数以百计,若是少爷只论亲疏,亲近的**秋,远了的叫少爷,这样岂不是乱套了吗?少爷在这家里,就如天子,少爷见过天子会没有不怒之威的吗?曼玉可不是吹捧少爷呢,少爷和别人不同,我也说不上,少爷做秀才的时候,在宁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枯坐想心事,那时候我就在想,少爷心底有多少事儿啊,心里有事的人,就既有近忧,也有远谋,这心,早就似钢铁了,怎么会轻易疯了?”

    叶春秋想,这天子还真没有什么不怒之威,不过他居然觉得曼玉说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叶家,既不是几个长工和几房亲族这样简单,也不是当初自己和老爹相依为命,而今这里,已有数百口人,有近亲也有远亲,更有不少仆役,想要家庭和谐,似乎还真需要次序。

    他很欣赏地看了曼玉一眼,道:“你们来这里住得惯吗?”

    青霞怕曼玉又会胡说,忙是道:“住得惯,少夫人和蔼,待我们都很好。”

    曼玉却是道:“就是有些冷。”

    青霞腼腆道:“曼玉胡说,不冷的。”

    曼玉立即道:“冷呢,清早起来我便禁不住打哆嗦的。”说罢,为了增强自己口中的可信度,便故意呵了一口白气,跺跺脚。

    叶春秋无奈地看着这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若是冷,就加一身衣衫,嗯,睡觉时加一床被褥,可莫要静初还好,你们却是病了,这些日子有劳了你们。”

    他心里暖暖的,故人相见,想表现出一点亲昵,却又觉得不妥,终究是男女有别,禁不住关心道:“这几日,我让人出去采购,有什么事,直接来和我说……”眼中带笑,看着青霞,接着道:“我倒不担心曼玉有委屈会藏着掖着,就怕青霞什么都藏在肚子里,我……”叶春秋想了想,旋即道:“我还是那个春秋,身上的衣衫变了,在别人的眼里,或许也变了,可是我心没变,还是曼玉口中的那个小秀才,我走了啊,你们进去看看。”

    《

第九百四十二章:忠孝两全(第二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叶春秋对此倒是并不意外,只是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那巴图蒙克觑见了机会,怎会无动于衷?陛下要解决大漠的问题,首先是要安定关内,否则,即便击溃了巴图蒙克,也没有意义。”

    朱厚照回头,奇怪地看着他道:“嗯?这是什么意思?似乎春秋话里有话?”

    只要谈到了巴图蒙克,朱厚照便正经起来,他是真正将巴图蒙克当做他的试刀石,将他当做真正的对手看待的。

    叶春秋道:“汉武帝征匈奴,历经数十年,横扫大漠,可是这又如何?大汉可曾从这大漠得到了一寸疆土?反而是关内空虚,到了汉武帝驾崩之后,国力枯竭,上次臣弟就说到了这件事,若是征战无益,谁会希望陛下穷兵黩武呢?那汉武帝将文景之治所营造的无数钱粮统统做了军需之用,无数的百姓被征募着去作战,于是田地荒芜,百姓困苦,可是大汉对于匈奴数十年历经了数代的打击得来的是什么?”

    朱厚照皱眉道:“你继续说下去。”

    叶春秋道:“得来的不过是短暂的和平而已,不久之后,鲜卑崛起,再之后,照样还是五胡乱华,此后又是突厥,是契丹,是金人,而后又成了蒙古,若是大漠不能为大明所用,那么……陛下就算击败了一个巴图蒙克汗,就会出现一个臣图蒙克汗,陛下击溃了鞑靼人,大漠里就会崛起瓦剌人,击溃了瓦剌人,就会有人其他部族,这是顽疾,绝非只是一场征战就能解决的。”

    朱厚照听罢,显得有些灰心,幽幽地道:“这么说来,朕永远不能向他们动兵了?”

    叶春秋摇头,微笑道:“陛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大漠的土地是否可以为大明所用。”

    “嗯?”朱厚照抬了抬眼眸,显出了几分浓厚的兴致,接着道:“你继续说。”

    叶春秋便缓缓说出心里所想:“大明不需要这么多畜牧,因为关内本就人满为患,臣弟在宁波,绝大多数大富之家,宁可让佃户去为他们耕种土地,也不喜欢用牛马,出行的话,宁可让人抬脚,也不愿意坐车,大明有丝娟,有棉布,所以也不需要皮毛,或者说,对其的需求并不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大漠对于关内来说,毫无意义。”

    叶春秋顿了一下,看了认真凝听朱厚照一眼,又接着道:“可是若有一日,牛马的需求大增呢?若是有一日,人力的价格变得高昂了呢?到了那时,还有人会雇请人去抬轿,会有人驱使佃农去租种土地吗?依臣之见,这样的现象会有,却会大大的减少,到了那时,对于牛马的需求只怕要大增了,一旦畜牧的价格居高不下,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愿意去大漠放牧,当然,这个前提是,大明能够击溃鞑靼人,夺取他们的牧场,只要夺取了,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出关去蓄养牛马,因为这是生财之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只要有汉民进入了大漠,只要明军能够弹压诸部,只要关内对于牛马的需求旺盛,那么陛下打击鞑靼人,对于鞑靼人的战争,就成了一件值得称道,即便耗费了钱粮,未来也是极有收益的事,甚至可能福泽子孙万代,一举消除大明对北方异族的隐患。”

    

    《

第九百四十三章:圣明(第三更)

    《



    叶春秋所揭示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非就是利益而已。

    因为有了利益,大家才会趋之若鹜,因为趋之若鹜,那些渴望皮毛和牛马的既得利益者,就希望影响朝廷对鞑靼人用兵,而一旦用兵,大明若是大捷,就能暂时控制住大漠,而这个暂时,就意味着无数落魄的汉人在利益驱使之下疯狂涌出关去,当他们创造了财富,就会吸引更多人出关,更加渴望朝廷能扩展大漠的疆域,打击异族。

    身为翰林的叶春秋,可不相信老祖宗们是因为仁义道德才和大漠的异族玩安抚、和亲之类息事宁人的国策,本质上的原因,其实就是这群该死的穷鬼很惹人厌,动不动就跟你拔刀子,人家对你拔刀子是因为你富有,死了再多的人,可是若是能干上一票,就足够他们狠狠的爽个几年了,而老祖宗们难道要吃饱了撑着,去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去抢这群穷鬼不成?他们有什么?除了畜生就是畜生,可是畜生引入了关内,是需要吃草料的啊,说穿了,我特么的养着这些畜生都要糟践自己的粮食,你说带回来屠宰了吃肉,很抱歉,运输条件有限,这几百乃至于上千里的路,一群人想要把牛马带回来,你特么的就把它吃了,这绝对是亏血本的买卖。

    没有好处,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一旦有好处,那么想一想汉朝的疆域,再对比大明现在汉人的势力范围,当初那南方和西南,乃至于河西走廊百族林立,从发源地的河南开始,所谓的东夷和百越乃至于三苗,都去了哪里。

    本质上,汉人是农业文民,农业文民的本质就在于,它需要疯狂的掠夺耕地,所以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几乎囊括了所有肥沃的土地,至于其他都司,不过是大明的边防地而已,都司是作为拱卫两京十三省的存在,两京十三省负责进行生产,而大漠……很抱歉,它不能种地,种不出粮食,自然也就没人费尽心机去打主意了。

    叶春秋禁不住感叹道:“若是固守现在,大漠就永远是大明的顽疾,想要解决大漠,甚至解决现下的所有难题,需要改变的,是整个大明,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生活的方式,呃……陛下听得懂吗?”

    朱厚照抚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