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抖擞精神,他心里一直有疑问,这天子无缘无故封自己一个镇国府参事的用意,按理来说,若是天子当真器重,理应是让给自己在翰林里升个官的,可是修撰依然还是修撰,偏偏多了一个参事。
嗯,说不准今儿就知道他的用意了。
叶春秋随着那宦官入宫,这一次是在暖阁召见,倒是让叶春秋松了口气。
见了叶春秋来,朱厚照大喜,道:“哈……叶爱卿,你来的正好,嗯……你那药在哪里,可炼出来了吗?”
一开口就问药,显然朱厚照对生孩子很感兴趣啊。
不过叶春秋其实对生孩子也挺感兴趣的,都是男人嘛,可以理解,顿时脑子里也不禁浮出王静初那楚楚动人的样子,心里唏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婚,恩师不急,自己其实挺急的。
叶春秋摇头道:“陛下,配药不易,只怕要过几日。”
药这东西还是少吃一点的好,有了这一次的前车之鉴,叶春秋更加谨慎。
朱厚照并不觉得失望,反而道:“噢,无妨,你用些心就是,是了,那份诏书朕已经命刘伴伴加印了,用不了多久,就要送吏部,叶爱卿,朕和你来商量商量。”
果然还是来了。
既然朱厚照提起,那么显然叶春秋的猜想是对的,朱厚照对这个镇国府含有不为人知的意图,叶春秋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请陛下示下。”
见叶春秋一脸谨慎,朱厚照不由的叹了口气:“你呀,明明比朕还年轻,偏偏总是一副谨慎甚微的样子,真是无趣。”他眯着眼,接着道:“朕在病中,你和朕说的事,朕很有兴趣,嗯,你说的没错,朕想要做自己的事,却是万万离不开钱粮的,有了钱粮,才能随心所欲。”
他顿了顿,一脸感叹的样子:“先帝给了朕一个大好的江山,只是可惜,这江山虽然名义是朕的,实则却是朕和士大夫共治……”见叶春秋脸有点僵硬,他连忙道:“呀,没说你,虽然朕知道你也是士大夫,朕的意思是,朕要做什么,总是碍手碍脚,实在是烦不胜烦,朕不能决定一个县令和知府的任免,朕不能把那些像跳蚤一样的御史直接丢进水里去喂王八,朕不能决定朝廷是否出兵安南或者是北伐蒙古,明明现在所有的事都是这些士大夫们来做,为何出了事,大家都骂到朕的头上?”
朱厚照撕心裂肺的样子:“朕比窦娥还冤啊。”
叶春秋心里想,若你是窦娥,那我也想做窦娥了。
朱厚照又叹口气,继续道:“所以朕想好了,与其说服他们去做朕想做的事,不如朕撇开他们来做,你的建议就很好,先有钱粮,有了钱粮就有了人,你现在明白朕为何要让你做镇国府参事了吧……因为朕要做镇国公……”
叶春秋无语,虽然历史上,朱厚照自己任命自己为镇国公,而且还破天荒的任命自己为天下兵马总兵官,甚至还厚着脸皮跑去户部讨薪,让户部把自己镇国公和总兵官的薪水给支了,这种荒唐事,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不过朱厚照显得很认真,仿佛自己在做一件生命中很重要的事。
他朝叶春秋眨眨眼,然后从袖中取出了两枚小印,笑嘻嘻地道:“你看这个,这是朕给自己刻的镇国公印,怎么样,这是上好的玉料制出来的,这一枚呢,是你的,镇国公府参事,叶爱卿,你我师兄弟二人联手,这镇国府暂时就你和朕两个人,朕是镇国公,你是参事,嗯……参事嘛,就是副手的意思,专门为镇国府跑腿办差,还有给镇国公谋划大事的,这枚银印赏你了……”
说罢,朱厚照很郑重其事地将银印交给叶春秋。
叶春秋接了,不得不说,这枚银印的做工可谓精雕细琢,上刻镇国府参事叶春秋三字,叶春秋感受到银印的分量,将这枚小印收在了袖子里。
朱厚照的心思,叶春秋终于明白了。
他是要绕开内阁六部,自己创一个编制外的草台班子,这个班子完全和内阁六部,乃至于宫中的司礼监和御马监,也统统避开,自成体系。
朱厚照的心很大,或者说,他的理想和他的绝大多数臣子都是相悖的,他无法改变这个结果,即便他是皇帝,所以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决心走出一条新路。
而叶春秋,显然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更是觉得,因为有叶春秋的帮助,所以他的自信心更足。
朱厚照是天子……
然后他自诩自己是镇国公。
好吧,叶春秋想着,继续心里开始谋划着,镇国公是皇帝,皇帝老子想要出宫是很有难度的,虽然历史上朱厚照曾经偷跑过许多次,可依然还是难得出宫,现在镇国府只有两个官,一个是镇国公,一个就是自己这个参事,宫外的人只有自己一个,也就是说,是不是从今儿起,自己就是镇国府里,集办事员、联络员、参谋于一身的人?
嗯,那么且就当自己是能者多劳吧,可问题就在于,这是一个草台班子啊,总共就两个官,到了宫外,自己就是光杆司令了,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多半就是这块银印了。
怎么感觉……这小皇帝是想空手套白狼的意思,这分明是成立了一个皮包公司,然后他就躺在这宫里,坐享其成啊。
朱厚照见叶春秋若有所思,似乎也觉得很亏欠,便拍拍叶春秋的肩,幽幽叹口气:“朕很器重你的,朕也相信,你一定能行。”
第五百三十五章:天子征辟(第二更)
面对朱厚照的心急,叶春秋苦笑道:“陛下,先别急,要练兵得先挣钱,挣了钱再说。”
听了叶春秋的话,朱厚照下意识的就有了下一个问题:“那什么时候挣钱?”
叶春秋便严肃道:“臣要和舅父商议一下,先把玻璃的事办起来;至于往后练兵,练兵却需要一个精通军务的人。”
朱厚照笑了,道:“这天下除了朕和叶爱卿,还有谁敢说精通兵法?”
这口气,颇有点儿像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意思。
叶春秋也懒得谦虚了,摇头道:“陛下,臣需在宫中待诏,又需参事镇国府,而陛下呢,则要操劳国事,日理万机,也是不宜亲力亲为,我们应当择一良才。”
朱厚照听罢,认同地点了点头,便道:“不如……让张伴伴来吧,他是御马监掌印……”
叶春秋一脸郁闷,小皇帝眼界低啊,很多时候无法沟通,他抿抿嘴道:“臣想到一人,可以担当大任。”
朱厚照好奇地道:“谁?”
叶春秋道:“臣的大舅哥,王守仁……”
朱厚照的脸色顿时僵硬了。
叶春秋这是举贤不避亲,还真是把三姑六婆、哥哥嫂嫂都往镇国府里塞啊,况且这个王守仁……朱厚照很是不喜欢他,尤其是那个家伙口没遮拦……
叶春秋想到王守仁却是早有预谋的,一方面,大舅子在贵州龙场玩泥巴,实在可怜,总不能自己这个妹婿在这儿吃香喝辣的,大舅哥在那熬苦吧?何况王守仁确实是个天才一般的人物,允文允武,且不说他开创王学,就说他在历史上屡屡平叛,几乎每一战都足以大书特书,这样的人,叶春秋虽然不知道他练兵手段如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是个意志坚定、做事踏实认真,而且任何事到了他手里,他都能做到最好的人。
一个人,用最糟糕的条件完成了别人完成不了事,那么假如叶春秋当真挣了钱,给了他最优渥的条件让他去办事呢?
用他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叶春秋光脑中的理论合二为一,再加上舅父财源上的支持,所练出来的兵将会是何其可怕。
叶春秋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道:“陛下难道不希望见一见王守仁吗?想必他见了陛下一定羞愧得无地自容的。”
语言的艺术就在于此,若说陛下就原谅了他吧,朱厚照或许会铁石心肠,可是叶春秋这番话却透着另一层意思,王守仁当初说陛下什么?说陛下好男风,所以生不出孩子,而今呢,陛下一箭五雕,难道不该把他召还京师来吗?他来了京师,见到陛下一口气生了五个,难道不会羞愧?陛下想不想看他羞愧的样子,想不想让他知道陛下的厉害?那就把人叫来吧,来了北京城,陛下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朱厚照果然来了兴致:“很有道理,叶爱卿和朕想到一处去了,朕明儿就下旨,让他入京,想必他在贵州也吃够了苦头,朕不但要让他吃苦,还要诛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