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景给叶春秋盛了饭,一面道:“噢,他和朋友交际了,只怕今夜不会回来,他在家里过的很苦……”
叶春秋点点头:“爹,就算是亲戚,能帮的,也只能帮一次,总不能无休无止,方才借了他二十两银子,以后不要再借了。”
叶景便知道叶春秋知道了这事,他晓得叶春秋有些不高兴,忙是笑吟吟道:“好,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吃饭,吃饭,吃完饭,爹还要作文章,太白集总是催我来写文章,爹跟他们明言了,诗词歌赋是不写的,爹没有这个才情,当然……也不愿把心思放在这上头,八股倒是可以试试,写的不好可就勿怪了。”
叶春秋不由笑了,此时已经临近了中秋,吃过了饭,圆月便如玉盘一般高高挂起,庭院前虽无烛火,却也是朦朦胧胧的有些光线,父子二人坐在庭前赏月,叶景抬眸看着那月儿,道:“又是一年中秋了,却不知你母亲可好,哎……她在天上,一定很清冷。”
那素未蒙面的母亲……叶春秋的记忆中没有任何的印象,可是爱屋及乌,见叶景一脸幽幽黯然的样子,叶春秋不禁沉默,心中去努力构造着一个慈母的形象,转而笑道:“爹,母亲若是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不知会有多高兴。”
“嗯。”叶景点头应了应,很消沉道:“我去作文,春秋早些歇了吧。”
叶景回到房中,眼睛已经湿润,他强忍着悲意,摊开纸来要作文,一时竟无从下笔,便浑浑噩噩在纸上行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后头的字迹,已经越来越潦草,辨别不清了。
……
叶春秋看着叶景的厢房里,那灯影下孤零零的身影,他轻轻吁了口气,中秋节就要到了,团团圆圆吗?可是在这个小家里,似乎总缺了一个人,好吧,人活着要开心,不该想这些有的没的。
一夜无话,直到次日起来,叶春秋拿着握刀,便又开始了一日的晨练,这倭刀虽是薄如蝉翼,分量却是不轻,比之从前的短剑,反而更加考验体力,叶春秋只练了两注香,便有些气喘吁吁,咬着牙足足坚持了半个时辰,整个人便开始有些脱力了,他放了刀,心里反而有些满足,万事开头难,起初自己用短剑的时候,也是如此艰难的,习惯之后就好了。
正要去沐浴,在檐下取了晾晒的衣衫,便见柴门推开,叶松一脸困顿的晃着脚步进来,他显然一宿未睡,整个人疲惫到了极点,连走路都有些打晃,见了叶春秋,也没昨日那样殷勤,只是打着哈欠,招呼一句:“噢,春秋啊,起的竟这样早,好,好得很,好好用功。”便脚步踉跄的进了叶景给他收拾的房里。
叶春秋懒得理他,只当他是空气,沐浴之后,用过早餐,便回了房里为平倭的文章而烦心,该用什么文体呢,怎样写呢?
一时也没什么头绪,索性动身练字。
正午的时候二叔还在睡,叶春秋和叶景吃过了午饭,叶景已恢复了情绪,笑吟吟的说着几个宁波同乡邀自己去喝茶,回来时带些吃食来,让叶春秋不必急着吃晚饭,叶春秋一一应下,不过想到要应对这二叔,和二叔独处一起,便觉得没什么意思。
等叶景一走,叶春秋便锁了自己的房门,也出了门。
他到了女医馆外头,却因为天色还早,便在对门的茶肆里闲坐着喝茶,一面临着窗,细数进入医馆的车马,其实清早应当是妇人们入医馆的高峰期,不过即便只是正午,依旧有数十辆车轿进去。
叶春秋心里便盘算,如此算下来,一天下来的女客,只怕有两百之多,数字的增长很快,将来这女医馆大有可为。
等到了天黑,叶春秋便偷偷‘潜入’医馆,依旧这时候仍是账房亮着灯,叶春秋敲敲门,里头的一个丫头开了门,见了叶春秋,显得有些诧异,叶春秋抬眸,便见王羲之靠着案上,提笔写着什么,很是认真,全神贯注的样子。叶春秋朝这丫头嘘了一声,举步进去,便见灯影下的王小姐在纸上写下了娟秀的小字,她的行书居然不错,叶春秋在旁观摩,拿着她的清丽文字和自己的小楷对比,王羲之写着写着,额上已是生出细汗,不禁道:“春梅,替我拿汗巾来。”
汗巾递到她面前,她脸色微微带着红晕,幽幽的吐出如兰之气,接过汗巾正要擦拭额上的汗水,冷不防想到方才递帕巾地手不似女子,不由微微愕然,侧目一看,才见了叶春秋。
“呀……公子来了……”王羲之一时局促。
叶春秋为使她不尴尬,却是低头去看她纸上写的东西,不禁道:“王小姐,这是什么?”
王羲之缳首,却似是心情平复一些,道:“是杭州城里的许多店铺,都是我托我爹帮我打听的,有丝绸铺子、珠宝铺子、胭脂水粉、还有一些裁缝铺,嗯,还有一些小玩意,就说这丝绸铺吧,杭州有些名气的,有二十多家,公子你看看,张家布店也在里头。”
叶春秋点着头,饶有兴味地道:“王小姐是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吗?”
王羲之像是得到鼓励一般,继续道:“现在的医馆,已经和从前不同了,就说这丝绸,而今在医馆里,每日可卖出七八匹,公子不知,这个数目,已是很了不得了;寻常的铺子,即便是在繁华的闹市,雇佣了十几个伙计,也未必有这样的销量。”说到这里,王羲之顿了一下,显得有些紧张地继续道:“我……我有个念头……”
第二百五十六章:得寸进尺(第三更)
王羲之似乎觉得一个女子产生念头,是有点逾越了规矩,却还是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我打听到,城中若是哪家丝绸铺子若是能为医馆供货,他们有了稳定的财源,对于他们自己的生意,也是大大的利好,薄利多销,销的多,自然而然便可压价了,现在满杭州都晓得,女医馆地珠宝、丝绸、胭脂、女鞋生意好的惊人,都想来供货,谁得了女医馆的供货权,谁就可以脱颖而出,不但可以打压同行,还可以获利;可是换一个念头去想呢?谁若是没有得到供货权看,这些几十年的老店,平时各自相安无事,却不免要遭受那得了供货权的同行打压了,因此我……我就想,既然如此,是他们巴结着我们,那么不妨,医馆里,得设一个招商的楼,让几个人打理着,负责验货,看货,和各家的店来谈,尽量让他们拿出最好的货,且价格也可压到最低,这只是我的胡思乱想,不过觉得颇为可行,就想试一试。”
她虽然这样说,却又显得不太自信,生怕叶春秋觉得她自作主张。
叶春秋却是笑了,道:“医馆里都是女子,大多数都是女孩儿,对于经营的事都是一窍不通,难为羲之有这本事,这样我也放心了,招商楼……这是让那些商贾们竞价吗?嗯,这样可行。”
王羲之不禁露出笑容,喜滋滋的道:“当真可以吗?那我再谋划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规避的地方。”说罢亲自去给叶春秋斟茶。
叶春秋便若有所思的坐着,王羲之斟茶来,道:“公子在想什么?”
叶春秋回神,抬眸道:“我二叔来了,嗯,你在我家住了些日子,偶尔也能从我们父子只言片语中得知一些家事吧,那二叔突然跑来,教人烦不胜烦。”
王羲之便幽幽道:“原来公子来这里,是来躲那二叔的。”她理了理云鬓,却道:“这普天之下,谁家没有几个惹人烦的亲戚,这种家事,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既然那二叔如此不堪,公子还需小心一些的好。况且……公子将来大有可为,有着锦绣前程,家中若是不宁,传出什么不好的传闻,那二叔倒没什么,反而亏了公子的名声。”
叶春秋颌首:“我本来有些不忿,现在听你这样一说,心里舒服了一些。好吧,时候我早,你吃过饭了吗?快去吃,别又让曼玉来叫,我先走了,下次再有不爽的地方,还请羲之不吝开导。”
叶春秋居然很认真的起来,有板有眼的朝她作揖。
“呀……”王羲之忙是避开,道:“公子……我何德何能。”
何德何能……嗯,这话听起来挺耳熟的,好像自己也说过。
叶春秋转而带着微笑道:“过几日就是中秋,你该回家去,和你父亲团聚,这里的事,就交给曼玉便可以了。”
王羲之方才眼中还带笑,旋即却黯然下来:“这就不必了,离了阁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