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等人静静地听着说也没有多说;程知节接着道:“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不能指望他们都学文,学工,学商;我们的国家也需要职业的军人来保卫。
所以一批忠君爱民,有懂军事,能打仗的人才就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的军校就是用来培养这样的人才的地方。”
李世民听了深以为然道:“程爱卿所言深合朕意。这个军校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由你来管理如何?你来做这军校的祭酒吧!”
程知节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道:“不行,不行;兵者国之大事!我觉着军校的长官还是叫校长吧!而陛下出任这第一任校长是最合适不过了。一者陛下为自古第一能兵者;二者军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效忠陛下,这样更能够拉近学生和陛下的关系。
当然陛下日理万机不可能天天泡在军校中,所以就需要一个人帮助陛下管理军校的日常运行,臣自认为自己还是合适的。”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李世民道:“难得爱卿要开口讨一个差事,好吧!这个军校祭酒的位置非你莫属。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都满足你!但是,这个军校我要最快的见到成效。”
程知节连忙谢恩然后道:“陛下,在我大唐论道兵书战策无出李靖和李世绩之外者,我希望他们为军校的博士,向大家传输兵法。”
“嗯,爱卿言之有理,准!”
“还有既然是军校就要教授别人武艺,我推举一人,此人便是当年我们大魔国的五虎大将罗松罗永年。罗松曾是我们大魔国的总教官,像秦二哥,阚棱,罗士信都受过他的指点从而突破了化劲儿。我希望他能是我们军校的总教官。”
“罗松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准了。”
“我还需要曾龙、李军、郑坡、窦猛几个人。他们最早跟着我,最善于练兵。我希望他们能够老帮我练兵。”
“好!这都是小事,我都恩准,你还有什么说的?”
“陛下,天下之大,能人异士数不胜数,我想陛下给我一段时间,一者我要建造房屋校舍,校场,练武场。令一方面我想在全国来宣传;在全国招收1000名学员,作为第一期军校学生。”
李世民暗暗点头道:“程爱卿所言极是!这样,还有我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今年的九月,我要看到军校启动!”
“是!臣等遵命!”程知节和李靖等人一起躬身施礼。
几天后李世民下召取消了程知节幽州刺史的,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的官职,将他调回长安,封上柱国,镇军大将军,右屯卫将军,领军校祭酒,全面负责筹建大唐军校的事宜。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军校招生
这个命令让群臣目瞪口呆,给这个家伙再多的将军头衔也都没有人反对,但是这个军校祭酒还全面负责筹建大唐军校的事宜,就让大家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这些人都在等着前面的大人物出来反对,结果到程知节都出班磕头谢恩了,前面的那些尚书、仆射、御史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一言不发。
御史柳范看到众人不说话,站出来道:“陛下,臣认为程将军在武功方面天下少有,但是却稍逊文采;让他担任军校祭酒是不合适的。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嗯”了一声,道:“柳爱卿所说有一定道理,赏锦缎一匹。如果没有什么说的了,你且退下。”
有御史王文秀领会错了意思也出来道:“陛下,臣弹劾大魔郡王程知节,李靖、李世绩、杜如晦、魏征、秦琼等山东将领恶相济而结成朋党,他们争夺权利、排斥异己;至国家社稷于不顾,其心当诛!”
这句话一出,太极殿中人人变色,李世民的脸色已将铁青一片;王文秀以为自己的话正中皇帝的心里,得意的一仰头还好再说。
“啪!”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道:“大胆王文秀,无凭无据竟然敢妄议朝廷大臣;搅乱国家秩序,其心当诛!来人,将他的官帽拿下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王文秀唰的一下子,脸色变得苍白可怕。魏征上前一步道:“陛下息怒!御史的职责为监察,就是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怎么能够因言获罪?
王御史即使言语不当,但是职责所在,也不应该因此获罪。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怎么?他这么胡说八,难道还有功了?他们这些世家人,在国家需要推行法令的时候,百般阻挠;却又喜欢攻击真正做事的人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实在是百无一用。”
魏征不为所动道:“陛下,他的职责是监察,而不是执行。王御史或许在其他方面有缺,但是作为御史,这就是他的职责。
臣等皆出自山东,又都在高位,难免联系更多,或有失偏驳。这样不利于朝廷的平衡,有王御史为臣等鞭策,提醒,能让臣等更好的摆正臣的位置。
曾子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王御史为我等差缺,反省,我等应当好好反省一下。”
李世民眼光烁烁的看着魏征,见他说的大义凛然,不由叹了一口气道:“大魔郡王尝对我说,魏征魏玄成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乃是国之良相。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来人,将王文秀放回来。”
王文秀回来之后,趴在地上不停的谢恩,李世民冷哼一声,让他向魏征致谢,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
程知节可不是魏征,他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王御史在监察方面做得很到位,不过他在御史的岗位上有些时间长了,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臣认为应该让王御史主政一方,回到山西绛州任刺史,不仅能让他补足自己的短板,还能造福桑梓。”
众人一愣,心中一阵恶寒;这是要逼着王文秀和王家对着干啊!李世民一拍桌子道:“程爱卿所言甚是!王文秀,朕就任命你为绛州刺史,明年派人考核你的各项功绩,到时候再决定怎么处置。记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王文秀身子一软差点没有瘫倒在地上,没有办法只好趴在地上磕头谢恩。
这一次程知节的任命再也没有人反对,李世民让人训读诏书,赐下印玺。下朝之后,老程二话没说就带着人出了东门,在哪里划出来一个足有5000亩的空地。
李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道:“知节,这个校园是不是太大了?咱们可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就是建造也建造不完哪?”
程知节笑道:“三哥,咱们的眼光可要放长远一点,这次只有1000人,以后这里就是军事人才培养基地,还要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学习。就这5000亩我还嫌小了。如果能够在扩大一倍,我才满意。
至于说建设那就更好办了,咱们先规划好,然后分出一个轻重缓急来,着急不许建的先建,不着急的放一放,咱们一边训练一边建设。”
李靖听了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他的方案。接着程知节让人拿出圣旨,然后派人拿着到各个州城府县去宣读,并且向大家宣传要招收15岁以上的男子进入军校。
军校学习5年,毕业后可以入军队为基层军官,学习优异者还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晋升。
这个公告迅速的在大唐境内传播,有些人就跃跃欲试想要去报考军校。也有下人不知道这个军校是什么东西,想要看一看形势。
俗话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全国各地觉着自己有两下的的人开始向长安集结;一时间长安城里人满为患。
这件事很快也传到了山西,在绛州龙门县有一户人家,此家姓薛;原是河东薛氏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祖上曾经是北魏大将。
其后家道中落,到了现在只有一子名叫薛礼,父亲早亡,只有一位寡母带着薛礼勉强度日。这薛礼从小和本县大户柳家姑娘定亲,现在柳家看他们家贫已经有了悔婚之意。
“母亲,我想去长安考军校。”薛礼在县里帮人家做工,回来兴冲冲的对着母亲道。
薛氏问明白了儿子军校是什么东西,叹了一口气道:“礼儿,你的年级还小,根本就不够15岁,他们不会要你。”
薛礼道:“母亲,机会难得,错过了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我虽然年纪小,可是力有千斤,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要我的。”
薛氏觉着儿子讲的也有道理,就拿出家中所有积蓄,有将儿子的衣服缝补,浆洗一遍,然后让他前去长安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