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大魔王-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也真的同意了太子的建议,最让秦王愤怒的是,齐王竟然真的提出了要调秦王殿下手下的大将尉迟恭、程知节、秦叔宝等大将一起出征,还要求把秦王府的兵马都划归他管。

    秦王知道,自己面临危局了,只要自己的羽翼一除,太子就会对自己动手。

    他和妻舅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

    两人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还在犹豫:“兄弟互相残杀,总不好。不如等他们先动手,我们再回击。”

    两人急了,尉迟敬德说:“如果再不动手,我们就得被齐王调走,到时就死定了。”

    李世民这才决定先发制人,召集房玄龄和杜如晦进秦王府商量。

    他们决定,由秦王上殿揭发太子和齐王的罪行,皇上肯定会召他们进高查问,到时由秦王带着尉迟敬德领府中精兵埋伏在玄武门,将两人击杀。

    只是,尉迟敬德他们担心,他们这边一动兵马,就会引人耳目,到时就会功亏一篑。

    怎么才能做到悄悄将兵马布置的玄武门,而不为人所知呢?

    秦王却胸有成竹地告诉他:“这个不用担心,到时本王自有办法。”他的办法,自然是借助华园的空间了。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秦王布置好一切之后,上朝揭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行,说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与张婕妤和尹德妃关系暧昧。

    皇上听到这事,大为震惊,决定第二天上朝审理此事。张婕妤探知消息后,立刻派人报告了太子。

    太子随即找齐王商量,李元吉害怕了:“我们要赶快布置兵马,同时称病不上朝,观察一下动静再说。”但太子却认为,把守宫门的都是自己的军队守卫,他们能拿自己怎么样?

    他命两宫士兵在家作好准备,自己只带了随身卫士,跟齐王入宫。

    秦王李世民原本只是带了尉迟恭等几个人来到玄武门,奇怪的是,他们之中居然带了一个小女孩。

    守门官常何虽然奇怪,但一个小女孩能有什么危险,再说是秦王带来的,他们还敢拦不成?
………………………………

第四百七十一章 玄武门之变

    古城西安,今日阴雨蒙蒙,是最适合游走与穿越的时光,没有了雾霾,空气格外清新。可是,十三朝古都,今天穿越到哪朝哪代呢?昨天开车回家,地图导航上无意间路过了“玄武门”,不妨今天就再去那里,那个离家才12公里的玄武门看看。。。。。。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玄武门遗址 离我家才12公里的地方 却穿越了1389年】

    【李世民追随父亲李渊起兵篡隋建唐】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唐创业起居注》版本:李世民造反 谋杀兄弟】

    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晋阳起兵是李渊本人的主意。《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资治通鉴》版本:太子联合四子组成太子党 排挤李世民】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交结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

    然而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关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蔑。

    【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主 与太子党抗衡】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

    【太子党二子争储 李世民遭嫔妃诋毁】

    【太子进谗 陷害秦王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教唆与他偷情的嫔妃在高祖耳边诬陷李世民:“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于我,正要让我去做天下的主宰,怎么会白白死去呢!”

    高祖大怒,先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召来,然后又把李世民召来,责备他道:“谁是天子,上天自然会授命于他,不是人的智力所能够谋求的。你谋求帝位之心怎么这般急切呢!”

    【秦王李世民避祸洛阳】

    高祖因而对李世民说:“首先提出反隋的谋略,消灭敌雠,平定海内,都是你的功劳。我本打算立你为太子,你却坚决推辞。而且,李建成年纪最大,被立为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也不忍心夺去他的太子之位啊。我看你们兄弟似乎难以相容,一起住在京城里,肯定要发生纷争,我应当派你返回行台,留居洛阳,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都归你主宰。我还要让你设置天子的旌旗,如汉朝梁孝王故事。”

    李世民哭泣着,以不愿意远离父皇膝下为由表示推辞。

    【皇子之间明争暗斗 社稷江山动摇】

    秦王府的幕僚属官人人忧虑,个个恐惧,不知所措。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对比部郎中长孙无忌说:“现在仇怨已经造成,一旦祸患暗发,岂只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实际上社稷的存亡都成问题。” 于是,房玄龄与秦王府属官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秦王李世民不忍骨肉相残】

    长孙无忌等人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叹息道:“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罪恶。我当然知道祸事即将来临,但我打算在祸事发生以后,再举义讨伐他们,这不也是可以的吗!”

    【秦王李世民密奏父皇 告发太子党】

    六月初三己未日(公元626年7月1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李世民乘机秘密上奏父皇,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淫乱:“儿臣丝毫没有对不起皇兄和皇弟,现在他们却打算杀死儿臣,这简直就像要替王世充和窦建德报仇。如今我快要含冤而死,永远地离开父皇,魂魄归于黄泉,如果见到王世充诸贼,实在感到羞耻!”

    高祖望着李世民,惊讶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审问此事,你应该及早前来参见朕。”

    【玄武门 秦王李世民杀兄弑弟】

    第二天,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

    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却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

    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

    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

    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