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张大人今天对自己的点拨之恩,这些东西也占不了多少空隙,当即拍胸脯保证道:“大人放心,小人回去一定比照这些把这些消息也写在自己报纸上!”
………………………………
第三百五十一章成功的忽悠
张三险些被他给气死,张三怒道:“蠢!假如你开一家饭馆,门口可是要立个牌子?可要人在门口吆喝?”
周文正点点头,张三接着问:“你立牌子,让人吆喝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让人知道你的店,到你的店里去吃饭?”
周文正再点点头,张三问道:“假如我能一夜之间让至少三十万人知道你的饭馆,你是不是一下子生意就好了几十倍?你愿不愿意为这个花点钱?”
周文正听了心中一动,又看看张三手里的报纸,瞪大眼睛说道:“大人大才。这……。”
想的正高兴,周文正叹气说道:“可是小人最多一次才卖出过两千份。怕是不能像大人的大宋日报这样发这些东西挣钱。”
张三叹气问道:“你现在能卖两千份,那么你板面扩大了三四倍,内容增加了三四倍,而价格确只卖十文?八文!六文!甚至五文呢?能卖多少?”
张三又继续诱惑道:“你想想,你要是卖的便宜了,一天能卖一万分十万份,一份哪怕只挣一文钱,十万份能挣十万文,到时候你十万份的销量,人家想在你这发广告要给你多少钱?”
周文正激动的脸色通红,看着张三脸色发红,张三微笑着点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颜色,周文正腾地一声站起,抱拳道:“大人今日提携之恩,小人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说着就要扯开衣服的前摆跪倒,张三上前扶起笑道:“你既然想到来见我,那么我就把你当做自己人,你只管好好做,要是有不会的地方,可以去大宋日报那边问问。”
周文正激动的恨不得立刻回去开始把报纸办好,起身和张三告辞高兴的走了。猴子这时凑过来问道:“三哥,你为什么帮他?这生意我们自己做不是更好么?”
张三笑笑眯眯的说道:“我们做?我们不是正在做么?我这时树立一个典型,让其他人都想着跟我混有钱途,这样一来这些人才能都过来投效。”
张三看着猴子点头问道:“你明白了?”
猴子点点头说道:“三哥,我明白了。”
张三笑骂道:“你明白个屁!我已经计算过了,一张报纸我们造纸加上印刷的成本是三文钱,他来我这印一份我就赚两文钱,要是所有的办报纸的都来我们这印刷那么我这一天能赚多少?”
猴子掰着指头算算,这一天一百万份,就赚了两百万文,近三千贯,这一个月岂不是要挣进九万贯?猴子立刻对张三崇拜不已。
张三眯着眼想的确更多,有了张三自己的报纸标准,再加上周文正的跟风,大家看到周文正挣到了钱,肯定都会去模仿,那么大宋的报业算是起来了。
而大宋所有的报纸不一定都找张三印刷,但是只要大部分人都找他印刷,那么他就能提起知道天下消息,有时可能只提前一个晚上,但是提前一个时辰世界都会大不一样。
张三还打算安排一些人打入这些报社内部,这样一来就等于全天下的报社都是张三的耳目。这样的情报好处将是巨大的。
预计年之后,张三就可以建立一个初略的信鸽通信体系。到时就可以做到天下消息早知道,在结合报纸,张三就会成为大宋消息最灵通的人。
张三问猴子说道:“菜园子那边建的怎么样了?”
猴子回答:“已经开好门,正在安排工匠制作货架,这些工匠都是东京船厂抽调的做好之后,参与的这一批工匠都会调到杭州那边的船厂。”
张三满意的点点头,自从情报中心成立以来,张三为了怕被人刺探或者偷听,和大家约定情报中心就以菜园子代替,这样减少被发现的几率。
张三说道:“等架子做好,就安排那些孩子去整理情报吧,先把以前你们收集的情报都送过来,你们那边的情报书写进行的怎么样了。”
猴子不好意思的说道:“我给京城主要的负责人都安排了一个学生记录,这些人大多不识字,以前没有记录过,都是想到哪是哪。所以现在只能让他们慢慢的想。”
张三点头说道:“这个没什么,慢慢来吧。报社那边有没有什么奇怪的消息?”
猴子想想说道:“那边的记者都是新手,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倒是我们的人打听到这章惇家的亲戚都在往江南跑,还有章惇也开始往江南运东西,还让威远镖局运了两次。”
张三好奇的问道:“哦?让威远镖局运的都是什么?”
猴子说道:“是一些家具、书籍、摆件什么的,一次值五六千贯。”
张三想想也是,总不会把大批金银往江南运送的,要不张三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抢吧?那威远镖局是自己的产业,抢了岂不是还要自己赔钱?不抢看着这么多银子送走多可惜。
不过这东京的官员傻缺还是比较少的,一般这些贪官都会一年或者半年把自己的贪污所得运送回乡一次,古代的一等财富是田产,二等财富才是金银,所以有了金银的人都会回乡广置田地。
这些田地肯定要交给亲戚和宗族管理,这样一来一个家族就兴起了,要是连续几代都有人当官,那么这样的家族就变成了地方望族。
例如谁谁罢官时拉的财货有一两百车,那个大部分都是货物居多,财真的不多,所以抢劫章惇告老回乡的车队这件事张三还是不会干的,张三让猴子去打听这些东西是为了找到章惇在江南的藏钱地点。
江南张家的那个银库张三现在虽然没有搞定,但是等到回江南之后,张三肯定是需要动手的,这个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张家的存在对张三也是一个重要的阻碍。
而章惇的这些年当宰相的时候,肯定是没少贪污,要是能在干他一票,那么张三初期的开台资金就不用愁了,只要在琉球前期工作搞定,开发出来一百万亩良田,那么后面一年至少能给张三带来四五百万石的粮食。
四五百万石可以供应一百万以上的新移民渡过第一年,这样以后张三的移民就不需要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购买粮食等物资了。
………………………………
第三百五十二章报纸热销
第二天一早经过印刷作坊的连夜赶制,早上已经印了八万份,张三也不再等,立刻把这八万份装车先拉到报社。还有城里的义兴和记准备的报摊。
报社那边一百多个报童正在等着。张三安排一人发一个褡裢,然后给二十份报纸先卖着,这一百多个孩子能把内城都跑一遍,然后义兴和记那边也有招募的小报童负责派送。
这样上午吃过饭京城各处就响起了报童的吆喝声,张三在报社里等着,对于这报纸能不能卖掉张三心里也很忐忑,万一砸了那亏钱是小,很多人都会看笑话的。
其实一开始张三也想过营销的策略,例如先免费送一个星期,让大家养成阅读的习惯,然后在开始收费,这样一来报纸的销量必然比现在要好的多。
但是后来一打听,这大宋的不少人找养成了读报纸的习惯,只不过都是些小抄的形式,而且张三这个报纸价格这么低,就相当于是捡便宜,按照张三的估计应该不愁卖。
但是说是这样说,真正到卖的时候,张三还是很紧张的,直到一刻钟之后,第一个报童回来交钱然后取报纸,张三的心才彻底放下。
之后陆陆续续的孩子们都卖完了报纸回来取,张三看着越来越少的报纸,才放下心来,张三安排其他人在这盯着,准备上街看看报纸卖的情况如何。
走在街上不多远就看到一个书生样的人在拿着报纸翻看,张三也没有去打扰,继续往前走,不远处一个茶馆里,看到大家围城几个小圈正在讨论,张三走进去看到这些人都在读报纸。
张三也坐下,要了壶茶准备听听这些人说些什么,只是预料道的讨论并不多,突然街上一个报童吆喝着卖报往前跑,茶馆里立刻有人出去喊道:“小孩,别走,来,给我来一份。”
这时又有几个人也去掏钱,这个也要一份,那个也买一张,这一个茶馆就卖出了七八份,报童看没有人再买就飞快的跑开了。
张三喝着茶,等了好大一会,才有人说了句:“这是谁办的报纸?”
另一个人说道:“好叫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