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人留下相互看了看,张三看了看他们的介绍,其中肖克江是进士出身,其他人都是举人,张三点点头,这些人多少还是有点用的。

    张三满意的说道:“你们五个既然愿意协助我办成此事,那么将来皇上面前必然少不了你们的功劳,另外以后你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成立一个审稿小组,对出版之前的报纸做最后的核对,确保报纸不违禁,不涉及不好的内容。”

    五人相互看看都表示同意,这边的进奏院一直没有什么拨款所以也没有什么差役使用,接着张三决定先让猴子在那些泼皮中找些机灵的,充作差役。

    除了差役之外,还要选择一百多个机灵的,将来作为东京收集新闻的跑腿人员,这一百人要求出身均匀的分布在东京各个坊市,确保各个坊市都有熟悉情况的。

    然后让又让猴子通知义学那边,从这批已经结业的识字的孩子里抽调五十人来做一些基础的跑腿登基,整理资料,编辑校正等工作。

    然后又让猴子抽调木匠携带材料过来打造办公桌椅,抽调一批泥瓦匠来对那套院子做一些适当的改造,还有进奏院这边要弄一批双层床搞一个集体宿舍。

    这些事情都安排给猴子,张三耐心的在进奏院里等着,不一会张择端从外边探脑袋进来,看到张三犹豫的上前拜见,张三立刻热情接待,接着和他们六个聊起家常。

    一直到上午十一点多,猴子安排的差役到位,张三让他们去街上买差役穿的服装,好在打听了一下东京不少店铺都做这种公服,所以很容易买到,张三又写了条子,备了钱财让马文才去给事中那报备,然后领取腰牌凭证。

    马文才原本就是给事中科里管理物料仓库的对里面的关系还是清楚的,马文才走后,张三又让这些人去买了工具打扫庭院,然后把屋子收拾出来。铲掉旧窗纸,换上新的,油漆也要重新刷。

    中午为了庆祝,张三特地在附近的饭店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后这些差役接着干活,抽调过来的人也陆续到位。张三开始去到刚买的院子,这边收拾的还算干净,但是屋子里的床和桌子都不合用,张三都拉到外边送人了事。

    张三把原本隔成单间的墙去掉,门窗又修缮了一番,根据屋子的大小设计了新的桌椅,还有办公用的书架文件架,安排木匠抓紧时间打造。

    然后张三把招来的泼皮按照每个院子五个的标准留着打杂,然后每个院子在留下两个识字的学生,剩下的五十个则作为真正的新闻跑腿人员,毕竟八个板面不是个个都需要上街采集新闻的。

    张三挑了一个院子作为资料室,这里的十个资料整理人员全部安排义学里的孩子来干,经过一个下午的安排调整,原本空荡荡的院子,渐渐有了一个工作场所的模样。

    以为带过来的都是破好的木料,木匠们的速度很开,到了晚上,每个院子里都保证有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估计明天之后,就能保证每个院子里至少有五张桌子。

    除了桌椅板凳,还要有办公用品,笔墨纸砚这些都必不可少,这些事情张三自然不会亲自去干,张三打算今天弄个差不多,明天安排杨大嫂派几个账房过来。

    晚上张三回到院子里,本想直接去找杨大嫂,突然看到院子里石宝正代替杨泰指导这些孩子练功,张三上前打了个招呼,石宝最近闲了之后,就开始在庆余堂兼任教师,这两天过的很舒心,见张三问起,他也是非常满意。

    张三找到杨大嫂的时候,看到她正在算账,张三跟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杨大嫂笑着说道:“三哥要是想要账房,那可以给报社配五个,但是里面有三个是学校里的孩子,负责做账,两个大人负责协助还有采购。”

    张三一愣问道:“怎么用孩子做账?”

    杨大嫂一副早知道你要这么问的架势说道:“三哥的数字记账法,只有这些孩子们掌握的最好,而且这些孩子都把加减成熟使用的烂熟于胸,所以算起帐来丝毫不弱于老账房。”

    杨大嫂激动的说道:“而且孩子们办事都很用心,算起帐来更是滴水不漏,而且孩子们还会相互验算,防止错误,关键是用着放心,比从外边找的人好用多了。”

    张三点头觉得也是,古人可没有现在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而且这些孤儿更懂得感恩,对于张三的搭救更是记在心里,所以这些孩子做账除了欠缺经验之外,其他地方还真的是不错。

    加上最近这一批张三将近让八百多个孩子毕业,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张三的心腹,张三也打算把他们用到最重要的地方,账房自然是其中之一。

    杨大嫂也不是第一次往外边派出帐房,所以轻车熟路的带着张三来到前院的几间算账屋,开始安排去那边的人选,不一会就抽调完成。

    张三看着抽调的五个人,三个孩子看着张三都很激动,张三点头勉励了几句,按照杨大嫂的介绍之所以多配两个年长的账房,一个是为了传授经验,另一个就是负责陪同采购物品。

    一开始杨大嫂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小账房往往的得不到卖家的信任,甚至有些商人害怕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是偷家里的钱,不敢卖给他。

    无奈之下杨大嫂才采用这种搭配的方式,现在张三的产业一直在增加,作坊、义兴和记、银行、赌场、英雄楼等等产业都需要派驻账房。

    一开始这些账房都是从城外招募,但是新来的账房也让人不放心,后来才想到安排一部分学生给他们当助手,一个是协助他们,另一个也是监视。渐渐的杨大嫂发现这些孩子都有独立的做账能力,所以干脆就让孩子也参与进来。甚至有些作坊和市场里孩子反而成了账房的主力或者总管。


………………………………

第三百三十章李半仙的生意

    张三安排给报社账房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配齐报社的办公用品,另外考虑报社工作的特殊性,张三还决定报社里面要至少管一顿午饭。

    要是不管饭,这些记者肯定会成群结队的到附近的饭馆吃饭,几人一起,难免会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一不小心可能就导致信息的泄露,所以中午饭还是选择在单位吃比较好。

    至于早晨和晚上,有家的回家,没有家的住宿色依旧管饭,但是宿舍的环境张三并没有打算搞多好,张三打算搞那种六人间的双层床,你们可以选择不住,反正张三给的工钱又不低,这些人可以去外面租房子住。

    明天的事情主要就是做好协调的工作,张三不打算自己过去了,想了一圈干脆给猴子安排一个副主编的职务锻炼锻炼,把猴子的情报系统和报社进行一次更深度的整合。

    这样一来猴子明面上是报社的副主编,主要负责新闻收集和档案管理,暗地里在手握情报系统,这样一明一暗两条线才能在打探情报的过程中更加方便,而却更加安全。

    安排猴子负责明天报社的工作,张三打算自己明天开始去太学边逛逛,看看能不能招几个人才搭建一个核心团队,然后在开始招普通的记者。

    第二天一早,张三从账房拿了五麻袋铜钱,放在车上,又派了一辆马车载着猴子和五个账房去到报社,跟大家交代好任务,放下四个麻袋的钱给账房使用,张三拉着剩下的一袋钱叫上张择端往城南走去。

    大宋太学位于汴梁的最南边的外城内侧,而且贡院也在这边,南城白天最繁华的地方自然是孔庙附近,晚上最热闹的确是青楼和勾栏瓦市。

    所以张三的目标就是孔庙,先询问了张择端有没有不错的人才推荐,张择端想了想推荐了自己的同乡王清付,张择端带着张三转到孔庙,远远的看到一个画摊,张择端过去打招呼介绍了张三。

    画摊老板就是张择端的同乡王清付,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三也知道张择端认识的同乡可能也是一个画家,而且看这架势也是一个贫寒子弟。

    张三随便在书画摊看看,后面挂的画看着都有点功力,张择端介绍过自己这个同乡最擅长画人物,张三仔细看看王清付的人物画的果然是惟妙惟肖。

    面前的架子上摆的是一些书籍,张三随便抽出一般,翻开封皮面露古怪,因为封皮的背面写着张三活字印刷的坊名兴和书坊。

    原本像这样的贫寒士子的画摊,出售的多是一些自己的书画作品,而摊上的书籍也都是自己抄写的,赚一个辛苦钱,而且书籍比起画更好卖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