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8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根据罗思瑾那头的消息,待大部分诸侯的军队纷纷返还之后,他们的当主或是代表,将会汇聚在按东南部的额重要枢纽之地——新城州境内。

  以便对于昔日诸侯们的盟约和誓言条款,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正和深化,要知道,当初以罗氏为首的七大家联盟,就是在罗氏的这处重镇——新城给定下的。

  这一次还不成热打铁,将大势之下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那也妄为昔日的安东第一家了。

  当然了,我和我的部队就被留在了辽西,暂时不去愁这个热闹了。说实话我,自从前往辽东观礼依赖,各种突发状况的热闹,已经凑合和参与的不少了。

  而本地留守的手尾和事情也有不少的。

  据说罗氏还打算在辽西四州新设一镇一军,外加上当地数十城主辖下,自募和训练的藩兵,构成最基本的防御体系和武装力量格局。

  其中新设一军就是驻留辽西郡的广乐军,以罗允孝为军使,期的具体编制在六千至八千人左右。

  而新镇则设在南方的锦州境内,由当地藩兵四营为主干扩充而成,以家老罗思谨为镇防使,预期下领四个中等军府,以驻地所在命名为松山镇。

  以轮流协助淮东军驻防南方那道,沿着小清河所建立的墙垒防线;在来自罗藩不计代价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下,这道最初由土木仓促草就,而颇为简陋的战地防线,也已经是完全大变样当中。

  比如开义城附近几座子城被拆除后的材料,都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这段两三里长的防线上。专门的城门和门楼,还有若干大型的塔楼,以及防范和监控附近山区的哨楼等一应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造当中。

  此外,还有就是其他人事上的安排:

  诸如那位阵前监造官金富试,仓言州小分藩的家主,居然做了辽西别驾,成为实质上留守文武的二号人物,以负责战后的营造和重建事务;

  而负责提刑狱讼的辽西司马,由藩主罗湛基身边的藩卫头领罗襄贤出任;至于负责钱粮户册的州主簿,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臣李梦德出任。

  而与此同时,第一批武装屯垦团,也已经自淮东渡海而来,开始在盘州沿海几处河口附近圈地划界,建立若干个屯围,进行补耕前的准备。

  相应的种子、农具和各种生活物资,也陆续随船抵达了。至少,从大多数人中反应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当地深褐色的肥沃土质,很是有些满意的。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那些逃进山区的当地百姓,以及混杂在他们之中的散兵游勇和残余力量。

  这个进山搜捕和清剿的任务,大可以交给那只罗藩的友军,而只要专心驻守小清河的墙垒防线;这样就可以省下今后一段时间内,打治安战的成本来,

  至于残余的敌对势力,跑到平原上来骚扰的话,那就是排队枪毙的最好靶子和目标。从守垒和野战k验上说,还没有人能够避得过我的淮东军呢。

  况且,我还有至少一营以上的骑兵,正在当地编练和武装当中,作为清剿行动的配合手段,搜捕和追击那些,被驱赶出山区的漏网之鱼,是再合适不过的对象了。

  然后,就是后续驻留部队的安排,我的本阵不可能长期留在这个地方的。作为淮东镇的精锐部队,长期在外行军打战的耗费也是一点儿都不小的。

  因此,日后驻军的规模虽然大体不变,但凡事成分和结构就发生了调整,

  毕竟,如果只是守垒兼维持地方的话,长期用主战营驻留是杀鸡焉用牛刀的浪费。就算是用防戍营和守备团,也完全可以胜任的。

  故而将有三个防戍营和两个主战营,构成锦州和盘州的主要武装序列。

  其中三个防戍营,除了一个是梁山众组成的防戍老营,新受命为滨州营之外;其他两个都是淮东军中的老安东兵,加上招募自联军中的藩家子弟为骨架,建立起来的新营,分别命名为暂编第十五、十六防戍营;

  这也是淮东军现下军职发展成熟后,开始施行的一种补充激励制度。

  按照成军的早晚和表现,各自服役时间的资历和功绩多寡,来在津贴和补助上细分这些新老部队。

  比如刚成了的部队,就只有“暂编”的头衔;无论薪饷还是津贴、补助还是福利都是有所减等的;

  直到服役一年逐项合格之后,才可以称为“新编”某部,享受最基本基本的待遇和福利;

  而日常作为架子部队为此的存在,则通常被称为为简编;大量吸收自外部武装力量,或是合并压缩自其他部队的建制,则被称为“整编”;

  只有服役超过三年,而考核优良的部队,或是在较大的战事中有优秀表现的新晋,才可以得到,才可以享受完全待遇和福利的“正编”部队。

  然后再接下来,则是老字号营头们的额外覝利;又有专属字号的老营和只有驻地通用字号老营之间的差别。其中拥有专属字号的老营头,在淮东军数十个营头当中,也不过授予了七个半而已。

  以鼓励这些部队之间相互日常的良性竞争和战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因而,另外两个主战营,则是来自行营右护军简编第九营,前军简编第八营;这两个被补足的尾数序列,以承当相应驻守小清河防线的职责。

  而三个防戍营,则按照沿海平原的南北走向,分驻在两州的龙城、景县、塔城等交汇要冲之所。

  此外,还预计以城为单位,用缴获甲械杂七杂八的剩余,将填户移民的青壮武装起来一部分,组成约莫七个守备团的基础。

  而如今有了新地盘和纵深,以及相应增加的钱粮赋税和人口的基数之后;相应主战部队的上限,也可以略微向上调整一些了。

  这样,除了屯垦营造性质的建生军和部分脱产的各地守备团之外,淮东镇的主要武装力量在总数上达到了六万三千员左右。差不多等于十五口抽一丁,或是五户养一兵。

  当然了,在国朝的编制中,则还是只有四万七千人的员额。而且这个供给数量也不是全额的,折现成杂七杂八的物资之后,能拿到手的大概还有**成,放在国朝的惯例中,也算是相当的良心了。

  而在随军的姚平仲和折可适之间,我也在权衡考虑着,让谁留下来做为正任,负责经营和守御这新取的两州之地。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和考验,这两位也呈现出各自发展和成长的趋势来。

  像我身边放出去独任一面的姚平仲,经过在莱州团练副使的锻炼,治军官民的综合水准更平衡全面一些,不足就是没有亲自残余过大战役的领兵经验;

  而最初被我看好的折可适,也在延边的军中表现出某种积极进取的锋芒来。可以说每一次随军出击的机会,他不论在谁的麾下听效,都表现出令人注目的水准和活跃度来。

  只是,也就没有过多的机会让他在后方庶务上有所表现了。

  而这一次留守的人选,虽然军事上的压力有限,但更需要兼顾多方面的职责。

  不但要能种田尽快获得产出,还要保持足够的战略主动性;也就是维持有限而精干兵力的情况下,对平卢道营州方面的北朝军,进行持续的骚扰和试探。以保持足够声势和压力,以及事态上的主动性。

  这就要求对骑兵的运用,与和步军协同也要有相应的经验和水准。还要有足够的机变和城府,可以及时处理北面罗藩地盘上的发生的事态。

  因此,也让我一时有些委决不下了。

 …

第七百六十七章 忧乱7

  辽西低矮起伏的丘陵之间,已经被蜿蜒不?边的队伍,给占据了。

  旗帜招展大队人马前呼后拥,簇拥着行进的一辆用毡毯和裘皮包裹起来,豪华马车之

  中,仍旧没法起身的藩主罗湛基,至少看起来蜡黄的脸色稍稍好了一些。

  因为,

  都监骆秉声的先遣马队,抵达新城州(治今辽宁失顺市北高尔山)的消息,在延迟

  了好几天之后,总算让他稍稍安下心来。

  虽然他们依旧没有发现那只在地方肆虐的敌人,也一时半会没能搞清楚本家那里的干

  系和变化。

  这样就算是辽城本家那边,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和变故,他也有这么一个可以聚附人马

  和追随者的根基之地。

  新城州,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历史较短的城池,源自数百年前唐太宗初次东征高句丽,

  而取得辽东之境后,在辽河流域上游的关键位置,派行军总管姜行本建造了这座新城

  以为屏护。

  后来因为相应的地理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