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进的敌人,给凿掘的坑坑洼洼;
仅仅用了两天,就已经变成了这幅光景。
他看着一张张或许肃然,或是麻木,或是紧张,或是讨好和卑微的脸庞,一边也在暗自思虑着眼下的种种,
从城头望下去的城内万家灯火之中,大可以看出来,这座可以容纳十数万人的开义城中,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人。
因为前日的突发事件和在东山城败退的太快,除了他麾下及早抽身保全的数千部属,以及被沿线一路裹挟回来的地方驻防人马之外,也就是开义城所在辽西郡内,靠得较近的军民百姓,才有机会退入城中。
因此,除掉内城常住的薛氏一族及其奴婢,下臣、部曲,及其亲眷,还有退下来的各只部队之外,外城中大概还有七八万百姓的存在,其中大半数以上都是青壮年。
好在城中这些青壮,让他们出城迎敌或是打野战固然有些勉强,但是在正规士兵的督促下,放到高墙头上守城,还是可以勉力胜任的。
这也是他与围城的罗藩,继续坚持和周旋下去的底气和决心所在。毕竟,罗藩那么多人马的消耗,也不会少到哪里去的。
一旦时间拖得越久,对方坚持不下去,或是按耐不住不计伤亡的发起强攻,也许就是薛氏所期待的转机和破绽了。
毕竟,当初罗氏大军尽出同样围困了辽西城,还有余力分兵大半长驱南下,一直打到了平卢道的首府幽州城附近,才因为在无定河边的惨痛大败,引得平卢道的军马乘势反推。
不但围困辽西城的军队人心动荡,而被平卢军先行抵达的骑兵,与城内里应外合所击溃,还不得不放弃了辽河平原上的大部分据点,而签下了屈辱的诸多赔偿要求。
但是随着大批攻城器械的抵达,局面再次变得恶劣和危急起来。或者说,这座辽西第一坚城,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稳固和牢靠。
所谓的守城之道,守的是外有足够的援应,讯息往来不绝,内有数载储积,还有相应机动兵力,可以应时出击和骚扰地方的活城为最上。
但显然这种优势和因素,正在他手中一点点的散失掉。就在今天白日里,被用大车运来堆积成小山的头颅和平卢军的旗帜甲杖,再次断绝了他们获得外援的希望。
现如今,
薛氏所属及其附庸的诸侯势力,共计领有八州之地;但除了较为富饶的辽西郡外,其他都是山势丘陵林立相对狭促的中下州,而常备武力主要以世代沿袭下来的五大守捉所辖为主,再加上拱卫本家的藩骑和铁卫。
但是这些武装力量的精华,在东山城中已经被损失掉大半了,生下来的缺额都是靠新征发的藩兵,来补足和充数。
这次丢掉了残破的前沿三州,剩下的五州之地就算未能尽数沦陷,眼看也成为敌对势力肆虐的战场。因此,就算度过了此次的危机,薛氏的将来和前景,可谓是晦暗无光了。
事实上,经过了东山城之变后,就算依旧有平卢军的支持和援应,薛氏从上到下无不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输家。
而薛鼎封此番被推上位,也颇有些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味道,因为位阶和资历尚在他之上的那几位,不是生死不明,就是无法履行职责。
只有他能带着残余的人马退回来。再加上负责出使却在东山成宴会之变中,侥幸逃生的使团团长兼元老薛定邦;留守本家的内宰薛世荣,构成了临时维持现今局面的三足鼎立。
他们这个小小的三角,也掌握着除了内城以外,城中大多数军民百姓的身家安危和战时的生杀处置大权。
而现如今,他唯一无法掌握和控制的因素,恐怕就是那只平卢军了,以及被前先一步退进内城的那些平卢军,给“保护”起来而言听计从的少藩主。
他们占据了内城的防要,日常行事也是是诸多的自行其事,而以藩主的名义反过来要求薛氏的配合。
因此,在变相为质的投鼠忌器之下,薛鼎封也只能用紧密的监视和刺探,来作为日常的保障。
一名军将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耳语道。
“北拱城。被打破了……”
随即他来到了城墙的东北角,就见灰暗的天空之下,远方升起的烟柱火光,和隐约传来的欢呼声。
这是沦陷的第一个外围据点,但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个。薛鼎封心情沉重的走下城来,就见一名亲信部将迎上前来。
“儿郎们还有什么动态和想法吗……”
“无他,唯有竭力与罗贼死战尔……”
“不过……”
这名部将犹豫了一下又道。
“他们都说,若是大公子还在,那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薛鼎封不由表情有些訕然和纠结,这个庶出的大公子虽然素有勇名,也颇得军心,只可惜早已经不在了。
更何况,牵涉到其中的真相和背景,同样残酷的令人难以接受呢。也就他们这些无知的人,还能有所寄托和期盼呢。
然后又想到之前的发现,不由有些愈加的心烦意乱起来。
“不过,”
这名亲信有继续道。
“内城中那些客军,似乎私下有所动作了……”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思变6
三天之后,事实上作为守将的薛鼎封已经无暇思考了。
随着用抛石车投射上来的带血人头,开义城外最后最后一座屏护的子城,西山城连同在内的上万军民,一起宣告陷没了。
战死的这位子城守将,从渊源上说,还是少藩主的正出堂兄,薛鼎峰熟悉的子侄辈,年青一代培养起来的将种之一,就这么无奈的死在了仇敌世族的手中了。
再加上之前已经战没的韩天麟、吴秉彝、王义、马万里、周信等世代侍奉的重要家将,以及薛楚峰、薛亨泰、薛平国等族中大将,薛氏可谓是伤筋动骨,人才凋零了。
但他甚至没有时间悲伤和感怀,就不得不在城头告急的呼喊声中,带着披甲执刃的预备队,赶到被敌人攀附上来的城段去。
屡屡遭受如此打击和一点点失去希望的残酷而慢性煎熬之后。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只怕城中早就士气低落而人心思变了,只是依靠可能遭到举家灭门下场的同仇敌忾之下,再加上目前日用储备尚足,才得以勉力坚持了下来。
但在看不到更多的希望,只有噩耗频频的现状下,这座偌大的城池当中,还是不免有些心思浮动和惶然起来。
随着各藩诸侯的人马投入战斗,每一天守城的形式也变得愈加危急和恶劣起来。
而守城的力量当中毕竟是新慕的藩兵和民壮居多的,在一腔血勇和体力都消耗的差不多之后,他们缺乏训练和配合的弱势,就在攻势如潮的敌军面前暴露出来。
甚至有人因此露怯和出现了局部逃亡的现象,全靠薛鼎峰带着下马充作步军的本家藩骑和残存的铁卫,分作数部轮流像是救火队一般的驰援城墙各部;乃至身先士卒将突入、占据城头一时的敌兵,给重新硬碰硬的给驱赶下去,这才得以坚持下来。
当他再次拉开铁臂弓,亲手射杀了一名身形高壮,颇为悍勇钉在城头上大杀四方的罗藩头领,而将局面稳定下来的时候。
突然承前后面一声轰然震响,?具看起来已经使用过度的投石器,在绷紧的应力作用下骤然解体,崩裂开来的碎片四射,顿然将旁边站着的人员打倒一片,而滚落在烟尘和血泊中不省人事或是翻滚惨嚎着。
却是这几轮下来,城中的投石器虽然有城墙的遮护,但还是在敌军优势数量针对性的打击下,已经损失过半,而更大的损失则是那些躲避不及,被碎片打死打伤的操作人员和在旁维护的工匠;
因此只能将剩下器械偃旗息鼓下来,顺着清理出来的城道进行转移和机动,伺机进行短暂的重点支援和掩护了。
这就是外无援力而守死城的结果。虽有城池防要之利,只能无谓的一点点拼消耗和储备。被动的等待可能出现的变局和意外。
而在城墙外的营地里,冲车、撞角车,云梯车,井阑、推塔和土垒之间。作为援军主将的罗湛容,也有些志得意满的看着新抵达的器械。
这可是他花了大价钱从临近的怀东镇,乃至南边海路秘密渠道,给弄来的官军制式装备。
据说大都是昔日机军用过的大型器械。故而,除了传统用来投射火器的南式石砲、车弩之外,既有粗如木桩的飞火雷,亦有形如扁箱的一窝蜂;碗口粗的皮炮和满天星(铁膛箍木炮)……
还有诸多配套的子药箭筒,以及一大车一大车装载的,特制猛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