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8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就是那群新来淮东观风的所谓使臣们,及其数目众多的随扈人员,所惹出来的一系列是非。

  这些家伙最初似乎把淮东当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偏远边州,而各种不满意和嫌弃挑剔。然后发现这里初见成效的格局和气象之后,又换了一副嘴脸。

  结果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不但在地方上,籍着各种察访的由头作威作福,索要人役和物资,各般的滋事骚扰,还纵容身边人不停地吃拿卡要,努力的谋洒种好处和利益。

  除了与军中相关的那些产业和工矿,能够以事涉机要而稍稍拒却之外,几乎淮东名下的所有部门和事业,都被他们给骚扰和扫荡了一遍。

  可谓是所过之处鸡飞狗跳,怨声载道的不堪其扰。

  乃至对低阶的官吏动辄训斥羞辱,哪怕是身边毫无品阶的,也敢对淮东的官吏军民气贯指使,以示高人一等。而偏偏因为淮东的几位重要成员都不在,镇抚府似乎没有做主的人,能够采取什么举措和表态,这就更给了这些人气焰嚣张,狐假虎威的机会了。

  但这样他们似乎还不够满意,还冒出一个传闻来,就是说朝廷有意推动一个决议,将那些长期在挂淮东名下,远郡遥寄的官员变成实掌职事的正任官。

  以充实淮东地方的政务体系。因此,不但是原本简构虚设的布政司、转运司、观察使,就连镇抚府名下,也不能有所例外的。

  并且有人信誓旦旦的宣称,相应的价码都已经放出来了;只要一次**足了打点的钱,就可以带着亲随朋党一起上任的。

  这个传闻真要变成事实的话,那也意味着,淮东先行体系下的各种代行之职和权设官们,都要就此彻底靠边站,或是重新看别人的颜色来过活了。

  更别说那些尚在底层厮混,或是正在联校修学的生员在内,想要谋求一条出身前程和晋升空间的人们,就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无根飘萍了。

  然而,这些发话的人,同样也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就是大可以花钱打点一番,通过他们这些“有门路”的人,预先与未来的上司和主官,进行结交和沟通,自然可以保住现有的差事,甚至还可能更进一步呢。

  因此他们在私下里,也同样开出了三六九等的价码来,作为交通上官的费用。

  于是,不但是那些基层官吏,连这些各个部门的中层也坐不住了。纷纷以各种名义找上,蔡、赵他们这些领头的,好容易才安抚下去各安职事,让他们尽量相信罗帅回来之后,所有的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的;

  结果事情发展下去,却是除了虞允文外,他们这些中高层本人,也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试探和骚扰了。

  赵鼎是个干脆利落的性子,直接以公务忙把对方推拒在外了不见了;而蔡元长则是比较寰转的见了个面,好声好气的说了一堆废话,将对方给打发了。

  但是对方主动风声传出去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在现有事态上,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一时间人心浮动,惶惶不安,就连日常政务上的效率也受了影响,还出了好些个小纰漏。

  正所谓是“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妨碍侵夺别人的前程和努力的成果,那又算是什么呢,不会比断子绝孙或是破家灭门,更加轻松把。

  因此,不得不破例留下来碰头,商榷一下各自对策和何去何从的走向。

  而像私下聚会的这三位,也各有相应背景和切身利害关系:

  像赵鼎是典型的河北人,北地清流名士的出身;蔡元长虽然是福建子,但却是淮北徐州本地发迹的路数;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在南朝大梁的体系内毫无跟脚和渊源。对于他俩来说,几乎所有的事业和成就,也都是围绕淮东镇的发展,而逐步取得的。

  真要被一支调令,弄到人生地不熟的岭外去充任个清冷闲职;实在蒙心自问也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本事,以区区一介北地人的身份背景,在南朝官场之中重新博得一番出头之日了。

  而虞允文虽然曾是大梁的臣下,但他同样也是东路帅司的弃子。在北伐全面溃败,帅司相关逃回去的人,几乎全部收到清算和追索的情况下,他这个依旧活得逍遥自在的弃子,就显得十分碍眼和讨人嫉恨了。

  因此,他也只有在淮东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定位,而不是被国中那些侵轧的暗流,给卷碾的粉身碎骨。

  要是换了他人掌权,那真是天倾难支的末日景象了。

  与此同时,在镇抚府的后宅花园里,一个搭起来的烧烤架旁,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儿,正在翻烤这红薯什么的。

  而不远处,

  “根据大帅预留的备案,看完之后就当场烧掉……”

  掌书记第五平也在私下里,分别递给着童昊和苏长生一份东西

  “如果反应还不错,可以考虑进入下一阶段了……”

  “注意关注军中民间的舆情联动……”

  “主公特地交代过,千万不要过犹不及的……”

  “这件事中需要循序渐进的,让普罗大众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而本镇只能站在被动无奈的辟谣角度上……作出努力安抚的姿态来……”

  “这个新状况,既是眼下大大的麻烦,但也是我等难得放手行事的大好契机……”

  “从某种因由上说……这世上永远不缺少利令智昏的人……”

  “适当的刺激和鼓励对方的私心、欲念和贪婪,反过来也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不过,私底下你们的部门,还是不要露出什么主动的行迹”

  “若有什么需要,就想法子安排秦长脚那里去出面……”

  “他这个观风查闻的御史里行,也该派上些用处了”

  “想要在职分实至名归的话,就得给驱使的卖力些……”

  又过了片刻,

  “此间事了之后,你名下的那个文促会,也可以籍着由头走上台面了”

  随后他又见到了满身脂粉味的前画师方应物。

  “新一期的小抄和画本,已经准备停当了……”

  方应物难得一本正经的肃然应声道。

  “暂时还是以倡导移风易俗的淮东新生活和风尚为主……”

  “可以追加一些似曾相似的,史上贪官污吏的惺事了……”

  “省的了……”

 …

第七百三十八章 抉择8

  逐渐变得温暖的阳光之下,营地里满是发汗如雨,正在操使各种器材的各色身影。时不时,还有代表火器发射的烟云,一团团一片片的笼罩在远处营地的上空。

  按照本军的传统,就算是在行军打战的间歇,只要有一点可能性和条件,相应体能和技艺的军事训练,也是时刻不能给拉下的。

  而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那只专门配属的藩兵,也得以加入进来,作为某种协同性和适应性的配套混合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代表罗藩那边,以这支部队为代价,想要近距离了解和亲身接触淮东火器战法和相应军事战术细节的潜在意愿。

  我却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因为这种日常也太过平静了。

  联合大军的先头,在北镇邑和那只城下结阵的白衣哀兵,狠狠打了一战之后,最终还是兵力和装备都具有优势的联军占了上风;

  然而眼看就要包夹全歼对方了,却是半路那只撤走的平卢军又杀出来,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还是将对方残余力量接应回到了城中。

  接下来就进入攻守相持颇为无趣的垃圾时间了。因为对我来说,围城溺战什么的是最讨厌的事情了。

  只可惜辽西郡城或者说开义城,作为薛氏世代经营的老巢,兼带数次遭受过围攻的坚城,虽然规模和格局上比起辽城还要小一些,但在城防的布设和坚固程度上,却是丝毫不逊色多少。

  就算是我随军的四寸野战炮打过去,在造成貌似惊人的相应杀伤同时,也只是崩碎一点城垛外缘;当然了,如果有口径更大的攻城重炮,或许还可以考虑慢慢的啃城防。

  或者还可以考虑用爆破的手段,则需要长时间的勘探和准备。但这显然不是我目前具备的条件。

  而且对方同样还有大型的石砲和床弩,来提供居高临下的反压制和支援手段,对射起来简直是白白浪费我的炮兵火力啊。

  另外,在开平城的外围,沿着山脉还有若干个驻兵的坚固子楸,作为屏护和呼应。因此,在将他们彻底拔除掉之前,也是无法全力投入围城攻占的。

  因此在稍微尝试受挫之后,罗藩接下来的战略也只是重点围困了五个城门,而分兵洗劫和扫荡其他地方的村庄、市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