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汉京呆的烦,想他了。”

    “姑母要带着十一郎去吗?”

    “不带,就留在汉京,正好给他断奶,要不我在京,只怕他一直都断不了。”

    承乾点头,沉默了片刻,然后道,“姑母,带上我同行如何,我也想去岭南。”

    “你也去岭南?陛下同意了?”李秀宁惊讶的问。

    “我没跟陛下说过,但我确实想去岭南。”

    “你这不胡闹吗?”

    “姑母,你就带我一起吧,天天呆宫里,我都快疯了。”承乾求道。

    李秀宁摇头。

    “你可是太子殿下,大唐储君,国之根本。你以为你想去岭南就能去?就算我带你走,可这前脚还没出门,陛下马上就派人后脚追不过了。”

    承乾郁闷的垂下头。

    “好吧,我先回东宫了。”

    李秀宁把承乾送到门口,拉着侄子的手,“我知道你这个年纪的孩子,最是坐不住,但你还小,哪怕皇子十二而冠,你也还没到加冠之时,没加冠你就是个孩子。你也要沉下心来,多读书多学习,如果连这点都忍耐不住,以后如何君临天下呢?”

    承乾无精打彩的点头,然后坐上马车回宫。

    刚走了一半,承乾突然调转马头,“走,出城。”

    “殿下,去哪?”身边的侍卫惊问。

    “跟孤走就是!”说完承乾打完就走。

    侍卫们只得紧紧跟随。

    皇宫。

    刚从朝会下来的李世民正在更衣,王承恩进来禀报。

    “陛下,这是东宫内侍送来的,说是在殿下的书房桌上发现的。”

    李世民接过一看,胡子都翘起来了。

    “承乾人呢?”

    “刚城门守卫禀报,殿下带着一队侍卫打马出京了。”

    “兔崽子,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离家出走,还反了天了!”李世民大怒。“来人,传令神策军,派一队骑兵,立即给朕把那兔崽子给抓回来。若是敢犟,直接捆了押回来。”

    李世民是真怒了,这太子居然一声不吭跟他玩离家出走。留下这么封信,说要去岭南。还什么世界这么大,他要去看看。

    真是无法无天了。

    “这个小八王蛋,朕要好好教训他一顿。”

    站在殿里李世民大发雷霆,一群内侍宫女全都远远退开跪在一边,大气不敢喘一声。

    过了好一会,李世民的气才消了一点。

    他拿出那信再次看了起来,信写的很长,只是刚才他只看了前面几行,就看不下去了。现在慢慢的看完,李世民捏起了下巴。

    “这小兔崽子。”只是这一次这句话不是那么的生气。

    “算了,朕亲自去把他叫回来。”李世民摇头,“如果他真的非想去,那也不能这样不辞而别,也得先跟我和观音婢打过招呼再走,朕也不能让他就这么带几人南下,得带足护卫,还得有个名义。”

    王承恩惊讶,想不到皇帝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陛下,太子殿下才十岁啊,岭南千里迢迢,又如此凶恶之地,岂能让殿下涉险?”

    李世民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其实太子比较早熟,再说了,太子说的也有道理,朕太小瞧他了,这样做对他并不就是好。想想我当年少时,先皇四处为官,原先在洛阳为卫尉寺卿,后来又先后任楼烦太守和荥阳太守,我也是少时就跟着四处跑的。”

    “先皇为官荥阳太守之时,那时我还患过眼疾,差点瞎了呢。及至后来太原起兵之时,我也不过十六岁而已。正是当初随先皇东奔西走,才见多识广,增加了历练。要不,我如何十六岁统兵征战?朕以前吃过不少苦,便下意识不想让太子再吃苦,可却忘记了,这样做,并不全是好事。太子比我想的倒透彻,让他出去长长见识也好。以前他不也跟着李超到处玩闹,也大大改变了他柔弱的性子。”

    王承恩静静的听着。

    出了宫,李世民带上侍卫骑上御马一路出京。李世民马快,出京才半个多时辰,就把承乾追上了。

    承乾骑在马上,有些执着的对着赶来的父亲道,“我不回去。”

    李世民骑马上前,一伸手就把太子从马上拎了起来,按到自己马上,先对着他屁股就大巴掌扇了下去,一连扇了好多巴掌。

    然后才道,“小兔崽子,你倒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就这么带着几个人跑了,你想过后果吗?你要去岭南,朕难道说不让你去。你就算要去,也得先跟我商量,跟你母后辞行。你这样算什么?”

    “小王八蛋,朕打死你。”

    承乾顾不得屁股的疼,忙问,“父皇许我去岭南了?”

    “朕没说不许,但也没说许,看我态度。还得先说服你母后同意才行!”8)


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

    御书房。

    风从打开的宫门口吹来,自轻纱上透过。这些轻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宫人换上浸过水的湿纱,这样风自外面吹来,暑热就留在了外面,吹进来的都是凉风。

    皇帝一幅简单的纱袍罩身,坐在竹榻之上。

    一旁两个年轻的宫人正一下一下的打着扇子。

    李世民环顾满殿的宰辅们。

    “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一要事宣布。”皇帝抖了抖衣袖,手一甩,折扇刷的打开,然后给自己扇风。外面骄阳似火,这季节正是酷热无比之时。

    哪怕是这高大的宫殿里,也一样还很热,就算殿中放了冰,地上洒了水,又有宫人打扇,也身体里却总似有火要往外冒。

    端起面前的冰镇酸梅汤先喝了一口,放下。

    感觉一道清冷窜入腹内,总算好过了些。

    “岭南大捷,如今朝廷准备推行改土归流第一步。此事由太师李全权负责,朕准备派太子承乾代朕巡抚岭南,慰问将军和当地俚獠。”

    “太子巡抚岭南?”房玄龄惊讶。

    长孙无忌更是直接反对,“太子不过十岁,尚未加冠,岭南路远且疬气极重,岂能让太子涉远?”

    “太子今年十岁,也不小了。想朕当初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跟随着先皇到处跑。关中河南河东,哪里没去过。太子确实国之储君,但越是如此,越需要锻炼。天天呆在这深宫之中,不与外界接触,这样的太子长大,也会难以了解世间疾苦,不知人生百态。连他的天下,他的子民都不了解,又如何让他御临这天下呢?”

    “再说岭南有李,太子去了也不会耽误课业。让他代表朕,代表朝廷去岭南走一趟,巡抚地方,慰问百姓,也不错。”

    皇帝的态度出乎众大臣的意料,但又说的在情在理。太子确实地位尊贵,但如果一直这样长于深宫之中,也确实不利。

    只是大家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的是,太子第一次出巡,就巡抚岭南这么遥远的地方。

    “承乾也想去岭南走一趟,朕很高兴他有如此志向,比朕年轻时候一点不差,不愧为朕的嫡长子。年轻人有如此志向,这是好事,朕不能阻拦。”

    李世民选了两位大将负责太子的安全,抽调一万兵马随太子南下。

    “李君羡、吴黑闼!”

    两员悍将,他们忠诚和本领都有。那一万兵马,则到时会大部份留在岭南驻扎,从此成为岭南的府兵。

    至于太子回来时,自然会派人接应。

    事情很快就决定下来,皇帝让各部为太子出巡做好准备。不但要调一万兵马护卫南下,还要早传令给地方,让沿路各地做好接应准备。

    此外,太子出行的车驾依仗,还有属官随从。

    另外吏部还将选派一大批官员和吏员随太子前往岭南赴任,讲武堂也要选一批军官士官前往。

    朝廷要控制岭南,镇压了叛乱,那只是第一步。

    接着就要由南选官,改为中央选官控制岭南各州县,先把那些汉人和熟番控制住了,然后才是山里的俚獠生番。

    李上奏的岭南安靖策略,李世民和宰相们都很赞同。

    李提议撤并州县,把过去一百余州几百县改成两广二十三州九十五县,也得到李世民的批准同意,他选用的那些官员,也被批准。

    事情一步步来,李还保留着冯盎等人的位置,李世民也没想着现在就一步把这些人都扫除了。

    年幼的太子去了岭南能真正的巡抚地方吗?

    李世民倒没想那么多,太子年纪也不小了,对宫里日复一日的生活有些腻,另外去年的那场宫变对太子伤害也不小。他现在想出宫走走,想去李那里,李世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