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0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扒拉钱的地方,戴胄真的都已经扒拉过了。

    可明年朝廷的开支,依然还不知道在哪里。

    偏偏多笔外债都已经即将到期,现在也拿不出钱来偿还。

    “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了?”

    御书房,听过戴胄的汇报,李世民的脸色很难看。他确实已经说暂时不理财政,由太子摄政,可戴胄坚持求见,说事情紧急。

    他只是没料到,事情棘手到这样的地步。

    早两年,朝廷的状态更难,当时内忧外患,尤其是那场席卷整个北方两年多时间的大灾,让朝廷当时差点崩溃。

    可那么困难,朝廷都挺过来了。

    他又想起了李超,那个时候,在那个最困难的时候,都是李超出谋划策,帮他扛过了难关。

    “没有开源节流的办法吗?”李世民问。

    “缺口非常大!”戴胄如实道。

    “多大?”

    戴胄想了想,“最多到明年春,我们就要发不出禁军的饷,也发不出百官的俸禄。移民们的补贴也拔不出,各地水利、道路建设的拔款也拿不出来,甚至国子监、讲武堂以及各地官学的经费也拔不出了”

    “事实上,朝廷还有大笔的外债到期无法偿还,我们如果是家商行,明年就破产了。”戴胄说了个新词,破产。这是如今商界的一种说法,一家商行如果资不抵债,那就称为破产。

    朝廷,要破产了。

    李世民手捂额头。

    真是疼痛啊。

    “朝廷的收入呢?”

    朝廷的收入现在也不少啊,经过李超的各种开源,租庸正税增加了不少,而又新增了地税和户税,这基本上让朝廷的税收翻了倍。

    更何况,还有工商税收关税这些呢,还有盐酒茶铁等专卖税呢。朝廷还有大型的外贸商团呢,每年也能赚不少钱的。

    怎么就没钱到要破产?

    “陛下,这几年用兵不断,花费巨大啊。一场战争下来,动不动就是耗费千万贯,加之此前北方罕见大灾,本就把朝廷的那点积蓄用光了。”

    说实话,戴胄当了三个月的户部尚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李超的本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都不知道,李超当初是怎么让朝廷挺下来的,那么困难的状况下,还能修修补补的把大唐带过来了。

    本来说现在的情况应当比那时好,可他确实没办法了。能想到的办法,李超当初都想到了,盐铁茶酒糖矿等专卖,甚至搞出了盐引茶等,还发行了盐票茶票等股票募集资金。还组织了不少官方的贸易商团,与周边各国进行大型贸易,为朝廷赚钱。

    当初还整顿佛道,也是弄了大量的钱财土地过来,大大缓解了一波。

    又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借了不少的钱。

    其实就是深挖潜力,或者说是寅吃卯粮了。

    “朕的内库还有大约两百万贯钱,你拿去吧。”李世民道。

    “陛下,这也是杯水车薪啊。”戴胄道。

    李世民沉默,当年武德之时,朝廷一年收入也不过是几百万贯,可都能过的下去。现在二百万,居然成杯水车薪了。

    “你有什么建议?”

    戴胄犹豫着道,“臣建议,继续开源节流,首先是裁减北衙禁军。如果裁军一半,北衙六军保留三万人,那么一年至少能节省开支三百万贯。如果直接把神器军裁了,还能再省一百万贯。”

    “若是把火器监也给裁了,一年还能节省许多。”

    “另外,臣以为,北衙禁军以后也不再发放军饷,而是给他们分地。给北衙禁军们分地,这些地分给他们后,既可以由朝廷安排人租种,也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家人耕种。这样,朝廷就不再给他们发放军饷,也能节省不少开支。”

    “还有,相比起养军,打仗的开支更大。朝廷应当暂停一切用兵计划,包括出兵西域计划,暂停以节省军费。另,九边防御计划里的城堡烽堠的修建,河套、陇南、燕北、辽西等地的军堡修建计划也应当暂停”

    戴胄的节流计划,首先就是向着军方下手。

    裁减北衙禁军,罢撤神机军、火器监,以及停止边地的防御工事的修建,暂停一切用兵计划等等,甚至停发北衙禁军们的军饷

    一项一项,确实能节省很多钱。

    算下来,一年能节省下上千万贯。

    可李世民却越听眉头越皱。

    大唐能有今天,正因为重视军备。哪怕日子再苦,也没有自废武功。李超在朝的时候,甚至主动提出了要扩军至八十万,还积极发展出了火器部队,建立火器监,打造火器生产线。

    大唐还建立了一支正规的常备军。

    可现在倒好,戴胄一来就要一刀全切。


第936章 求票

    武当山,李氏净乐庄园。

    年底了,李氏各地产业的管事代表们都纷纷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李记年终大会。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

    就如是朝廷的朝集使一样,远的地方,从十月就开始动身前来。近些的,则也赶在十二月中就前来。

    李家产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

    这么大的产业,管理起来也是非常难的。好在李超有比较好的管理制度,早早就把框架立了起来。他把李氏的产业,分门别类。

    同类的产业规划在一起,委派了管理团队,对整个产业下的各个商铺进行垂直管理。同时,李超又设立了人事、财务等各大总部管理团队,管理所有李记下的各行各业。

    好比李记的金融部,就总管着李记的钱庄、当铺、保险等这类所有产业。但同时,李家的财务部,也一样对李记钱庄的财务有着管理、审核权。

    正是靠着这套制度,李家的产业这些年发展的极快,却极并不乱。

    年底的这次大会,不仅是审核,同时也是让李家能跟下面的管理团队,特别是那些产业主持的管事们有个更好的了解机会。另外,让他们亲自来开会,也是李记下各产业的加强交流,让他们更好的领会李家的要求。

    这些产业都是李家的,一切都要围绕着李家的要求发展。

    每年的这次年底大会,李家和别家合伙的那些产业,也会派代表前来列席会议。

    武当山下,到处都是马车。

    一辆又一辆的马车,停出去好几里路。

    每家产业代表,都坐着马车前来,带着车夫,甚至带着自己的助理、幕僚什么的。李记的产业都很赚钱,李家赚大钱的同时,对管理团队也向来不吝惜。

    管事们都能拿到身股,就是管理层的分红,甚至就连普通员工都能拿到分红,虽然这只是身股,也就是岗位的干股,去职就没有了,可这样的优厚待遇可没有几家有的。

    管事们还能享受不少的好处,比如李氏内部产业商品的优惠券,李家的管事购买李记的马车,可是能优先提货,并且享受打折优惠的。

    要知道,如今李记的四轮马车,可是拥有许多项独家技术,四轮马车早成为身份的象征。宝马、奔驰、悍马、捷豹这些牌子的四轮马车卖的好的不得了,订单早排到很久之后了。

    但李家的管事,却能享受到工坊的计划外订单额度。

    价格上还有优惠。

    李家这么大声势的武当山大会,连均州官府都早惊动了。

    哪怕李超已经不是宰相了,可人家也还是大唐第一功臣啊,赵国公的领地依然是大唐臣子中最大的,灞上李的声势依然牛皮轰轰。李超可还是太子老师呢,之前皇帝再次下诏晋封李超为太保,李超已经接受了。

    嗯,李超还是太子的未来丈人。

    就凭这两点,李超哪怕不当宰相不入朝为官,可这地位依然是无比煊赫的。

    均州刺史早派出了衙役帮李超维持秩序,武当山下替李家接待客人。

    几个衙役站在路边上,看着那长长一排看不到头的路边停放马车,惊叹连连。

    “这只怕得有上千辆马车吧?”

    “何止啊,我估计得有三千辆。”

    “天啊,差不多全都是四轮马车啊。我好想买一辆宝马马车,可惜太贵了。”一名衙役望着那一辆辆装饰漂亮的四轮马车,羡慕的道。

    “宝马可不便宜,不过我还是喜欢悍马,宝马太奢华而且过于精致了些,还是悍马好,粗旷结实,乡下路也能跑的飞起。”

    另一个衙役对两个同伴的幻想很不屑一顾。

    “你们连匹马都还买不起呢,还想买四轮马车?四轮马车,那可是非富即贵才能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