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的霸图-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去说话!咱们的孩儿呢?闲时做了一些小物件给他们玩。”章钺挥挥手笑着说。

    “可等到你回来了,他还小贪睡,阿薇她们三个快满两周岁了,已经在呀呀学语呢!”符金琼微微有点激动,但几个女人都在,她不好表现出来。

    “那先看看去!”章钺又激动又期待,过门廊进了后院,到里侧正堂上,就见两名仆妇和内宅管事的婢女青竹、秋香她们正陪着三个小孩在铺地草席上玩耍。

    “呀!爹爹回来了!快快见礼,恭贺阿爹得胜回朝!”仆妇扶着双丫髻的小男孩站立做作揖状,可惜小孩却盯着草席的小鼓、布偶小老虎等玩具,咿咿呀呀的根本不配合。

    “这是我们家阿晗么?怎么还不会说话?”章钺有点傻眼,三个孩子都是红头绳梳着双丫髻,乍一看真是分不出男女来,听嗓音才知道。后世的小孩一岁多就差不多能说话能学走路了,可自家孩子们显然还站不稳,这是缺钙啊,得多给他们喝牛奶。

    “是的!这个是萍娘的萱儿,这个是阿薇,你这做爹的可别认不出来了!”符金琼在旁抿着嘴笑,眼神有点怪怪的。

    “怎么会别给他们都缠着童子双丫髻,难看死了。女孩就在脑后扎个马尾小辫,男孩束一个髻,要让他们自己也能有意识地分别。”章钺说着将带回的包裹放在桌案上,女人们一下都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

    里面是两只胖乎乎的白狐皮毛和布料缝制的娃娃兔,做得惟录惟俏的,一看就是给两个女儿的。另有两只竹子和牛筋绳做的小弓箭,木料削成的斩马刀、连人带马的骑士。

    “做得真像!别是集市买的吧?这兔子针脚缝的里面还是充的棉花呀!”符金琼拿起一个在手里把玩着,看着章钺直笑,心里却在猜测着,这究竟是谁缝的。

    恰好这时沈雪莲过来了,有些怯生生地站在门口,符金琼一看就明白,敢情是这位沈娘子缝的娃娃兔,怪不得针脚稀疏不均,难看死了。

    “我还以为是给我们带了礼物,哪晓得没良心的有了孩儿就忘了娘!”卞钰在旁嘟着嘴,有些撒娇地抱怨,但那眼神分明带着欢喜。

    “你怎就知道你们没有?等婢女带着仆人都搬进来,自己回去看,关上门偷着乐吧!”章钺坐在桌案后笑着说,眼见程雅婵和杨君萍在旁逗着孩子,低垂着眉目不时向这边瞥上一眼,但却不好过来接话。

    “好啊!这是打发我们走呢!薇儿!我们回去了,爹爹不要你喽!”卞钰这么一说,女人们都笑了起来,让仆妇婢女们抱着孩子一起各回自己的小院。

    符金琼见她们走了,便喊青竹去将孩儿抱出来给章钺看,小家伙正睡着,也快满一岁了。符金琼笑着问:“咱们的孩子起什么名?你到底想好没?”

    “取个名而已,还要怎么想?就叫晟吧!章晟!还是挺顺口的,希望这孩儿配得上这个字!”章钺满怀期望地说。

    “哟!心气蛮高的累了吧!去换身衣服用晚膳,早点休息!”符金琼笑逐颜开,想了想还是问道:“这次回京待多久,是留京就任还是”未完待续。

 第0414章 四节帅

    凌晨平旦,夜幕笼垂着御街,章钺乘车一路到宣德门前广场,宣德楼上高挑的灯笼照得广声一片通明,早起上朝的官员们已经列队就位,等着皇城宣德门的开启。

    章钺在御街和梁门大街的路口下车,让沈金刚将马车停到街边去,若停到广场两边那太拥挤,回来的时候赶车非常麻烦,他宁愿多走几步路。

    跨过梁门大街,通过一座三四丈长的汉白玉拱桥便进了宽大的广场,就见李晖、张建雄、何继筠三位节帅,以及宣崇文、宗景澄等西征行营的十几名将领们正聚在一起互相寒暄。

    “诸位来得早啊!鸿胪寺驿馆住着可还舒适?”章钺上前笑着拱拱手打招呼。

    “嗨!也就比行军野外宿营好点,夜里燥热难当,蚊虫都是一样的多……得空还是得买栋宅院在东京安家才是!”刘欣发笑着回道。

    “这就对了!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宅院?若要求不是太高,我倒是有几座旧宅,你们若是看得上直接搬进去就是。”章钺只在洲桥南街有座旧宅,其余几座是他提前让杨万买下来,特意安排给几位新近建节,或出任地方知州的宣崇文、刘欣发、孙延寿、宗景澄、薛文谦等将领。毕竟官位高了,家眷必须留在东京。

    “那敢情好!太尉考虑得周到,我等就却之不恭喽!”刘欣发笑着拱手道谢。

    有荣衔加封就是不一样,这是资历功勋荣耀的象征,官员们见面都称太尉,章钺还有点不太适应。其实论资历,李晖也是两三朝的老将,资历要深厚得多,章钺不想惹人注目,便请李晖走前面,自与张建雄、何继筠等跟上,不想李晖死活不肯,谦逊推脱,章钺好一番劝说,他才肯走在前面。

    刚到前面排好队,宣德门便开启了,数百京官排着长队缓缓而入,一直过宣德门、明德门、宣佑门才进入大内,在当值殿中侍御史和宦官的引导下进入金祥殿,然后各按品阶排列坐次。

    常朝全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座位排列是分为左右,面向里侧的皇帝御阶,再两边还有一些中书舍人、通事舍人、内史舍人等记录朝政事务的官员,则是左右相对而坐。

    作为位列正一品的太尉,章钺有幸坐到了前中的位置,他前面还有三排是一些老资历,加了司徒、司空,或爵封亲王、郡王、国公的重臣节帅们,总之,前面是一大片身着紫袍的,中间是深绯红色,最后是浅绯色官袍。至于绿袍、青袍官员,没特别事务,没资格参加常朝,能参加大朝,但也只是跟屁虫。

    不多时,在远近宦官唱诺相传,殿中礼乐凑响,一众官员起立相迎中,皇帝郭荣头戴黑色幞头,帽后硬翅折脚翻起竖立,身着团龙纹的紫绛纱袍常服,由一众内侍宫人打着仪仗簇拥着大步进殿,登上御阶在御榻上就坐。

    “恭迎吾皇!万寿无疆!”一众文武齐齐躬身见礼。

    “众卿平身!”郭荣面无表情,不急不缓地道了一句,一挥袍袖,扶着御榻龙头扶手正襟危坐。

    “众臣工有事早凑!无事退朝!”随侍宦官说得最多的永远是这一句,然后果然就有人出列,道了句“臣有本凑!”

    不过首先一般都是经过中书相公们决议的地方州县事务,无论大小事,早朝时都要凑报一下,然后才是中书相公没有议定,或被门下侍郎驳回,凑章由通事舍人呈递进宫,皇帝朱批过的事情,这时就下诏书。

    还有就是皇帝留中,看过但未决定的,这时就皮球踢回给相公们当朝再议,各陈利弊,但最后仲裁的权力还是在皇帝手里,毕竟利于国家但不利于皇权稳固的事情是极少的。

    这在三省六部制的时代比较常见,若非皇帝纵容,权臣也很难形成。因为官员相公们实际上分成了两拔,既利于皇帝仲裁,也利于下级官员和小民。

    近来大事不是很多,但仅是这些常务就来来回回的就议了上个多时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章钺是坐在人群中百无聊赖,眼看着窗檩外的晨光渐亮,转而有阳光透窗而入,早朝还没完,也不知道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诏以延安郡公、检校太尉、居特进、同平章事、泾州节度使章钺,进右神武大将军、签判宣徽北院事、领刑州安国节度使。”

    章钺近来对太尉两个字比较敏感,一个激凌马上就回过神来,抬起头循着声音望去,就见一名宦官立在御阶侧前宣读诏书,而皇帝正面带微笑,双目炯炯地望着他,便立即起身出列,躬身拜谢。

    两三名内侍迈着小碎步,捧着诏书和赐发的官服靴帽过来,章钺礼毕便正好双手接过,退后几步转身回位,顿时心明白,这是实授宣徽北院使,遥领刑州安国军,多领一份薪俸,但不实际前往上任。

    “某移镇永兴军,王德升移镇邠州,侯章移镇泾州,何化龙移镇安州……”李晖坐在章钺右侧,适时地小声提醒道。

    章钺点点头,侯章移镇泾州可说是最好的结果,何继筠调到南方可能要用以出战淮南了,也算是不错,但自己可是留在了京中,再出镇地方的机会不是很大了。

    接下来是松潘经略使张建雄、副使翟从恩等人正式谢恩,领取官服旗鼓印信,早朝后再配齐属官才能走马上任。然后是兰州建威节度宣崇文、巩州怀信节度史德远、洮州怀德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