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王朱棣-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个书生装扮的长须中年男子名叫徐贲,与高启、杨基、张羽一齐号称“明初四杰”,与“初唐四杰”竞相呼应,大有一争高下的意味。徐贲与道衍年纪相仿,穿着直身的青色圆领大袖衫,头戴四方平定巾,中等身材,却有些消瘦,两对眉毛很淡,然而眉下双眼却炯炯有神,鼻梁细挺,双唇极薄。

  要说这两人怎会在这径山寺会在一处?这还与去年洪武皇帝的两道政令有关。

  却说洪武七年三月底,备受洪武皇帝朱元璋宠幸的孙贵妃忽然无疾暴亡,令一代帝王朱元璋伤心至极,然伤怀之余不免反思是否自己多年杀孽太多,方引来如此厄运降于爱妃身上?为此朱元璋下了大令,广邀天下有德高僧赴应天府诵经祈福,超度亡魂,护佑京师。而道衍的同门师兄正是在朝廷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宗泐佛法方正,从来对道衍这个涉猎百家、不务正业的师弟极不认同,奈何眼见师门日渐零落,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道衍稍能堪当,因而对其极力推荐。岂料道衍收到皇帝的敕令,料知是师兄宗泐的举荐,却迟疑起来,迁延日久而不愿前往。

  也就是这一年十月,洪武皇帝一心要编撰的《孝慈录》初成,正需一名才学和辞令均十分出色之人加以润色。徐贲经户部右侍郎高启推荐,被洪武皇帝钦点,赴应天府为《孝慈录》做最后的修订。

  徐贲原本早已决意官场,隐居于苏州,此番忽然得令,心中不免惴惴,不知此行是祸还是福,因而一直拖延不行。可如此迁延时日也不是办法,这才忽然想起自己老友,正在径山寺修行的道衍也是要奉旨赶赴应天的,而且道衍此人涉世甚深,对时局往往多有独到的见解。因而徐贲特意绕道径山寺,一为相邀道衍同赴应天,二来也要向他讨教自己前程祸福。

  徐贲一路紧赶慢赶,到径山寺时已是深夜,道衍得信后立刻迎了出来。两人是旧友,不需多话便径直入屋,可方才坐定正要煮茶,隔壁客房的门却忽然“吱嘎”一声打开了,两名男子从屋内走入夜色深沉的小花园,这二人谈心说话,却不妨隔墙有耳。

  这本不是什么出奇的事,可道衍、徐贲两人一听二人的谈话却都惊呆了。顺着窗户的缝隙偷偷看去,只见外面谈话的两个人都极为年轻,衣着十分华贵。这两人也不知方才说到什么,那名年纪稍幼的少年停步在外面水亭里,低头搓脚不言。

  就着月色细细看去,只见这少年约莫只有十五六岁光景,穿着一身素白盘领窄袖袍,腰间束着一根黑色镶白玉带,脚蹬一双乌黑皂靴,头戴黑色六合一统帽,外套一件青褐色丝绸披风紧紧扣住,浑身上下一丝不乱,门户紧闭,十分严谨。月光下,这少年身形显得细挺,长得细眉俏目,白皙的脸上双唇紧闭,似在沉思又似伤感。

  另外一名男子年纪稍长,约莫也只有十八岁的光景。这男子的身材并不高,却十分的健硕,处处透着勇武。男子四方脸,浓眉凤目,眼角细长。鼻子十分的肥大挺拔,虽然年轻,气度却已十分的沉稳。男子套着一件暗红色披风,却不上扣,任披风随着冷风吹拂肆意飘动,十分的洒脱。整个人如山塔一样定在那里,不为所动,沉稳至极。这男子似在欣赏月色,放眼远方黑暗,轻轻一笑说道:“弟弟你年纪不大,想得倒多,也想得忒细了些,哥哥我现在不也挺好吗?兄弟们该有的,我又落下了什么?”

  那稍幼的消瘦少年却抬眼看着自己的哥哥,倔强地噘了噘嘴:“不,不一样。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皇后收养了太子,收养了二哥,收养了三哥,也收养了我,偏就跳过了四哥你?”

  道衍暗暗诧异,这两人到底是何人?竟然与皇后和太子都有瓜葛?莫不成是皇宫里的什么皇子?

  道衍所料不错,这年长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洪武皇帝的第四子,已封为燕王的朱棣。那正在说话的瘦弱少年则是他的一母同胞兄弟,洪武皇帝的第五子,被封为吴王的朱橚。二人均是碽妃所生,一母同胞的骨肉血亲,故而十分亲近。此番奉了洪武皇帝的特旨与几位兄弟赴中都凤阳讲武受训。这二人平日在宫内受规矩所迫,能见不能亲,此番便借口到径山寺上香撇了几位兄弟到此谈心说事,却不巧遇上了道衍、徐贲二人。

  说来也是奇怪,朱棣、朱橚二人虽然一母同胞,在宫中所受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朱橚与李妃所生的长子朱标、二子朱樉和三子朱棡一起,自小便被马皇后所抚养,四人得了嫡出的名誉。长子朱标更因此被立为太子,身受洪武皇帝的喜爱。偏偏这第四皇子朱棣不仅不能被碽妃所养,更没有为马皇后所留。幼年时朱元璋征战四方,朱棣便时常与士卒为伍。朱元璋称帝后,朱棣便自立府邸独立在宫外居住,因而从小便无亲无故,沉稳早熟。也只在近年,随着朱橚这么一个同胞弟弟长大晓事,会时常来府走动,与自己亲近,除此之外便再无一人亲近。

  朱棣心中何尝不为此抑郁寡欢?可从小养成的坚忍和深沉令他只会将心事埋在心底掩埋起来,即便是同胞兄弟也不愿表露出来。因而朱棣故意洒脱一笑,抚了抚弟弟的肩膀:“皇后收养谁不收养谁又有什么打紧?男儿的功名落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挣的!”说着有力地握了握拳头:“靠别人施舍怎是须眉男子该做的事呢?就算一时得了什么富贵,也是难以长久的。”

  朱橚眨了眨眼,低头沉默许久方嗫呶道:“可兄弟们便都不那么瞧得起你,还有的背地里说你被父皇和母后嫌弃。那些个大臣们对你不如对其他几个哥哥恭敬也是有的。”其实朱橚平日里听到的闲话远不止于此,恶毒难听的话有的是,可终是说不出口罢了。

  朱棣又何尝不知晓这些内情?只是假装不知。此时听弟弟说起,悠然抬头,眼中精光四射,嘴角一撇,脸上已是冷峻,盯视着远方嘿然一笑,却并不言语。

  只这一瞬间,惊得在屋内偷看的道衍心中一动,暗暗惊叹:“此人真乃百年难见的王霸英雄也”。

  朱橚看了看深沉阴冷的哥哥,情知自己的话惹得他心中沉闷,便转了话题问:“听说父皇有意为你指婚,哥哥可有意中人了?”

  朱棣见话头转到这事上,也难免露出年轻人的扭捏,张了张嘴哑然一笑道:“我从来都与莽夫为伍,姑娘都见不着几个,哪儿来的意中人?”

  说着二人都是一笑,气氛这才缓和了下来。

  


第二章 【剖析造化】


  听了朱棣兄弟二人的谈话,躲在屋内的徐贲自失一笑:“看来爱恨情仇平常事,天家百姓都是一般啊”。

  陷入沉思的道衍听他如此说也是撇嘴一笑,起身将白气腾腾的水壶提起给两人各冲了一杯碧螺春,这才盘腿上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嘛。富贵成败又有谁能料得着呢?二十年前的洪武皇帝还只是一个食不果腹的杂事僧,那时谁能料得到他有扫平天下坐龙庭的一天呢?嘿嘿嘿。。。。。。命运之数,非人力所能窥视。。。。。。”

  徐贲听了这话却不苟同,摆了摆手:“和尚说的是在乱世,富贵成败,甚至生死祸福都是难以预料的,这倒是不假。可是如今天下已平,名分也已定矣”,说着指了指窗外,略带讥讽地笑道:“上自皇子,下至百姓,也只能谨守本分,各安天命咯。”

  “哦?你如此看?”病怏怏的道衍忽然眉毛一挑,若有深意地含笑盯视徐贲。

  徐贲被他忽然犀利的眼神看得浑身不自在,端茶饮了一口反问道:“难道和尚不这么认为?”

  道衍端起茶杯却不饮,只看着细螺一般的茶叶在水中荡开,又浮起,嘿然一笑:“是否天下已定,还得看世间可有英雄,嘿嘿嘿。”

  “莫不成如今还有英雄出世?”

  道衍心思极重,似有些失落,冷冷笑道:“嘿嘿,光有英雄也是不成的,还得看时势,看造化,看命数啊”。

  说着沉思了片刻,又忽然一笑:“龙游浅滩被犬欺,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且助他一助吧,且看他造化如何了!”

  徐贲被道衍一通说辞说得云里雾里,知道这和尚爱藏机锋,既说不过他,也不能与他多做纠缠,不禁摇头苦笑:“这天下大势,我不与你这和尚争论。我此番前来,实际是为了求教。。。。。。”

  “求教。。。。。前程?!”道衍忽然打断,笑着盯视徐贲。

  徐贲愕然:“你。。。。。。你是洞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