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上的飞雷炮和床子弩能转移的都转移了?史训忠抓起那名都头的衣襟,还有火铳队呢?火铳队都撤了?
都头嗯了一声,声音中已经带着急迫的哭腔:将军,都已经退了,都是您下的命令,现在整个城墙上就剩下咱们了。
远处的成都府北门不断地回响着爆炸声,史训忠知道那是预先埋设的震天雷被触发,说明蒙古鞑子的第一批队伍已经冲进城里。缓缓松开手让那名都头去带着人撤退,史训忠提起自己已经卷刃的大刀,最后看了一眼城墙,也看了一眼那如同浪潮涌上来的蒙古鞑子。
川蜀军,这一次是要在成都城里拼尽最后一点儿心血了。史训忠喃喃说道,希望我们的牺牲,不会徒劳无功。
轰!一声爆炸伴随着劲风扑面而来,城内的飞雷炮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对着靠近城墙的蒙古士卒轰击,从而尽量做到短暂的火力隔断,使得守卫城墙废墟的将士能够平安的撤退下来。
城头那面迎风飞舞的赤色龙旗,也已经被取了下来,一名十将亲自将旗帜送到史训忠面前。
大明军训,在撤退的时候尽量保证旗帜不会受到敌人的侮辱。
撤!史训忠沉声喝道,不过身后的亲卫飞快的将他扑倒。
一块巨大的石弹从自己头顶上呼啸着飞过,砸在城内一处房屋上,掉落的碎屑纷纷扬扬洒满全身,而那处房屋转瞬化为齑粉。亲卫们手忙脚乱的搀扶史训忠,而一名士卒大吼道:蒙古鞑子上来了。
走,咱们可不能被自家的飞雷炮炸了,死的窝囊!史训忠回过神来,顾不得头晕晕沉沉,指挥士卒撤退。
北门破了之后,东门西门已经陆续失守,现在咱们正在用飞雷炮轰击城墙,不过估计也就在拖延一炷香,接下来就是巷战了。脸上都是尘土和血迹,昝万寿脚步尚未停下来,话就已经说完。
房顶上呼呼的落下来不少尘土,显然有一发石弹刚刚命中的不远处的地方,溅起不少的碎屑。只不过站在舆图前面的张珏面沉如水,点了点头:南门还在咱们自己人的手里?
现在蒙古鞑子还没有顾得上南门,而且因为前天在南门外损失不少,所以蒙古鞑子并没有加紧进攻南门,只是派出了几千骑兵盯着,显然也没有打算放过咱们。另外一边的娄勇急忙说道。他们作为援兵,来的如同雪中送炭,张珏和高达等人自然也不会让娄勇急匆匆带着人顶到第一线,所以这些天娄勇麾下将士戍守南门,实际上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城外的蒙古骑兵还没有骑着战马攻城的本事。
蒙古鞑子不会从城外进攻南门,但是不代表着他们不会从城内进攻。张珏轻声说道,娄将军,务必要守住南门,这是援兵能来的最后方向,一旦南门失守,咱们这城里的人就只能等着被收尸了。
娄勇顿时有些着急:张将军,末将并非想要违抗军令,但是我军自来之后就一直戍守南门,并无多少损伤,将士们嗷嗷待战,如果这样下去,末将没有办法跟弟兄们交代,所以张将军还是把我们派上去吧!
张珏一怔,旋即无奈的说道:娄将军,某也知道你们作战英勇,但是我川蜀军儿郎,怎么能看着别人为了我们的家园流血牺牲,而自己却在一边无所事事呢!
手中佩刀重重的砸在桌子上,娄勇迎着张珏和昝万寿的目光,朗声说道:两位将军,虽然某手下邕州大理诸军繁多,但都是经历过南洋战火的,而且之前和蒙古鞑子交手也好不落于下风。更重要的是此事事关大明对于南洋的政策,还希望两位将军不要忘了,明王殿下的意思,便是让这些南洋人为了大明拼命血战,以为榜样,现在两位将军连杀敌的机会都不给我等,何谈血战?
见张珏沉默了,娄勇接着说道:更何况都是大明儿郎,为了保住大明这一方土地而流血牺牲,是我大明将士的职责所在!上阵杀敌赴汤蹈火,实乃义不容辞!
好!张珏顿时一拍桌子,既然娄将军都已经说了,那某也就不客气!
等到与娄勇吩咐完看着娄勇快步离开,昝万寿才一挑眉,微笑着说道:君玉,你这激将法,看上去不怎么管用啊,人家来了本来就有了死志,你这样激将,要是适得其反可就笑话了。
张珏嘴角边也是浮现出一抹笑容:某这可不是为了激将,要是直接把他们拉上去,就算是这些蛮夷心中求战,也会感觉成为了咱们的炮灰,而现在激将下来,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一次上阵是他们求来的机会!
昝万寿顿时伸手指着张珏,连连笑着摇头:张君玉,你啊还真是鬼点子多!可是某可不得不说你,可不能称呼为‘蛮夷’,明王殿下可是下达了命令,这些人只要能够杀了五个蒙古鞑子,就是切切实实的大明子民,甚至里面已经有的人在上一次就已经赚够了!你这样称呼咱们未来的袍泽弟兄,这可是大大的不敬!
明王殿下胸怀四海,这或许只是一个起步,说不定以后还会和昆仑奴(作者按:指黑人)并肩作战呢。张珏看了一眼昝万寿,向外走去,至于大不敬什么的,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走出这座城,又何谈不敬?
不过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罢了,怕它作甚!昝万寿也是快步跟上张珏,现在天快黑了,蒙古鞑子总算是要消停消停了,黑灯瞎火的这群瓜娃子可没有本事向城里进攻。
张珏脚步一顿,旋即轻笑道:接下来,该咱们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满疆场
战场上的黑夜总是来的缓慢而残忍。因为黑暗的降临往往意味着的并不是一天血战下来难得的平静和安宁,而是双方在这令人难以一眼望穿的废墟之中不为人知的潜流涌动。
虽然张珏当机立断炸开了位于西北和东南的两处水门,使得穿过成都府的河沟将整座城一分为二,从而保证了蒙古士卒短期内没有办法攻破南门的防卫,但是并不代表着川蜀军就能够松一口气,毕竟三处城门的丢失,意味着之后川蜀军只能依靠废墟层层阻拦不断涌入城中的蒙古士卒,并且没有居高临下的巨大优势,使得双方之后的每一次战斗都会是面对面、刀刀见血的残忍。
但是张珏和高达无计可施,毕竟这成都府不是泸州、钓鱼城那样的山城,即使是城门被攻破,照样可以依托城内节节上升的地势居高临下还击,甚至反制城门,使得攻破城门的敌军反而要蒙受更大的损失。
成都府地处平原,自有了都江堰的灌溉之后就一直号称“天府之国”,所以他真正能够依靠的上的屏障就只有绵竹关和涪水关,一旦这两处天险被攻破,而又没有援兵的话,等待成都府守军的就只有艰难的战斗和最终全军覆没的结局。
古往今来,还没有听说谁能够凭借着成都府府城抵抗得了数十万雄兵。
无论是张珏、高达,还是昝万寿、史训忠,他们都清楚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也更知道自己的使命。虽然朝廷派遣左丞相文天祥入川,并且传闻携带新式火器,但是毕竟文天祥手中能够调集的,又有多少援兵?所以他前来的作用,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鼓舞士气。
自从蒙古集中了大量兵力进攻川蜀,张珏就已经看出来,蒙古是打算把川蜀作为突破口,毕竟几次大战下来,蒙古的兵力损伤不少不说,而且士气也甚是低迷,忽必烈能够聚集起来这么多兵员,显然已经费了不少力气,自然也没有能力再在这里面玩什么猫腻。所以蒙古鞑子不只是把目光放在了川蜀上,更是势在必得。
按照前宋衣冠的思路,应该是蒙古鞑子进攻哪里就调集全部的兵力防守哪里,即使是这样也往往损失惨重。随着大明的力量增强,叶应武手中可以调动的兵力也越来越多,而且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大明的军队已经可以和蒙古相抗衡甚至战胜他们。
从叶应武这一次调兵遣将的方式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他也并没有打算在川蜀的险峻山路上和蒙古鞑子决一死战。
因为川蜀地域实际上并不适合大兵团的持续交战,尤其是双方这种举国运而战之的旷世大战,一来蜀道崎岖实所共鉴,粮草的转运、大军的前行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战场往往不是掌控在人的手中,而是看天时地利;二来蒙古从成都府到关中这一路上掌控着剑阁、汉中道、阳平关、斜谷、陈仓道等等史书上大名鼎鼎的险要之处,各地都为兵家必争之地,完全可以阻挡追兵、死守拖延,所以明军想要包围聚歼蒙古大军,不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