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丽质不禁嫣然一笑,一边接过那捧小野菊,一边说道:“郎君怎的如同稚子似的?!”

    说着,将那野菊花凑到鼻前轻轻一嗅,顿时眼中一亮:“好好闻啊!”

    “多谢你了,今日若非是你帮为夫说话,只怕陛下也不会如此轻易就答应为夫的请求。”夏鸿升看看左右无人,于是伸手握住了李丽质的手,笑着轻轻说道。

    虽已是人妇,可李丽质脸上还如同原先少女般模样,立时羞红了起来,泛起了一片绯色。

    大庭广众之下被夏鸿升这么直接的握住手,有些害羞,有些紧张,却又言语轻轻的说道:“丽质既已嫁作郎君之发妻,自该当帮着郎君才是。”

    “可是帮了为夫的大忙了!”夏鸿升拉着李丽质,两人一边在秋丛中慢吞吞的走,一边说道:“你不知道,陛下这回可是真够意思的了!你方才听陛下说没有,泾阳书院之工、农、医三科之学子,可同进士及第者一道,直接由吏部进行释褐试,通过之后,即入仕军机坊、司农寺、太医署之内!这可是不小的手笔!你可知道释褐试是何物?”

    李丽质摇了摇头:“妾身不知道。”

    夏鸿升笑道:“我朝兴科举之制,分科而取士,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凡五十余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皆不为人所重。而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贡士如科举考试通过,便取得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然此时却尚不能正式入仕为官。唯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方能释褐除官。故而,吏部之试亦称释褐试。陛下所言,泾阳书院之工、农、医三科之学子,可同进士及第者一道,直接由吏部进行释褐试,意思便是,凡是泾阳书院之工、农、医三科之学子,卒业之后,便如同进士及第一样了!虽然没有进士及第之名,却有进士及第之实!可以和进士及第的人一起接受吏部的铨选,然后入朝为官!这就相当于选择这三科的人卒业之后,就好比是考取了进士科及第!你想想,若是泾阳书院的学子们知道此举,那就不怕这几科没有人选择了!”

    “那便太好了!”李丽质也替夏鸿升而高兴:“如此一来,郎君就不必为此苦恼了!”

    “是啊!”夏鸿升点了点头:“进士及第,哈哈哈哈……多诱惑人的条件啊!只怕那些已经报过了其他专业的学子们,听到了这些,肠子都要悔青了!”

    二人高高兴兴,从皇宫中出来,没有回长安的宅邸,而是直接去了徐孝德家。

    夏鸿升上前叩开了们,徐孝德家中的人没有哪个不知道夏鸿升的,于是也用不着请示,就放夏鸿升进去了。

    二人直奔后堂,到了那里,徐孝德已经接到了下人的通传,走了出来了。

    “臣徐孝德,拜见公主殿下!”徐孝德出来,先对李丽质行了一礼。

    李丽质赶紧让开一边,躲开这一礼,夏鸿升也将徐孝德搀起。

    “徐伯父,您是长辈,万不可如此!”李丽质对徐孝德说道。

    “呵呵……”徐孝德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公主殿下抬举老夫了!公主殿下可是来寻惠儿?此刻她正在后房之中,公主殿下可自去,老夫有些事情,想要问问驸马。”

    因李丽质原本就常来寻徐惠玩耍,故而徐孝德礼制之外,也不太生分。

    李丽质同夏鸿升说了一声,待夏鸿升点头,便去后面找徐惠说话去了。

    等李丽质离去,夏鸿升才问道:“不知徐伯伯有何事要问小侄?”

    “坐罢!坐下来说。”徐孝德让夏鸿升坐下,又叫人看茶,然后才又说道:“老夫听闻书院将要分设学科,以供年满四年之学子自行选择。齐贤虽还有一年才满四年,不过一年说来也快。老夫只怕在长安待不足一年了。故而想着先问问贤侄,若是齐贤明年到了该选择学科之时,却是选择哪种妥当?也好早做安排,免得到时候老夫不在长安,耽搁了齐贤。”

    “原是这事。”夏鸿升了然,然后说道:“有小侄在,伯伯还须担心齐贤兄长?小侄早已替齐贤兄长谋划好了路子。到时问明齐贤兄长之意向,若是齐贤兄长想要从政,小侄便安排齐贤兄长进学政治,学得两年,然后安排齐贤兄长在泾阳县衙实习一年。三年既罢,小侄就托人举荐,为齐贤兄长谋求个一官半职的,有小侄帮衬,不出几年便能自行立足。若是齐贤兄长日后不愿进入朝堂,到时候小侄就安排他进学教育,出来之后教书育人,长留泾阳书院作为教席,也不算辱没了齐贤兄长。当然,这是小侄私下自己替齐贤兄长想的路子,倒是若是齐贤兄长有自已愿做的事情,小侄也会尊重齐贤兄长之选,然后竭力相助。这一点,还请伯伯放心!徐家对小侄有大恩,先有齐贤兄长处处照拂,后有惠儿妹妹垂青,伯伯您放心赴任即可,小侄断不会教徐家有半分闪失!”

    徐孝德听了夏鸿升的话,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老夫也就能放心的离京赴任了。老夫多谢贤侄!”
………………………………

第891章 分科事了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事实证明了,夏鸿升请李世民帮助,是一个极?6??有用的办法。

    凡泾阳书院之工、农、医三科之学子,从泾阳书院卒业之后,可同进士及第者一道,直接由吏部进行释褐试,通过之后,即入仕军机坊、司农寺、太医署等相对应之官署内。

    这个消息一出来,便立时引发轰动,泾阳书院之内,学子们反应巨大。

    不少人开始纠结起来。究竟应该是坚持选择学文、学政,还是转而选择这几个专业。

    毕竟,在出仕这一方面,社会的大情势没变。不拘是出于学子对自己的未来的考量,还是出自于社会总体的意识,都觉得学文才是正道,日后出仕为官,方是正路。这是数千年来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可是,这一回这个消息一出,可真是令人大跌眼镜了。

    人们谁能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从这三科毕业的学子,直接视同进士及第,跟走进士科及第的人一样,可以直接由吏部选拔,入仕为官了!

    学子进学,最终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选择其他的专业,出来之后还要去考进士科,或是明经科,考中一甲,及第而出,才能接受吏部考核,入朝为官。若不是一甲及第,却还不能直接接受吏部考核,还得去翰林院学个几年。而这三个专业的学子,直接就跳过了考科举这一步,直接接受吏部考核,入朝为官了!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子们不纠结才怪。

    总之,有人仍旧坚持自己的选择,有人则表示想要更改志愿,也有尚未选择的人被吸引过来,议论纷纷之下,这几科总算是也招来了人。

    “关于近期工、农、医三科之事,乃是朝廷及书院之激励之举。目的便在于吸引人才,从事这些行业。此策将行之三年,三年之后,若此三者始受百姓重视,尊而重之,不须此番激励,仍有不少学子愿从事,便无此激励之策。若是到时候此三科还为诸人所看不起,则此策便继续下去。老夫当信终有一日,不须此策,此三科亦有不少人愿从之,盖因其如今造百姓之误解,以为卑贱。有朝一日,这偏见定随着此三科之贡献,而消解无踪,恰若之前百姓之于军人,同现今之于军人之所差别。尔等一来不必眼红,此三科本就为人所看不起,选择此三科之学子,实乃有大勇气者,大魄力者,大志向者,眼光长远者。尔等无此眼光,是尔等自己的事情。身为泾阳书院学子,居然还有学问之贵贱之分,老夫亦替尔等惭愧。二来,选择此三科者,亦不当窃喜,尔等是为何选择这三科的,自己心中有数。有朝一日,老夫希望学子选择这三科,不是因为这种种激励之策,而是因着其于国于民皆有大用,于人于己皆有志趣。”颜相时一脸的肃然,对着台子底下的全体学子们说道:“如今泾阳书院学满四年者,已然全部选择专业完毕,不再更改。书院留给尔等数月时间,好生准备。年后二月,各专业进行考试,通过者留于进学。不过者,至夏虽须卒业而去,亦当不论身居何处,时刻谨记书院之教诲,崇德尚能,知行合一,为国为民,多做贡献。尔等可明白?”

    “学生明白!”底下学子们一齐躬身行礼,答道。

    夏鸿升站在楼上,看着颜相时对书院的学子训话完毕,让学子们散去,这才走了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