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是越吵越凶,最后,闹得双方得支持者,都办了报纸。反对科举改革本来他们找上了顺天日报,想要把他们的观点印在报上。因为顺天日报也报导了这件事情。
不过顺天日报得立场偏中立,或者说根本倾向于改革,也不看背后老板是谁。那些反对者的言论,太过激进的根本没被理睬。顺天日报只专注报导,科举改革的必要性,又探讨寻短者,为何寻短,甚至还开始讨论起其他寻短人的背景,说生命可贵,寻短前,要好好想想亲人、好友。
眼见顺天日报,根本想大事化小,反对科举者可不答应。既然顺天日报不理睬,他们干脆自己办报。顺天日报要钱,他们办得还不用,很快,短期间内大量派送出几万忿。冲击了顺天日报得销售。
赞成科举改革的,一看这样不好,你办报,我就不会办了吗?他们也办了一份,专门赞成科举改革。
你说,他们不会花太多钱吗?其实还好。因为李忱的关系,现在长安附近出现大量的造纸坊,虽然一些是皇家办得,可是更多的是觉得有利可图得商人办得。
因为李忱首先开始大量印书,印的都不是佛经什么,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很多他写的故事,当然还要加上报纸。量大,压低了价格,更进一步刺激了销量。于是,有样学样,大量的造纸坊和印刷坊出现了。让办报得花费,降低很多。他们才办得起报纸。
本来李忱还在看好戏得,对于其他报只的出现,李忱是乐见其成。可是,本来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李忱,就面临头痛的事。
‘我说,这些人会不会太闲了。’,李忱望着这一大堆奏章,全部都是反对和改革科举得,已经堆了有人高了,还好大一堆。这些都是被李忱留中的。
面对这波反对声浪,李忱有了决定。
第四百三十五章 税收?
对于有人反对科考得事情,李忱本来抱着看好戏得态度。上奏章又怎么样?我就是不管。没当过皇帝,可是他对这种套路挺熟悉的,历史不是一个皇帝这么做过。
而对于反对和赞成改革的两派,居然各自办了报纸,李忱也是乐见其成,甚至他还觉得,这反应是不是太慢了一点。这报纸都办了那么久了,全大唐几乎都开遍了。
差不多每个州,不管是贫脊还是还是富裕,基本上都有报社。富裕一点的地方,连县城都有了。可以说,顺天日报在大唐的影响力,已经无远弗介。可是,到了现在,才有了跟风者,还是因为别的因素,这让李忱很摇头。不过,算了,有办就好。
可是,问题是,现在双方吵出了火气,攻奸越来越没底限,揭发对方狗皮倒灶得破事也罢了,到了后来,不管什么都赶拿出来攻击。像讽刺对方不举啦,故意捏造对方得秽迹,种种举动不胜繁数。这让李忱很火大。
不仅是报纸上,连朝堂上,都越演越烈,李忱冷眼旁观,发现似乎又有党争复起的迹象。这让李忱很生气。
‘你们说这些人是不是太闲了。李忱把一叠叠得奏章,撕了下来,然后折成了纸飞机,把他扔出去,看得他怀里得二儿子拍手直笑。
‘成天吃饱了撑着,就为了党争吗?这些奏章越来越没底限了,什么都敢乱说。’,没底限?你议事还带着儿子才没底限吧。有些大臣心中吐槽着。
小虎他们,已经开拔前往蜀地了。他们刚回到京师得时候,李忱开了个作战会议。会议中,拟定了一系列计划,用于收复维州。
其中牵涉到的诸多细节问题,李忱就没在参与了,让李德裕牵头,带着兵部和两位老将,拟定个办法。再他们离京前,办法拟好了。小虎他们也就开拔上录了。
接着休息了两天,李忱招集了一干臣子,又要开会。每个人都认为,李忱是为了如今得乱局,要拿出一个办法。与会得几个宰相,来之前都已经在心里拟好腹稿,皇帝问自己该怎么办,自己要怎么回答。
可谁想到,到了绫绮殿,会是这样一副光景。李忱带着二儿子在玩。看到这景色,每个人都楞了,不知道该怎么批评。
今天是幸好,御史中丞魏沫,要值班没有来。兵部侍郎魏扶,完全没有先祖得风采,今天要是唐太宗这样,魏征不喷得他满脸口水才怪。可魏扶权当没看到。
用他的话来说,‘我是兵部侍郎,不是御史,不好越俎代庖。’,不过,大概也就是知道,魏沫不会来,李忱胆子才这么大。
‘圣人明鉴,微臣牵涉其中,不便多言。’,对于李忱的话,李德裕不接话也不反对说到党争,他也是当事人之一,多少要避避嫌,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他们虽然没有涉入,但是多多少少有牵连。
‘呵呵,成天没事作,有时间党争,真正该忙得都不去处理。’,李忱笑咪咪得,一点都不在乎得样子,连他怀里二儿子,都没觉得有什么,还在央着李忱折纸飞机玩。可是所有人都似乎感受到李忱愤怒了。
‘不说这个,我们今天来谈谈税收的事情。’,李忱转换话题,说道,‘今年这税收是怎么回事。’,税收?不是挺好得吗?几人面面相觑,今年税收不是成长了不少吗?至少今年不必皇帝拿内库出来填补了。
不过这也很难说,因为马上又要对吐蕃开战了,这维州一打起来,能多久结束,每个人心里都没底。总的来说,不算战争得话,刚过去得七月份,算是一个丰收年了。
每年到了七月,朝堂都会忙碌了起来。哪怕没什么大事,到了七月,一定会忙碌起来,因为税款要运送进京了。又到了统计和花钱得时候。
这是一个繁忙但是快乐的时候。繁忙,是因为税收收上来,要统计,这任务挺繁重得。快乐则是,花钱很快乐。虽然统计很繁忙,但是有钱可花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今年去年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首先是财政改革,让税收增加了些许。今年夏税得收入比往年多了两成。
这两成不是以往单纯的夏税,是累计。会有这一成,是因为商税的增收,和酒税得关系,这几像税收,都是两个月一算。累积至六月,已经有了百多万了。
这让户部尚书大大松了口气,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不会像往年那样,过得紧紧张张,恨不得一个钱扳成两半用。不过,李忱对此非常不满。才一成?!
‘圣人,今年税收已经比往年多很多了,估计年底还会有更多收入,应该不会超支了。’,户部尚书崔元式禀告道,李忱抬手,让他先等等,然后拉了拉一根绳子。很快就有一个健妇进来,李忱宫里的健妇
这健妇得样子,真让人不敢恭维。不是太丑,而是太壮,一个人可以抵两个人,两个男人那种壮,长相倒是一般,只是壮成这样,众人都很同情她夫君。
健妇用与她外表不相称得轻柔,把接过李忱手里得孩子,把孩子带了出去。众人目光,随着远去得健妇,心中只有佩服,真有皇帝这样做阿。
这些健妇前面就提到过了,李忱越来越少用宦官,开始大量采用这些健妇。手脚麻利,力气也有一把。再选一些嘴巴严谨的,她们逐渐成为宫里使唤得主力。
诸位大臣,心里都佩服,皇帝为了杜绝宦官干政,特别找了这样看起来实在不怎么养眼得妇人来使唤,这真是,历朝历代都没这样吧,整天让这样看起来不顺眼得健妇,在眼前晃来晃去…总之,他们家里绝对不会用这样的人。
‘这样还叫很多。’,孩子一送走,气氛总算严肃了点,李忱说道‘今年不用填补漏亏空,是因为铸币赚了不少,还有拍卖榷酒权,明年还能指望这样吗?’
‘今年这税收,到现在才收了多少。’,李忱用力点了点桌子,‘不计较铸钱得收入,商税二百万贯。全年预估可以到二百三十多万贯。’
‘比往年多了一百万,到年底还还可以再多个一百万,真多阿,哈。’,李忱略略提高了声调,但这绝对不是高兴的口气,‘可是这里面酒税有多少?一百万。很多?当然,比去年多了,可是别忘了,今年是有出售榷酒权的,明年少了这一块,还会有这么多吗?也就是说,这税制,白改了。酒税一点都没增加,就是多了些商税。’
‘商税多了些,我甚至高兴不起来。’,李忱站了起来,看着窗外说道,‘这些节度使…都已经改制了,他们还抓着收税权不放,真是把朝廷当摆设了吗?’
‘不仅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