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混世王-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世界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活人多的是。管家死了还可以再找嘛。可若是让本官得罪了梦儿小姐,那可就不美了!”

  也许是在绮梦这样的美女跟前,江彬实在是不出半点儿脾气。江彬又是朝绮梦一抱拳,随后道,“崽子们,撤!回城!”

  江彬这次出来在外四军的营地检查了一圈很是放心,京城里面随时都是可能生变故的。他必须要随时把控住京城皇宫内的情况。所以他便是急急的回返京城。

  ……

  秦厉清晰记得在初次见到杨廷和的时候,杨廷和先是朝自己微微的笑笑,而后是又轻轻摇头。杨廷和既然是笑了,为什么又要摇头呢?难道他是对自己不满意,还是另有所指?

  饶是秦厉很聪明,也很有心计,但此时却是琢磨不出杨廷和了。

  也难怪了,秦厉只是和杨廷和远远的见了一面,他连和杨廷和一句话都没说,更谈不上了解杨廷和的脾性。如何能猜透杨廷和的心思?

  “小厉,刚才我见到我爹了。小厉,带领弟兄们跟我回家吧!”杨绮梦很是亲热的说道。

  绮梦这样说了,美女的话是从来都不好拒绝的。况且既然是来了京城,这位内阁辅大人是早晚都要见的。晚见自然不如早见,先是去拜会更是体现自己的虚心和虔诚,对他的尊敬嘛。

  杨绮梦在前,随后是秦厉,稍后是慕容冰,然后是余大猷、黄天、等一行众人骑着马缓缓沿着城外宽阔的官道直去城门。

  雄伟的京城门楼让秦厉等人一次又一次的感慨。这便是京城,说来后世也就是几百年的变化,便是沧海桑田了。

  自己既然穿越来了这大明,见到了宏伟的京城,如果要让京城现在的风貌一直保持到后世那该有多好呀。那也说我秦厉没有白白穿越一场,算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呀。

  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间已进了南门。

  守门的官兵只是稍稍盘查便是放行。要知道,秦厉这次是奉旨进京。况且秦厉是正六品的云骑尉,身上是有腰牌的。

  云骑尉是个小官,但总比守门的官兵要牛气点儿吧?

  杨廷和的住宅算是京城少有的豪宅了。也难怪了,这么多年在内阁做官,在京城若是不弄个豪宅,不弄个舒适居住之地,那也忒亏不是?

  杨廷和虽是个很清正的官,但他也必须要吃喝,必须要走关系的。虽然他不贪污也不受贿,但利用职权适当做点儿买卖些财是没有人会说三道四的。

  杨府便是有好几个的掌柜的,专门负责做生意。

  大小姐回来了,看门的家奴自然喜出望外,一路欢喜的叫嚷着去里面报信了。

  杨廷和自然早已知晓绮梦回来,岂止是绮梦回来了,还把未来的女婿秦厉带来了。杨廷和只是去城外的粥棚闲转一圈便是匆匆返回了。要知道,现在关心着皇宫变化的可只是江彬,杨廷和更是关系。除了杨廷和外,很多朝廷大员也是正默默的等待着。

  说来杨廷和在城外开设的粥棚并不是杨廷和一人所为。粥棚是很多朝廷大员共同开设的。反正大明时候朝廷的官员的俸禄虽然很低,但因为正德皇帝不着调,所以很多人也就做起了生意贴补家用。官员做生意自然有很多方便,所以很多官员过的是很富有的。

  像是史书记载的明朝时候很多官很穷,穷的家里有时候揭不开锅,那是纯属扯淡的。

  要知道,明朝中后期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很多先进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谁还傻子似的去单纯指望着俸禄过日子呀?

  一行人刚刚进了杨府,迎面便是站着一人,一见面他便是拦下了秦厉。8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杨慎


  秦厉迎面碰上的人三十来岁年纪,长的很是斯文,头上戴着官帽,身上却是一身青色长衫,是便服。 ≧ 一对浓黑的眉毛下是一双漆黑的眼睛,长相可谓非常英俊。

  和看见杨廷和一样,只是微微看了几眼这人,秦厉便是想到了他必定是杨绮梦的哥哥杨慎。

  怎么说在后世秦厉也是读了二十几年的书,虽然读的是三流大学,但对于明朝时候这位鼎鼎大名的才子杨慎,还是必须要知道的。他的名字甚至要比他老爹杨廷和的名字都是响亮呐!

  早在后世的时候秦厉便是非常了解明朝的三大才子,这杨慎便是三大才子之一。纵观整个明朝,以博学多才而论,无非就是解缙、杨慎、和徐渭。可真若是比起来,又是以杨慎的知识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要说明朝的这三位大才子,随便拿出哪一位都是响当当的角色。总编纂官解缙被公认为博学第一。级才子杨慎应该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徐渭,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诗书字画兵法等那是样样精通。这位仁兄也将要登场,这里暂且不提。

  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十一月。他自幼聪颖过人,堪称神童。这家伙从小还有个毛病,那就是非常好学,属于那种成绩太棒,而又学习极为努力型号的人。这样的人放在后世应该是老师的最爱。

  小小的杨慎当时自然还没读书上学,但也是他老爹杨廷和的最爱。在家里面有这样一个聪明绝顶的孩童,杨廷和整天都是乐呵呵的。

  当时的杨廷和自然还没有当上朝廷的内阁辅,虽不是辅。但官位也着实不低了。当时杨廷和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也是个很牛的人物了。杨慎可谓生在书香门第,可巧的是杨慎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是个非常贤惠聪颖的女人。他母亲从小便是认真教授杨慎句读和唐代诗歌绝句,小小的杨慎常常三五遍之后便是背诵的如同流水一般,非常之溜。

  正是因为从小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在杨慎十一岁的时候便是能写出近体诗。在十二岁的时候便是作了,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百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

  说来杨慎的家庭可谓是官宦之家,他的爷爷叫杨春,乃是湖广提学监事。杨慎还有个叔叔叫杨瑞红,当时任朝廷的兵部侍郎。杨瑞红读了杨慎这篇后极为赞赏。得到叔父的赞赏之后,小小的杨慎便是有些飘乎乎,洋洋得意了。

  他这一洋洋得意便又是来了兴致,很快便又是做了一篇。我的天呐!这一篇一出,杨慎的爷爷杨春读后惊讶非常,当时便是说道,“杨慎就是我杨家的贾谊。”

  有一天杨廷和和杨瑞红在厅堂中看画,杨瑞红突然心血来潮,让杨慎对照着画即兴作诗一。杨慎只是略一思索,便是张口就来,“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花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这家伙十二岁便是能刹那间成诗。不能不说确实非同凡人。

  转眼杨慎十三岁了,老爹杨廷和也要入京做官,杨慎便是跟随着杨廷和进京。在进京的途中,杨慎诗兴大,作有很多名篇,为后世所传颂。诸如、等。其中的更是轰动京华。当时的茶陵诗派的领、朝廷内阁辅李东阳见到这诗都是十分赞赏,并非常高兴的把杨慎收入了门下为徒。

  在杨慎二十一岁的时候参加了会试,主考官王奥、梁储已经把杨慎的文章评为了第一。

  要知道在大明时候和现代可是大不相同。现在的是子凭父贵,有个好爹比啥都强。现代的社会便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没有个好爹,想凭自己的真本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经济飞展的社会杀出一片天,难!太难!太太难!

  有个好爹这一切却都是不是事了,可以省去个人好几年,好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奋斗。所以才有官二代,富二代,官三代,富三代的说法。

  大明时代可就不同了。那时候可不是拼爹,只要你有个当官的爹,尤其是当大官的爹。儿子要是想科举考试的话,哼!考不中还好说,真若是考中了,那事情可就来了。

  流言蜚语四起呀,哎呦!这小子应该是靠他老爹考中的吧,怎么的?他老爹该不会是偷了试卷,或是从中活动了吧?

  即使你一点儿也没靠老爹,完完全全的是靠自己,那也不行。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唾沫星子能砸死人呐!更何况官场如战场,那是个非常凶险之地。政敌会牢牢抓住这个事由大做文章的。当然了,让皇上知道了那更是不行,是必然要调查你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明代若是有个做官的老爹,那你就老老实实的呆着吧!直到你老爹致仕之后,那才能轮到你闪亮登场。那时候你才能参加科考,到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