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许多地区迁徙过来的土著人与交趾人桀骜不驯,宋朝百姓开始对他们排斥了,有的主户忍无可忍,一边骂着王巨,同时一边骂着朝廷大臣多事,一边又忍着损失,将他们卖给各坑矿做矿奴。
咱们用不起你们了。
不过还有不少安份守己呆了下来,渐渐融合。但总体来说,这部分人口绝对会负增涨的。
然而吕公著声音很弱,虽如此,他们相比于上亿宋朝百姓而言,又能占着多少比例呢?
蔡确说道:“陛下,这也是一种证明哪。”
许多人说变法不好,若真的变法不好,为何人口增涨得那么快?
但真不好说,增涨得如此之快,不与整个变法有关,最主要的还是农田水利法,特别是河北水利与江东圩的出现,农业技术的进步,王巨的推动。别看王巨弄走许多百姓,但在他种种推动下,增涨的百姓绝对比弄走的百姓多得多。
就象两广,若是包括检括出来的蛮户在内,户数整整翻了近一倍!
赵顼并没有理睬二人的勾心斗角,而是问了一句:“以后真的会这么增涨下去?”
不提一百年后吧,就说这个五十年,如果赵顼与大多数中青年士大夫寿命长一点,就能看到了。
王巨说道:“臣让户房检正蔡京统计的,蔡京也感到万分惊讶,说可不可能。臣说,有几个情况能杜绝人口继续膨胀。”
“王卿,那几种情况?”
“一是连续性的特大灾害,但这个情况影响不大,熙宁七年的旱灾规模已经能排得上史上十大灾害之一了,况且现在朝廷开始增加了广南交趾两个大粮仓,真不行,还能从海外调动粮食救急。二是未来君臣昏庸,那就不是人口危机了,而是整个国家的危机。三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到我朝核心地带,导致半个大宋战乱不休。四就是农民因为兼并与暴政活不下去,大规模地暴乱。如果排除这四个可能,那么五十年后,即便没有三千六百万户,如果包括交趾云南路也达到三百万户。至于一百年后,不会有七千多万户,但会接近五百万户。五十年后,也许大宋还能养活着这么多百姓,但一百年后,以大宋的耕地面积,绝对养不活五百万户百姓。除非出现特殊的意外……”
“什么特殊的意外?”
“寻找到几种比占城稻还要高产易种植的粮食作物,另外就是整个粮食作物产生有技术的提高,那么以我朝的耕地面积,说不定还能容纳五千万六千万户。”
“这不大可能吧。”
王巨一摊手。
李承之喃喃说:“向海外……”
“向海外都不大可能,现在一年平均下来,增涨二十二万户,以海外那些海商的能力财力,每年能安排二十二户,一百多万百姓生存吗?李司使,不相信等到明年,那些海客的代表进京觐见陛下,问他们会不会同意。”
连海外都没办法了,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京城里却是欢声一片。
宋朝贸易线有很多,但有一条最主要的贸易线,那就是南方的货物从大运河汴水运到京城,再从京城调拨到北方与西北各地。
因此市易法伤害的中小商人最多的地区就是京城的中小商贩。
前面诏书下达,后面无数小商小贩放起鞭炮庆祝。
这又让许多旧党找到理由。
然而这些上书全部让赵顼留中不发了,至于王巨更是安静下来,所做的事仅是微调。包括整顿科配与公使钱,虽有争议,终于变法无关,也属于微调。
元旦节就渐渐到来了,然后出现了一件好玩的事。
ps:宋朝治平三年(1066年)实际户数是14181486户,元丰三年(1080年)是16730504户,元佑元年(1086年) 17957092户,宣和二年(1120年) 22;000;000户……金人来了!(未完待续。)
第727章 闹剧
元旦节就是后来的春节。
这个名字也容易理解,一年之旦,一年之始。
元旦节到来,也意味着大多数官员将会迎来一年最开心的漫长假期,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元宵节结束。但有一些高级官员,会有三天例外。
第一天就是除夕,皇帝会召高级官员进宫候岁,就是吃吃喝喝,到子夜来临,大家回去。不是每一年都会有之,但十年会有七八年会是如此。
还有就是元宵节正日,正月十五那天,一些重臣会与皇帝一起登上宣德门城楼观灯。
另外还有一天,一般辽国使臣在腊月入宋,大约在除夕前来到京城,贺拜宋朝元旦节,正月初六七,宋朝会在大庆殿款待辽使一行,这一天就会有许多重要官员进殿作陪。
也不能算是羞侮,宋朝如此,辽国那边也是如此,辽国使者来京城,宋朝使者去辽国,辽国那边也会盛情招待,君臣作陪。区别就是宋朝在京城大庆殿,辽国多在长春春捺钵的场所。
闹剧便是这一天生的。
今年这次有些意外……
许多大臣看着前面的五个空位,除了那些教条的,余下的大臣脸上或多或少有些喜意的。
因为除了两名辽使,还有三名尊重的客人。
怎么说呢?
实际两国使者相互往来,确实是利于两国和平的。然而做为辽国,可能心态要好一点,但做为宋朝,心态多少有些不同。
王巨看着大家的表情,心中冷笑一声,然后拱手与一些熟悉的大臣拜年。
一一落座后,王巨又对上的张璪说道:“张公,我在下面漂泊了许多年,去年得蒙陛下信任,将我召回京城。也终于能再次看到京城新年的繁荣。”
“那是,论繁荣,罕有城市能及之。”
“张公,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这个新年,替我朝赚了多少钱帛。”
他现在是东府副相,已经属于顶级大臣了,在他前面的不过数人而已,就是赵顼的老师王巨的政敌孙固。只与他平起平座。
闻听这一句,孙固心中讥讽道,粗鄙!
但是其他人很好奇啊,这个新年,朝廷能赚什么钱帛?难道朝廷什么时候置立了新年税不成。
“子安,何解?”
“新年到来,家家户户欢庆新年,置办新衣,购买酒肉。做菜就要用到盐,盐用得越多。朝廷是否就能得到更多的榷盐之利?”
宋朝不是缺盐,而是榷盐政策导致盐价太贵,百姓消费不起,往往导致各个盐场往往卖不出去而产生大量积压。
因此王巨曾经推广过晒盐之法,最后看到这个局面后,兴致怏怏,没什么动力了。
然而王巨这句话,让一些聪明大臣呆住了。
王巨继续说道:“酒也是如此啊,酒卖得越多,我朝榷酒是否就得到更多的盈利?就是其他商货。亦是如此,虽然我朝未得到直接的盈利,然而商货交易的越多,我朝商税是否就能征得越多?”
“嗯?”
在不远处下的张商英站了起来。问:“王公,你是指如果百姓越富,我朝隐形的收入就会越多?”
宋朝有两个大臣颇有意思,一是就是张齐贤,一个就是张商英,两人不仅是一代名臣。所做所为,还颇有侠客风范。
不过张商英也才来中书不久。
“张检正,中的也,介甫公以前一直说民不加赋而国用自足,实际不是不可能。就象前年我朝收入几达两亿,一时间无数大臣上书,说自古以来,敛财名目与繁重未及我朝之多。但认真的去想一想,我朝百姓安乐当真不及汉唐乎?如果真的敛财过重,又何来的贩夫走卒也能穿上罗袜(丝绸做的袜子,袜子出现很早了,但普通百姓只能穿着麻布袜子,至于毛袜与罗袜只能有权贵穿得起,这也说明实际宋朝百姓生活提高了)。只是介甫公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将财富转移,而是将财富做大,让所有百姓都变得更加富裕起来,朝廷再制订公平的税法制度,通过各种税务,朝廷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所以祖宗家法,一再说齐人。但反观我朝现在却是象另一个方向转移,财富向豪强集中,他们不交纳税务……又隐田。因为豪强的兼并,普通百姓生活会变得更困难,如果朝廷直接地摊派各种税务或变相地摊派各种税务,这些百姓生活就更困难了。”
其实真的很难。
中产阶层的壮大,对一个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好处,都懂。然而就是后来的美帝,都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更不要说宋朝了。
“如何让所有百姓生活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