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出现前面得到交子,后面立即去交子铺兑回铜币的情况。渐渐地帛交就能替代铜币,国家只要在各州府储备少量银子或铜币,就可以了。
而且放在海外,想大规模制造帛交比较困难,但放在宋朝,以宋朝的绢帛产量,一年可以轻松地获得几百万贯的帛交。
有了充足的货币,才能为成立银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想成立银行,绝对没那么简单的。
然而相比于银行,海外的种种管理与制度,则更是麻烦。
王巨凝起眉头,想了好一会,道:“就这些吧。”
那有什么完美的制度哦?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了。
黄骅在边上说道:“胜之,俪儿就交给你了。”
俪儿未死。
这也是一个偶然事件,给王巨带来的启发。
王巨用兵大理,有几个原因,大理收回来,夹在宋朝与大理中间的一些蛮族就会变得安份一点。但这个理由确实不充分。
大理的战略地位,万一元蒙还能继续崛起呢?即便北宋不会灭亡,到了元蒙崛起时,宋朝也会因为许多原因,正是走向衰落的时刻,包括人口危机,庞大的宗室压力,兼并更加严重,上层更加的文恬武嬉,这也是帝制的必然结果。所以那时候,只要元蒙崛起,还能危胁到中国的安危。除非每一个皇帝都同意将百姓大量往海外迁徙,始终将人口控制在两千万户以下。而且每一任皇帝最少能做到赵顼这一步,不那么昏庸。但这是不可能的。
可这条理由,对于宋朝君臣来说,也不会认可。
而且王巨说都不敢说。
另外就是王巨内心也在渴望着大一统……
对于赵顼来说相信他也会喜欢的,可是支持的大臣不会多。
无他,管理成本也。
统一了,就要治理,治理就要派驻官员与官兵。且不说如果官员处理不当,立即引起大规模的造反起义,就是这个成本也是一个问题。这么大片地区,必须要置很多的官员与官兵,才能控制住,那就需要大量钱帛,如果靠当地百姓赋税,百姓不堪负重,又会大规模的造反起义。如果不靠当地百姓赋税,无疑就加重了内地百姓的负担,于是才有了一个说法,赵匡胤用玉斧在地图上的大渡河上画一虚线,此外非吾所有也。
不过王巨很怀疑之,当时王全斌虽然灭掉蜀国,却将四川搞得乌烟瘴气,到处在起义,有什么力量再向西向南经营?
巴蜀缓过来了,还有南唐与河东。
宋太宗时拿下河东了,却与辽国这个巨人对峙,接下来在军事上一代不如一代,那个人有心思想着大理?
因此才有了赵顼的诏书,三思而后行,切莫冲动。
王巨没办法,便想找到一个真正的借口。正好桂州查到了一桩蒙汗药案,有一伙人看到灵渠两边有许多南来北往的商贾,合伙用蒙汗药药倒了许多商人,劫了大量财货,还杀害了五名商贾与十一名随从。
王巨对这个蒙汗药很好奇,非是他想用来害人,而是想用来给士兵疗伤时当麻醉用的。于是他让这几名贼犯供出蒙汗药的配方,再让手下仿照这个配方配制出来,用其中一名贼犯做试验。结果真将这名贼犯醉倒了,人事不知,脸色发青,仿佛休克一般。
看上去很是吓人,王巨只好找来几个大夫分析这个配方,说是有毒,将人毒晕过去的。
但王巨估计其中有一些药材确实会产生麻醉作用,麻醉与毒结合,产生了这个烈性蒙汗药的药效。这肯定不能当成麻醉药用了,王巨隐隐有些失望。就在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
然后王巨找来刘开,刘开是主持大理贸易的重要管事之一,但不仅是买马牛,还有打探情报,以及一些其他的布置。因为表现出色,王巨也准备秋后让他随船去海外,任一官职,管理一个较大的定居点。
王巨让他停下手中的事务,按照乌蛮人的审美观念,在桂州挑选出俪儿,秘密带到邕州,让黄骅宣称是他的女儿。反正黄骅也不是大人物,宋朝以前也不会注意黄骅家中有什么人。再等大理使者到来,一道带着去大理,利用夜苴部丑陋的婚俗,故意上吊自杀。实际就是服用了这种有毒性的蒙汗药,处于半休克状态。
黄骅一行离开那个落后的小城后,灌上水与解药,俪儿也就醒了。
再让刘开秘密将俪儿与那名小婢秘密带到海外去。
但借口也就有了。
王巨立即上书朝廷,我也不想用兵,因此派出使者劝说大理称臣,又因为乌蛮各部忠诚于段氏,我让手下最亲信的傔客,将他唯一的女儿下嫁给夜苴部酋长的儿子,以此来示好。
可结果人家根本就看不起宋朝,看不起陛下,也看不起臣,产生了这个耻辱的洞房之夜。臣没办法了,只能用兵。
至于他请求的熊本、苗刘二将与三千川兵、五千蕃骑,朝廷派则更好,不派王巨也不指望了。
刘开走了,琼娘问:“官人,既然你想用兵大理,为什么让三十七部乌蛮聚集,这样岂不是更难打败他们?”(未完待续。)
第677章 温水之战(上)
“琼娘,你还记得去年我是如何对付自杞的?”王巨问。
王巨现在可以说是家大业大,但他有时候不在家,琼娘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前世对他的影响也淡了,因此转变了对琼娘的态度。有时候刻意教一教,那么自己不在时,琼娘便能替自己主持一些小事情。
还记得武则天是如何上位的?
或者将时光推移,唐高宗李治会不会后悔,估计多半还不会后悔。
不过相比于武则天,琼娘肯定赶不上的,野心同样也小了很多。
王巨只是提示了一下,琼娘就会意了,不过她又问了一句:“妾身听说那边山多林茂。”
“不错,但那边还有一个地形,叫喀斯特……”王巨说着,便去了自杞。
跨过温水,便是自杞。
自杞与大理那边的石城郡温水北部地形很仿佛,那就是西北高,多山多林,东南低,多坡地。
这个坡地与黄土高原的坡地不同,那是千山万壑。这里的坡地却是很平坦,平坦得象平原一般。
不过它又不是平原,又有许多石林。石林最有名的便是昆明边上的石林,西南嘛,有名的喀斯特地貌。但自杞的这些石林与昆明那个鼎鼎大名大名的石林不同,那边石林更密集,多是光秃秃的真正石峰。这里的石林要稍稍疏阔一些,平坦的坡地多占据了七成地表面积,石林不足三成,稀疏之处不足一成。并且因为有数条大江经过,水系发达,石林本身因为稀疏,多被风化,因此一个个石林上多长着密集的植物与树木,于是成了一个个美丽的“秀峰”,形成一处风景优美的景观。
王巨来可不是看景色的,马不停蹄。继续向西北驶去。
不过王巨也有意地看了一下各村寨,看上去,应当很安定,他们一路经过。有做农活的百姓停下手中活计,盯着他们看,眼中只有好奇,并没有其他什么负面的情绪。
王巨心中点了点头。
想要治理一个地区,必须得有一些震慑的手段。但更要以怀柔为主。为什么宋朝会失败了呢?难道施恩百姓错了吗?
若是施恩百姓,百姓不感谢,那才是天撸了。
宋朝怀柔政策也不能说做错了,错的不是怀柔本身,而是怀柔的对象。
这个对象不是民,而是各个蛮首,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各个土司。
它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官做得越高,或者越有钱,就越不容易爱国。反而越是穷**丝越是爱国?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制度不健全,真正德才兼备的人很难上位,无论经商或者从政。而上位的人,都是有心机的人,为了上位,只好用种种不法手段,这种人岂能将国家利益凌驾于自己利益之上,也就是说越是上位的人,爱国比例反而越低。
宋朝的蛮人政策失误也是如此。
能让宋朝出手拉拢的蛮首。都是桀骜不驯的大部族蛮首,他们手中又有了足够的力量,这样的人岂会懂得感恩,宋朝越是偏软。反而越是助长了他们的野心。
王巨也不说,他只会做。
这才有后面的“打土豪,均财富”,但一个寨子还要一个领手之人,由他们来协助官府完成税赋,以及传达各种政令。于是王巨让人将一些嚣张的蛮首处死后。让各寨百姓自己选择一个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