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又刻意烧出一个个漂亮的小瓷瓶子装起来,瓷瓶上还烧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一排说明的文字,说它成份有丁香,桂皮。桉香,擅香。菝香……反正都是香,这样才能卖出价格。
但弄出来这个物事。主要还是为了蚊子水。
虽然蚊子水没有弄出来,却提高了现在的提炼技术与蒸馏技术,无疑,另一样物事也可以上马了,那就是香水。
其实很多商品或者武器,技术都有着关联,只是王巨也不知道具体的工艺,否则研究出一样,就能研究出好几样物事,包括一些可能的西药。
香水也不错,宋朝许多富人喜欢薰香,就是将香料放在一个比较密封的空间里燃烧,衣服搁在这个空间的上面,香料烧完了,衣服也香喷喷了。
但这个薰香也不能让衣服一辈子香气不散,而且代价高昂。
于是王巨提醒于海外研究生产,还让一些管事带了许多花籽到海外种植。
今年生产出来的数量很少,不过也带回宋朝。
最后一样,那便是钟,不过王巨没有让它命名为钟,而是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漏。
现在工艺太落后了,九成零件都成了残次品,往往一个小齿轮子成本就得十几文钱。并且功能简单,只有个时分针在转动,其他功能一个没有。而且很笨拙,每个钟足足有四十多斤,携带极是不便。但这个也没有关系,一是产量不高,二是物以稀为贵,能卖上好价钱。因此又用最好的漆料与木料,甚至还镀金镶宝石,只是玻璃一直没有研究成功,缺少了玻璃钟罩。况且它误差经过反复考究,每天误差不过两三分钟,在这个时代,算是精确得不能再精确的计时仪器了。至于大,高大上,大就是那个大……
但这个计时与后世不同,一天分成了十二个时辰,而非是二十四个小时,每一个时辰五刻钟,每一刻钟二十四分。最后分才与后世相同。
这个钟乃是王巨盼望许久的,如果计算投入研发成本,最少得十几万贯。
然而有了它,与六分仪、指南针、各个精准的航海图搭配,就能基本测量出各艘海船所在的经纬度。甚至可以说,只要船队规模大,足以携带大量物资,再由王巨指导,从现在起,基本可以“环球”航行了。
去年年底才研究成功,不过生产的不多,也由冯玉清管事带到了杭州。
这三样物事无疑是好东西,但如何判断其价格呢,市舶司使便请了杭州几个富商来判断,最后市舶司按照几个富商的估价将它们榷买下来。
可能因为几个富商巴结朝廷之故,这个价格并不高,最少比刘绍先估计的价格低了一半多。
因此刘绍先想绕过宋朝,不在宋朝出售了。
王巨却在沉吟,不仅是这三样物事,大洋彼岸现在也有了棉花,也有了甘蔗,丝麻,茶叶,一旦兴起,必然与内陆抢海外的贸易。
他想了许久,还是没有想清楚。
但自己能决定几百年后的未来吗,于是说道:“这一条可以,不过切记,彼岸不可铸钱,必须来到内陆兑换铜币回去。”
有了自治权,兵权,财权,如果再有铸钱权,估计这一群手下真会学习陈驿桥事变,将皇袍往自己身上披了,那个结果可不是王巨想要的。
“如果大家没有异议,我们再商讨细节。”
实际除了最高层王巨没有想好外,大约章程已经制订下来了。
大伙商议许久,包括各个具体的规订,甚至每一级官员的薪酬。官员越高,薪酬当然越高,但也不能象宋朝这么做,顶级官员薪酬福利能达到五万贯以上,这太操蛋了,养一百几十名顶级官员,海外就几乎没有利润了。
但大家兴致勃勃,在座的可以说都是不得意的文人,甚至有一些人连举子都没有中,只是因为会做事,最后脱颖而出,被王巨重视,这才坐在这里。
这些章程制订下来,各个官员的任命也要决择了。虽然这些官职不可能穿上宋朝的朝服公服,但行驶的职权皆是一样。
天色渐暮,这才商议完毕。
王巨又说道:“最后还有一件事,请大伙商议一下。”
他说完,拿出一个奏疏,也就是陶弼弹劾他的奏疏,上面说王巨尽管用这个方法,可以用最小代价拿下交趾,不过太过残忍,有违天和,请朝廷立即严惩不怠。
大伙看完,立即义愤填膺,纷纷责骂陶弼。
王巨对陶弼一直很尊重,陶弼怎么写这道奏折呢?
难道非得再死几十万军民拿下交趾,才甘心吗?
而且让王巨能看重的,有几个人是愚腐的圣母婊?
一个个气得不行。
事实如果宋朝在这个重要的关卡里迈不过去,历史继续重演,可能两百年后,北方七百多万户,四千万百姓,还会死于元蒙屠刀之下。
所以对于王巨来说,不做圣母婊也要下狠手,做圣母婊更要下狠手。
这个没必要说,王巨徐徐道:“各位莫要怪陶公,这是我有意自曝……”(未完待续)
第662章 破城
“诸位,即便陶公不上奏,以后别人会不会知道,有没有人做文章?”王巨反问了一句。
“少保,可以后还会有人做文章。”陶青担心地说。
“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商议的事。”王巨说。
其实在陶弼上书前,王巨也上了一书,说是流民袭击,导致交趾百姓纷纷逃离家园,逃向哀牢、牛吼,甚至大理、占城、真腊那边。
因此今年秋后,必然会将交趾拿下。
然而交趾方圆千里之地,皆空无人烟,不过城防水利道路皆保存完好,甚至屋舍农具都在,望朝廷立即准备迁徙十万到十五万户百姓过来。交趾便可以真正成为宋朝的一路了。
随后陶弼奏折到,朝堂诸大佬将两个奏报一结合,基本都猜测出真相。
多数重臣皆上书反对王巨做法,不错,这样拿下交趾代价是很小,不过确实有伤天和。皇上,拿下交趾是好事,可以后史书如何记载?
赵顼经过王巨反复洗脑后,已经认清了许多事。就象薛仁贵坑杀了十几万铁勒军士,临老去了河东,仅脱下面具,便将十万侵略的突厥大军吓得抱头鼠窜。但去了青海,施行什么仁政,结果吐谷浑反而与吐蕃联手,将五万唐军五万民夫全部击杀。
还有呢,对交趾宋朝一直不错的,结果交趾如何回抱?
再就是王巨的卖战俘,只是卖,还不是坑杀,遭到大家一至反对,最后刘挚送彩缎做路费让他们回去,现在如何?这两年西夏渐渐恢复元气了。又屡屡入侵宋朝。
可他难道对大臣们说,我们要爱只爱国内百姓好了,国外的百姓不能爱。最好全部杀掉,那才一劳永逸。自己的百姓都没有爱好。还爱别国的百姓!
这不能说啊,他终是皇帝哎。
于是让王珪写了一道诏令,让王巨将那些昆仑奴想办法送回去。
但什么时候送回去,怎么送,赵顼未提,王珪也会意,就这么模模糊糊写了一道诏令。
诏令写好后,赵顼又说。将陶弼的奏疏一道交给王巨。
这个陶弼在搞什么鬼?
王巨一再对你推崇,说你文武双全,所以朕才善待你的家人,但你别抽王巨后梯子哉。
诏令到了王巨手中,王巨看着这个诏令,有点啼笑皆非。随后又写了一个奏章,送回去那是不可能了,因为这些昆仑奴们离开各岛屿后,上面已经迁徙了中原来的百姓在开发,一旦让这些昆仑返回故地。必然对这些中原百姓展开屠杀,难道中原百姓不是人,该杀。昆仑奴与交趾人反而是人。当救?
只有一策,将这些昆仑奴打散,每伙不超过五十人,遣散到江南两路、福建路与两浙路,但也不能放在广南西路,广南西路同样复杂,自己好不容易将八成地区理顺了,这一放,保准还得乱。那么自己花了两年多心血,全白费了。
“这就是我们下面商讨的。”
王巨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燕达的请求,其实他自己心也软了。就象前面两批弄来的百姓,开始是往死里用,最后政策越来越温和,虽然继续用他们在做事,不过送来了衣服帐蓬,教他们说宋语,只要老实地在做事,还每月发放不菲的零用钱,让他们到草市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教导他们种植纺织,以便以后能更好地谋生。同时用工时间也越来越短,恶劣天气还准许他们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