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巨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需要爱心,如果没有爱心,国将不国,民不将民。但人更需要兽性,没有兽性就无法生存。这种兽性如果没有爱心在里面。那就是真正的兽心,如北方游牧民族,还有这个交趾,当他们一有力量,就会想办法入侵我朝,因为我朝富裕,我朝仁爱……技术在发展的,现在是交趾,未来就是海外,而且不会太远了。所以我先施用了兽心。就算是真正的兽心,也是为了这个民族。难道让所有民族成为异族者的奴隶,也不去反抗,不去主动扩张。才是仁爱之道吗?那种爱心才是真正的兽心。”

    陶弼皱了皱眉头道:“少保,这些事执行就是了,勿要说。”

    就象赵顼想的那样,问都最好不要过问。

    其实王巨有时候还真迷糊,他隐约地感到这才是真正的中庸,大中庸!道家的中的真正“大道”。

    仁与义。爱心与兽心,治与平……或者说就是适度的扩张,苟安与穷兵黜武之间的平衡点。

    但他也没有想清楚,更说不清楚了。

    只能说有后面一千年的历史,让他知道,中国不吃人,人家就要吃中国。包括快要被他灭绝的菲猴们,在前世,都想配合美帝吃掉中国。可这个怎么说出口?

    这个话题,对于浸渍了上千年儒家文化的中国读书人来说,确实过于沉重,王巨也就不解释了,说道:“韦胜想出的这个计策,我们倒是可以利用,不过如何利用,我们大伙来完善。”

    三人商议了一下,王巨才将吕城与蔡三方喊来,嘱咐了大半天,最后说:“你们二人这一去,成某不会亏待你们。如果败,某会善待你们的家人。”

    “少保,属下以死相报。”

    “勿用,我刻意让韦胜选两名机灵的,就是不想让你们死。切记,最好想办法活下去。”

    “是。”

    两人感谢地施了一个军礼,站起身,重新向南方驰去。

    目送着两人远去,王巨忽然转过头问和斌:“有人说昔日狄青未杀死侬智高,可有这回事?”

    和斌想了想说:“少保,我也参加了昆仑关一役,随后侬智高**而死,不过尸体很难辨认。其母、弟、妻、子又逃到了特磨道,在侬夏诚的胁迫下,将侬智高逃亡的三千多叛部全部聚拢,习骑练战。当时的邕州知州萧公(萧注)准备帅师前去讨伐,事泄,侬智高叛部又逃向大理。萧公只捉住了其母弟妻子。但民间里皆扬言侬智高未死,而是随这些部下一起逃到大理去了。余公(余靖)用酷刑审讯侬母,侬母死活不说。随后杨文广陈兵边境,大理的国君段……”

    “段思廉。”

    “就是这个段思廉,他害怕我朝大军兵挺大理,因此发出大军,将侬智高这些叛部一一斩杀,又送来一个人头,说是侬智高的脑袋,可时间过得很久,还是难以甄别。”

    “这样啊……”王巨捻着下巴想。

    “少保,主要是时间过得久,这个切莫当成出兵的理由。”和斌道。

    交趾那边略遇到了一些困难。

    虽然吕城与蔡三方去了,说不定也不管用,但问题不大。

    主要还是大理。

    想要用兵大理,必须有一个用兵的理由。王巨问侬智高。就是想用它来做出兵理由。

    和斌又说道:“少保,务必稳妥。”

    王巨点头道:“和将军,我心中有数,没有十足把握。我是不会用兵大理的。”

    和斌的心态就是赵顼的心态。

    不久王巨便收到赵顼的诏书,上面有一句话,量力而行,朕不欲见富良江也。

    富良江之战不算是失败,但是惨胜。而且也没有达到目标。

    你欲取大理好,还是占城罢,朕不会阻止,但你自己儿想想清楚,不要到时候拿不下来,反而是三军损失惨重而归。

    当然,损失不大的情况下,你无论攻大理,或者是占城,就是蒲甘国。赵顼也不会反对。

    就是这个意思。

    “陛下看来猜出来了。”

    “这样还猜不出来?”王巨笑笑说,又道:“我与黄公公说的那些话,又带他过去看,一是通过黄公公的转述,让陛下以后不能产生轻视之心,二就是委婉地告诉陛下,我有这个想法。毕竟这么大事,我一道奏章都不写,而带兵去做了,陛下多少会有些想法的。”

    “做事很难的。”黄骅说。

    “说行做难。但这倒不能怪陛下,如果站在陛下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做想?”

    所以雍正干掉了年羹尧,与汉人无关。主要就是害怕年羹尧威胁到帝权。

    一旦让赵顼产生这样的想法,不会干掉自己,但会冷落自己。这个结果可不是王巨想要的。

    “应当还好,一千万拨下来了。”

    “醇之兄,你又想错了。”王巨笑道:“非是一千万拨下来了,而是陛下本身就有进取之心。只是南方,特别是大理获利不大,所以兴趣不大。如果我用很少的钱帛将大理拿下来,陛下还是很喜欢的。这便是量力而行,朕不欲见富良江也的背后真相。至于这个一千万,是财政确实宽松了。前年我见陛下,询问国家积欠有没有偿还清楚。陛下说还有一点。”

    “去年不大好啊。”

    “去年当然不大好,有旱灾,还有战后那些牺牲军民的抚恤。不过今年财政就会好转了。”

    若是赵顼不大手大脚地用,今年财政盈余会十分可怕的。

    就算抛去自己在两广路用了一部分财政,还有各个差役的几百万贯薪酬,但相信仅是裁减官兵的兵饷,就足以将这两样弥补上了。也就是国家财政开支大约还是在一亿两千万左右。

    但是国家的财政收入,现在多半不是一亿八千多万,可能达到了一亿九千万。因为还有王巨带来的收入,如木棉司一年近六百万贯的收入……

    以后只要没有大型灾害,没有大型战役,就会盈余那么多钱帛。所以在史上,五路伐夏失败,永乐城惨败,都没有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再说内库,虽然宗室子弟增加了,然而因为榷香收入,早超过了增加的宗室子弟支出。

    应当从财政上,今年是赵顼睡得最踏实的一年。

    这一条不仅王巨看出来了,其他重臣也看出来了。所以吴充与吕公著有意地亲近薛向。

    因此史书载注了一句:向善商财,计算无遗策,然不能无病民,所上课间失实。时方尚功利,王安石从中主之,御史数有言,不听也,向以是益得展奋其业。至于论兵帝所,通畅明决,遂由文俗吏得大用。其事公著甚久,公著亦稍亲之,议论亦颇相左右。

    想像当年薛向被旧党们骂得有多惨哪?

    但现在终于承认薛向善商财,计算无遗策,甚至也会军事了,所以论兵帝所,通畅明决,文俗吏得大用。

    有时候王巨望着夜空痴痴地想,如果中国古今往来这些重要的大佬,能将内斗的不要脸精神,放来对付外国,那该多好哪?

    当然,这同样有背景的。

    王安石陆续推出市易法、保马法等变法后,薛向觉得不妥,由是与王安石产生争议,最后被王安石贬到定州做了知州。

    王安石下去,吴充将薛向提拨上来。

    但吴充不是为了策反薛向,而是利用薛向在经济上的善长,又正好国家积欠没有了,国库盈余越来越多,打算去掉变法中一些不好的现象。如市易法必然拿掉了,这也是薛向与王巨皆同样反对的变法。还有免役法中的那个宽剩钱拿掉了,那么百姓就能享受到免役法所带来的好处,又轻少了苛剥。还有青苗法能不能变通一下。这个养马法越来越不管用了,未见多少战马,反而将北方百姓坑苦了,连普通的马也是越来越贵。那么是不是也要拿掉?

    应当吴充这么做,如果做成功了,那确实是一件好事。

    即便以后战败,变法成了良政,司马光便没有将其全部推翻的土壤。宋朝最大的难关便渡过去。

    而且快要说服赵顼了,就在这时候变故陡生。

    元丰二年,元绛老了,请致仕,赵顼再三挽留。

    会太学虞蕃上讼太学里有博士受贿,事连元绛之子元耆宁。于是御史至元宅,略略代天子责备元绛。元绛也不自辨,罢知亳州。赵顼便用蔡确替代元绛。

    吴充正好说新法不便,稍去其甚者。究竟怎么去,吴充也没有想清楚,也就是略略去其危害稍大一点的新政。

    应当算是理智的做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