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10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就想错了,这才是我最渴望要做的事。即便财政再困难,今年会拨出,明年还会拨出大量钱帛。两年下来。你就会看到其作用了。”

    两年拨出三千多万贯的钱帛,一个州则能摊派到近十万贯用于基建,如果雇募农夫,每天给五十文薪酬,则能让两万百姓务工一百天。不要以为这个差钱有点低,这些基建就是在这些百姓家门口兴修的,利的就是这些百姓本身!两万百姓劳动一百天,一个半万春圩也修起来了。

    想一想,这些基建成功后。会给宋朝各州县带来多大的变化。

    只可惜王巨十分担心赵顼的寿命,还有赵顼的疑心。否则王巨在中书再多呆一年,那么财政会更宽裕。那就不是三千万,可能投放五千多万钱帛下去。

    一旦这个钱帛投放下去,整个宋朝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王巨后年就要去陕西了,一旦去了陕西,则要准备对西夏动手了,那时钱帛则不能胡花的,即便到了第三年,为了继续平定西夏内部的叛乱,以及对西夏进行相关的治理,还会花去海量的钱帛。

    直到第四年,才不会产生大量财政支出,但那时王巨已经离开宋朝了,说不定赵顼同样不在人世了。以高滔滔的德性,还指望拨下大量钱帛,用于基建?

    也就是说,宋朝失去了一次真正中兴的大好机会。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赵顼疑心之误。

    如果赵顼不疑心,从熙宁七年起,就一直对彼岸放开人口迁徙,随后对自己信任有加,而非是搞什么制衡术,那么这一切,就可以提前三年发动。

    想多了,都是泪水啊。

    王巨怏怏地站起来说:“不过这件事,切莫声张。”

    “太保,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天觉,我还有一个想法,问一下你的看法。”

    “太保,请说。”

    “现在银行司只有一百个行务,但明年就是好几百个行务,未来不是好几百个,得四五千个行务。”

    “太保是指管理很困难?”张商英问。

    其实如果北宋不迅速走向灭亡的话,未来那不是四五千个行务了,最少一点,一个县城得置一个行务吧,如果王巨将西夏拿下来,又能使西夏安定,又要增加一些州县了。除了这一千多个县城,还有呢,那就是各个重镇,宋朝如今商业气息浓厚的重镇最少就有两三千个了,一旦银行司起来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会出现更多商业重镇。这些重镇同样得置设行务的。

    所以这么大规模管理起来确实很困难,王巨点了点头,虽然张商英颇有侠客风范,但此人以后成为宋朝一方重臣,也有一定才能的,他说道:“强行的管理是下乘之策,即便用私人进入,对其监督,未来一旦规模扩大,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奖励制度。一是根据其收益,甚至借贷者若贷款一千贯以上,行务的经济人则跟进其管理,以及查询账目,以保其贷款能收回,不出大的纠纷。”

    “这一条好啊,”张商英道,若这样,有的高利贷商人就不能将这些钱帛借贷出去,转放民间谋取利润了。

    “它是其一,另外呢,根据其收益,以及投诉的多寡……”

    “投诉?”

    “每一行务置一铁匦,钥匙派专人看管,置于行务门前,如有百姓对行务不满者,可以写诉讼置于铁匦中,银行司定期派人下来检查账目,以及监督其经营,顺便打开铁匦,如果非是恶意的投诉,确实是行务出现了问题,那么就要替这些百姓解决问题,也可以当成行各胥吏经济人的考核。将这两项综合起来评述,下乘的,则给予警察甚至开除处分,中乘的则不问,上乘的则将行务利润的百分之二拿出来奖励,特优的则拿出百分之五的利润。”

    银行司发展到最后,肯定是一个特大的托马斯,如果真达到大大小小四五千行务,仅是胥吏与经济人,就可能超过五万人数,甚至十万。现在薪酬大约在五十贯到一百贯左右,这是新贯,五十贯足以让一家人得以温饱了,如果是一百贯,不在京城与杭州这样的繁荣城市,那么足以能过上小康生活。

    这个薪酬也是王巨制订的,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得到这个奖励,那性质则不同了,想一想那时银行司的收益,那怕是百分之二,也可能超过四百万贯了,一人均摊下来,说不定会超过一百贯!

    虽然不及知县,但当真与官员薪酬相比哪?

    其实还有呢,无论怎么监督,以后这些胥吏与经济人,还会得到一些灰色收入的。

    “这个主意好,咦,可以推广到各场务。”

    “场务,得了吧。”王巨叹息道,即便有奖励,不敢得罪权贵者还是不敢得罪权贵,相反的,有了这些奖励,想一想后来天朝的乱罚款乱收费吧。

    …………

    春天就来了。

    王巨为了这个钱,伤透了脑袋,不过马上就到了第一步收获之时。

    但在收获之前,他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于是匆匆见了赵顼,将情况禀报。那就是种师道还真完成了那条道路,就是死了几百名士卒,有的是被毒物所伤,有的是因恶劣的环境患了恶疾,还有的伤于与当时蛮人交战之中,皆非是正常死亡,不过这个代价相比于这道路来说,并不算高。

    实际背后死的人远不止这么多。

    然而这个速度却让王巨感到有些意外,想一想那一带的种种恐怖吧。

    所以王巨不想让种师道陷在那个坑里,拨出的钱帛不多。

    就不知道这个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但种师道说修好了,最少能满足商队往来吧。

    从这一条来说,还是有意义的,想一想船队为了商贸,想要到达天竺,从大海上绕了多大的弯子,并且还不能与天竺做到真正的商贸往来。

    赵顼听后,也感到很开心。

    这也能算是他政绩了,想当初,唐朝为了维护西域的丝绸之路,打了多少场血腥的战役。但在他手中,轻易地就做到了。只是对象不同罢了,一个是河中之中,一个是天竺诸国。

    “王卿,天竺出产什么?”

    “甘蔗水果木棉,这些皆不利于运输,或者我朝有的,另外可能会有少量金银,这是对我朝有利的,但有一样,那就是各种香料。陛下英明,马上就想到了其意义。”

    “哈哈,”赵顼乐道,他又说:“王卿,动手了?”

    “陛下指那方面?”

    两方面实际都动手了……(未完待续。)

第786章 动手了(下)

    “章卿那边……”

    “臣也不大清楚。※要■看书。◇1―”王巨爽快地答道。

    章楶今年会起会战,这提前就对赵顼说了,但是这件事知道的人真的不多,并且准许了章楶到动手时才禀报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主要就是害怕朝堂有人反对。

    与王巨不同,那得到后年才会动手的,有了充足的休生养息时间。但现在匆匆忙忙地动手,反对的大臣定下来不会少。

    并且不是王巨,而是章楶,不要说章楶在南方立下的战功,南方能与西夏相比吗?实际赵顼也有些担心,不过这一战如果打好了,赵顼会很开心的。不能整个大宋就王巨一个人用兵如神哪,那不是恶心人吗。

    这个心态与刚才问天竺那边特产一个样,大海上朝廷无能为力了,不过这个贸易总不能掌控在一些不受朝廷管控的海商之手吧,因此听到种师道将南方道路修好后,他十分开心。

    就连王巨也想佐了,以为与佛祖有关呢。

    其实什么时候动手,王巨已经知道了,那就是三个月后,章楶已经在开始谋划每一步细节。然而法不传二耳,为了避免麻烦,王巨也未说实话。

    “朕听闻贺兰砚涨价了?”

    这就是王巨的杀着。

    贺兰砚成名时乃在清朝,原先西夏也有人用贺兰砚,因为名气不大,很少能销往宋朝。

    王巨在华池县时,一直苦思着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西夏,对比双方的长短,宋朝最长之处就是经济,西夏最短之处也是经济。不过虽想到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才想到了贺兰砚。

    那时的想法可能会成功,可能不会成功。因此一边暗中收购大量贺兰石,再加工成贺兰砚销售,利用其利润。库存贺兰石。工匠聘请得多了,有人就开始用贺兰石加工出各种工艺品,但无论是工艺品还是贺兰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