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7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

  朝鲜国王李,丙子胡乱时曾为清军俘获至沈阳作为人质,后来他的兄长被清军放回,因为那场父迎子的事件惹怒了朝鲜朝中的亲明派,从而被下毒毒死。世子暴毙,作为弟弟的李才得以登上王位,是为孝宗。

  正因为曾为满清的人质,加之其兄长死于亲明派之手,尤其是在于朝鲜朝中亲明派势力极大啊,李即位后一边向满清称臣纳贡,一边则在国内的一亩三分地里面打出了亲明的旗号,预备北伐中原。

  当时李为了实施计划,将驻汉城的都城御营厅军由七千人增加到两万一千人。禁军由六百名增加到一千名,并全部改编为骑兵。御营厅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还计划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一万名,御营厅军增加两万名。

  不过嘛,最后的结果很搞笑,由于财政困难,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据说曾经占据整个亚洲,就连孔子都是他们的宇宙国,最后并没有能够将这个四万四千步兵,四百骑兵外加部分炮兵的扩军计划实现。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的窘境,李大力推行大同法,财政收入得以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朝鲜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全面发展。

  能有如此结果,说好听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说不好听了就是不自量力,若是按照政治上的考量和历史的结果上来看的话,这位国王是否真心实意的想要北伐,其实都很难说,至少他借高喊亲明口号来推行改革、加强王权的目的是做到了,而军队则连扩编都没有实现,更别提北伐了,反倒是在永历八年和永历十二年先后两次派出军队协助清军抵抗俄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侵蚀。

  大同法开始很早,但是受到了朝鲜地主阶级的大力抵制,花了足足一百年,直到公元1708年才完成了在朝鲜全境的推广。今时今日的公元1656年,朝鲜情况依旧如多尼所指出的那般国家财政困难。

  抵达鸭绿江的同一天,多尼和富绶便扯下了抓鱼皮鞑子的旗号,借口朝鲜与江浙、福建的两支明军进行海贸,并出售大量的粮食和与武器制造有关的原材料,未能恪守藩属本分,有勾结明军的嫌疑,从而大举越过鸭绿江。

  八旗军杀入朝鲜,先后在平壤、海州等地击溃措手不及的朝鲜军队,并借口朝军抵抗而对这两座城市进行了屠城。随后,大军抵近汉城,仓促之间从临近的江原道和忠清道抽调的勤王军与京畿道的驻军再次被清军杀得惨败。

  至于此前一度计划扩编的御营厅军,在野战失利之后退入汉城,结果汉城连一天都守住就被清军攻陷,御营厅军在弃械投降后尽数被富绶坑杀于城外。

  接下来,抽调自直隶的绿营赶到,大军开始对朝鲜全国进行扫荡。一如皇太极时代的那两次对朝鲜的进攻的那般,清军在朝鲜横冲直撞,朝鲜各地军队更是如风行草偃般被清军逐个击破,朝鲜各道很快就被清军占据,剩下的也不过就只有那些岛屿罢了。

  清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的背后,突然袭击是一点,但更重要的还是朝鲜军队战斗力的低下。三次较大规模野战,火铳射击时还可以保持状态,一旦进入到肉搏战,用不了多一会儿就会全军溃败,速度之快比起八旗军此前在山东镇压山东义军时还要迅速。

  攻陷汉城之后,多尼和富绶很快就找到了罪证,比如为了纪念壬辰战争的大报坛,比如朝鲜依旧在使用崇祯年号,比如朝鲜君臣背地里表示万历皇帝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明与朝鲜是“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在国内称清帝为“胡皇”、清使为“虏使”等等。

  有了这些罪证,多尼和富绶便直接将李朝国王、宗室以及没有主动与清军合作的被俘朝臣押送回京,朝鲜各道则使用那些朝奸秉政,为满清搜刮粮草、财货,并且在朝鲜组建朝奸部队协助清军镇压各地抵抗。

  清军对朝鲜的灭国和实际统治就这样开始了,大量的钱粮、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从进入朝鲜算起,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清军速度之快,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与蒙古各部进行会盟完毕,刚刚返回京城的顺治连气还没喘匀便将刘成传召了过来。

  “爱卿,朝鲜即下,钱粮上的压力即将得以缓解。新军那边,如今进度如何?”

  新军是日后满清面对江浙明军的依仗,自然是顺治最为关心的。而刘成这边,知道顺治传召,自然是询问此事,也是准备充分。

  “回皇上的话,新军的编练已经开始,奴才跟着郑亲王和协办大臣日日操练,新军的队列训练已经基本成型,但是想要形成战斗力,却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多尼和富绶从京城出兵到进入朝鲜,再到灭国,加一起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新军的训练始终没有耽搁哪怕一天,训练强度上也丝毫不逊于江浙明军。

  但是,欧洲的方阵对于习惯了依仗个人武勇作战的八旗军而言实难适应,尤其是武器只有长矛和火铳,对于用惯了刀盾、弓箭以及其他各式兵器的八旗军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反倒是武器训练问题。再加上八旗军自身的不少陋习和传统存在,几个月后倒是可以形成战斗力,不过距离刘成眼中能够与江浙明军对战的程度却还是要差上一些。

  “不急,朕接到了密报,浙匪正在进攻闽粤,今年大举北上是不太可能的了。而且西南那边,据说西贼李定国劫走了伪帝永历,如今与孙可望剑拔弩张,湖广北部的军事压力都大为降低。浙匪既然进攻闽粤,十有**会掺和进去,届时只怕是明年也未必能腾出手来。”

  听到这话,刘成不由得松了口气,继而拜倒在地。“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贼寇爆发内讧,这分明是大清气运尚在的象征啊。”

  从政治、军事的角度上去看,西南明军内讧,江浙明军席卷闽粤,陈文下得了手去对付已经宣布反正了的尚耿二藩,那么其他明军也会对其提防,永历那边更会产生危机感。南方现在是陈文一家独大,但是真要打起来,不光耗费时日,更会削弱江浙明军的有生力量,怎么看对满清都是大为有利的。

  南明各势力之间内斗频仍,满清多次危急都是因为明军内斗而莫名其妙的得以化解,天命、气运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此番似乎又要复刻那些过往,刘成此言自然也是顺治所愿意去听的。

  战略主动权易手,时间便成了满清的敌人。现在江浙明军的北伐显然是要拖后了,那么满清就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准备,这便是最大的好事。

  “新军不可用绿营,唯有八旗方能让朕放心。只是这拖后最多也就拖上个一两年的时间,各旗的旗丁人数锐减,剩下的也有不少伤残,能在这一两年里成丁的旗人少年又不是很多,着实让朕感到忧心啊。”

  人口问题是满清最大的隐患和实际问题所在,一个入关前夜只有五万丁,入关后历次征战,只有四万多旗丁,随着陈文崛起而再度损失了近万旗丁的满洲族群,如今不过只有三万多的旗丁,其中还不乏伤残。哪怕有蒙古和汉军八旗作为辅助,但是这两支军队也同样损失不小,其国以武力而起,如今男丁数量锐减,其结果尤为可怖。

  “奴才偶有所得,欲谏言于皇上。”

  顺治将核心问题摊开了说与刘成,也是对其的一种拉拢。其实就算不提,刘成在新军中负责操练,难道会不知道吗。不过刘成有了想法,对于这个已经让他多有惊喜的奴才,顺治还是颇为期待的。

  “爱卿速速道来。”

  顺治如此,刘成轻咳了一声,继而向顺治说道:“奴才以为,新军不可一人非八旗,八旗亦不可一日无满洲。然则,满洲贵种,丁口上较之汉人是弱势,是故先帝创建蒙古和汉军八旗以作为补充。”

  “八旗如今旗丁锐减,等待少年成丁是一回事,抓捕鱼皮鞑子亦是良方,但浙匪势大,以陈逆的扩军速度,满洲是万万无法与之相比的,说到底还是要充实蒙古和汉军八旗。”

  这是满清高层的共识,顺治听闻此言,也是点了点头,继而向刘成解释道:“朕与诸王商议过,向漠南、漠北招揽蒙古勇士以充实蒙古八旗,汉军方面则是通过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那些绿营武将和部队进行抬旗,借以恢复汉军八旗的实力。”

  “此番会盟,漠南各部倒是较为恭顺,不日便会有蒙古勇士到口外等地投效,绿营那边,从征朝鲜的直隶绿营、协助围剿贼寇于七的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