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丽琬、豫章公主行了一礼,也不啰嗦客套的直奔了主题,向屈突通阐明了今天生的事情,连义成公主委托秦风之事也说了出来。
义成公主委托秦风之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当时很多人都见证了那次会面,一些人对于秦风把那经典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送给民族罪人颇为诟病,可到了李世民这种通情达理之人耳里,却觉得此诗句足以匹配义成公主之气节,虽说是敌我双方,可对于义成公主的这种忠贞,李世民还不止一次的在家庭会议上与各位公主提过,并让她们引以为师,学习义成的那一份忠贞。
至于秦夫人的来历,以及与义成公主的关系也不是什么秘密,与她们年岁相当的前朝权贵子弟都知道秦夫人、义成公主、淮阳公主是杨氏宗室的三朵奇花。
屈突通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恰好是知情人之一,稍一思索,便知义成公主的动机,除了回馈秦风那句足以让她名垂千秋的诗句之外,还有着当初的姐妹情谊。除此之外,在秦风的那一番大忠、小忠的理论之下,这位很有气节的公主或许是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生养她之民族,也或许是小小的弥补一下她对这个民族所犯下的罪孽,故而,她留下了证据,让潜伏在民族里的内奸无可遁形,最终在国家、民族的律法之下,这种败类将会受到应有的制裁。
当然,义成公主也许没有这么伟大,之所以留下罪证,是想控制这些人为她效命。可不管其目的如何,这份名册都将帮助到了大唐,帮助到了民族。8
第507章:侯君集下狱
李世民在得到长乐回宫消息之前,正忙里偷闲的与长孙皇后谈谈日常、谈谈子女,心情愉悦。
得到了长乐公主进宫的消息时,原本充满笑意的脸,瞬间笑容更加灿烂了。
“朕就说嘛!长乐这丫头心里还是向着父母的!这不,那小子离开长安才几天?就回宫来看望父母来了。”李世民仿佛打胜了一个大仗一般,得意洋洋的向长孙皇后炫耀着。
年后不久,李世民就让人去秦府请长乐来立政殿居住,但长乐却以要孝敬公婆、服侍丈夫为由,再三拒绝。最后李世民火了,这嫁出去的女儿还真是泼出去的水,孝敬公公婆婆却是应该,但亲生爹娘难道就能够不孝敬了?这女婿还半子呢,这女儿就这么不顾家了?于是,亲自杀上门去,表示朕想闺女了,你不来看朕,朕只好来看你了!长乐也觉得不好意思,搬到了立政殿居住了几天。
不大一会儿功夫,长乐公主俏脸通红的跑了过来,显得非常焦急。
李世民那个得意呀,这女儿就是好,比那些没有出息的儿子们孝顺多了。李世民遥遥叫道:“长乐,到这里来。朕与你母后在这儿。”
长乐公主这刚进入御花园,入眼就见李世民搀扶着长孙皇后在院前的阔地上散布,晒太阳。
长乐公主跑了过去,她来不及行礼,便将三样物件交给了李世民,然后一五一十的说明了情况。
李世民大致的翻阅了花名册一眼,当遇到熟悉的名字时他为之停顿了一会儿。
“好,好得很,朕做梦也想不到,这大唐内部还有这么多背主求荣、出卖祖宗之鼠辈。”翻阅完结笑容顿敛,脸上充满了一片肃杀之气。他极力了压抑心头的震惊与怒火,对长乐和颜悦色道:“长乐,你们做很好。你们不便抛头露面,此事交与朕处理便是。你把豫章她们带回府,静候朕的消息即可。”
“父皇、母后,儿臣告退!”长乐知道事情的严重,也未做多留。匆匆而来,匆匆前去刑部汇合郑丽琬、豫章公主。
“来啊,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侯君集,嗯,对了,还有秦琼。”秦风一心从军,总不能让父子二人一道掌管最为关键的军队吧!
从大唐的长远利益而言,秦风无疑更适合从军,他对大唐的重要性无疑更大。
“陛下!刑部尚书、大理寺卿正求见!”正当此时,太监前来汇报。
“宣!”
“臣拜见陛下。”不一会儿,两位负责审案的主角大步而来。
李世民道:“两位爱卿,可是为了花名册、账薄而来?”
屈突通道:“回陛下,是,也不是?”
“爱卿请说!”李世民端正了态度。
“陛下,在刑部与大理寺联合调查之下,军情泄漏一案已有进展。”屈突通道。
“陛下,我们已有九成确定是谁泄漏了军情。”大理寺卿正亦道。
“谁?”李世民大声问道。
屈突通一字一顿道:“左卫大将军侯君集!”
“屈突爱卿,你说谁?”李世民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
“侯君集!”
“可有证据?”
“有!”屈突通、大理卿正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分别呈了上去。
李世民一一审阅。
原本充满了肃杀之气的脸,瞬间变得狰狞了起来。
“岂有此理。”
李世民猛拍案几,霍然站起。有了狄知逊的调查与分析,加上两部罗列的一一证据,以及侯君集的为人处世及最近的种种表现,李世民已信了七成。
“陛下,还有一个事情,更能证明侯君集就是泄漏军情的人。”
“何事?”
“刑部布置在潞国公府附近的人员现,昨天半夜三更,侯君集大将军将其二公子、三公主连夜送走。他们加入一个商队,趁夜离开了长安,去向不明。”
屈突通道:“如不是心中有鬼,他何必有此举动?就算与泄漏军情无关,恐也与其他问题有关。”
李世民蓦然想到账薄上的一段记载,不由得寒声道:“可是南姓商人之商队?”
“正是如此。”屈突通微微一怔,便十分确认的点了点头。
李世民大怒道:“这不可原谅!为了个人恩怨,无视我大唐利益。若不是小秦大将军临危破局,大军危险,太子危险,数万大军跟着危险。侯君集简直糊涂透顶,混账透顶。”
李世民脸色铁青,侯群集的这种做法,便是李世民再信任侯君集,他都无法接受。通过刑部、大理寺提供的证据,以及侯君集送子之事,他已相信这绝对就是侯君集妒忌秦风,枉顾大唐的利益将军情出卖给了突厥,其目的是让秦风不但立不了功,而且还要让秦风死在突厥之手,至于太子李承乾的死活他侯君集压根就不在意。
这种为了自己利益而牺牲一切的做法深深的激怒了李世民,他肃然道:“两位爱卿认为当如何?”
屈突通怒道:“陛下,您与臣都是军人出身,也知道泄漏军情对于一支军队是多大的伤害,陛下对他侯君集推心置腹,他却因为私人恩怨泄露我大唐军情,险些害得秦大将军全军覆灭。若大将军有个三长两短,恐怕太子殿下也惨遭不幸,至于有没有后来的歼灭突厥还是两说。
大理寺卿正亦怒道:“我大唐立国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恶劣的情形,若不加以严惩。日后朝武若有嫌隙,人人都效仿侯君集。岂不朝堂大乱、天下大乱。此风绝不可助长,侯君集手握重兵,是陛下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其行更加可诛,理当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李世民默然不言。
“断水去源,斩草除根,除恶务尽,此次机密军情泄露,臣妾觉得不管他存有什么目的心思,都是罪魁祸,难辞其咎。也一直觉得侯君集应当严惩。陛下,要是乾儿有所不测,为了这太子之位,恐怕还会生出无边的争端。幸好,风儿应对得当,不然,绝对是我大唐之大祸。”
一边的向来温柔贤惠,从未插手国家大事的长孙皇后此刻也说话了,这涉及的人有她的亲生儿子,有她最喜爱的女婿,可这两位最亲近的亲人,差点就因为侯君集的自私自利而命丧黄泉,心中之恨之怒可想而知。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此风不可长,这事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样吧……两位爱卿,此事朕就交与你们二人了,刑部、大理寺全力负责此事,我们必须给将士们一个交待,我们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坏人。”长孙皇后的话,让李世民不寒而栗,一旦没了太子,他的儿子们还不得拉帮结伙的干了起来?这内斗向来是消耗国力的,因为当初他们兄弟就是因为内斗而消耗了大唐的不少精力。也是长孙皇后,让李世民下定了严惩侯君集的念头。
“等会左卫大将军侯君集就会到来,朕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