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5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君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的。

  古往今来,真真的成就大业者,无不经历重重磨练。而那些才华盖世,一帆风顺之人却往往因曾受不住一次失败,败在了自己的手中。

  侯君集恰是如此之人。

  他出生卑微,自幼受尽世人白眼,所以渴望上位,成为人上人,故而自幼苦练弓马骑射,研习兵法韬略等技艺。

  年轻的时候成为李世民的幕僚,多次随军出征,谋功武功皆有建树,很快就引起了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李世民的注意。成为重点培训对待。他也不负李世民的器重,多次献计献策,晋身为秦王府的骨干之一。

  李世民继位以后,大赏功臣,侯君集地位仅次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李靖等寥寥数人。更是升任为重中之重的左卫大将军,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唐数一数二的大将。

  完全可以说侯君集在仕途上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他的性格本就是那种容易自满。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物,受到李世民的如此器重,甚至认为李世民没他不行,他们会如历史上的那些明君谋臣一样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对于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心底都抱着排斥的态度,认为即便没有他们,只凭自己大唐一样会如现今一样强盛,甚至更强。

  可是李世民如今的态度却让他心若死灰,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是谁,一定是谁,恶意中伤于我。陛下,难道我侯君集对你的忠心有的假吗?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撕心裂肺的喊着,泪水却不住的流了下来,委屈极了。

  “不!君集,你的忠心,朕知道得很清楚,但你今天做的实在太过分了,你是朕的心腹才有资格知道朕在高句丽的布局,朕让你知道,这是信任。可你,却将这关乎大唐未来、大唐颜面之机密公诸于众,这要是让高句丽人知晓,那还了得,从轻处上说,你这是口无遮拦,作为左卫大将军,你难道连最基本的祸从口出都不知道?你管不住自己的嘴,日后再来个不小心将消息泄露给其他人,我大唐还不知会蒙受多大的损失?这从重里而言,你这是泄漏军情。不管在那个朝代,泄露军事机密都是重罪,更何况是关乎数万将士性命的机密……”

  李世民心底也确实为难,一方面侯君集确实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是自己倚重的臂膀之一;另一方面侯君集越来越来难以掌控,做事也越来越出格了,他的刻意泄漏,不但让李世民今天差点下不了台,而且已经出了一个臣子的范围,实在让他难以忍受,以致视若无睹。尤其是见如今依旧不知悔改的侯君集,更是知道自己往日的纵容,已经让他骄纵的出了极限,所以决定小惩大诫。要让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忍受,但有些事情是自己是无法忍受的。

  言有无意,听者有心。

  心里有鬼的侯君集听到李世民说的这句时“不管在那个朝代,泄露军事机密都是重罪,更何况是关乎数万将士性命的机密。”,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脸色比之刚才更是苍白。

  “怎么了?”李世民见侯君集一下子停止了叫嚷,而且脸色也为之大变,李世民心头一下子警觉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的某句话戳到了侯君集的痛处了。

  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说过的话,李世民脸色也变了,凝声道:“上一次,太子与秦风隐密行事,可他们的行踪让人恶意的泄漏,他们也差点让乌蒙部落、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留在了草原。此事,不会是你做的吧?”李世民说完,一双虎目,威严的死死的盯着侯君集。

  “没有,绝对没有。臣纵然再有诸多不堪,也不会做出这般下作之事。”侯君集矢口否认。

  正如李世民说的那般“不管在那个朝代,泄露军事机密都是重罪,更何况是关乎数万将士性命的机密。”

  当初李承乾、秦风一口断定有人泄漏了他们的行军路线。后来,李世民让刑部、大理寺入手调查了,只是这两部迟迟没有得出答案。

  因为这案情涉及到了几乎李世民的所有心复重臣,使得刑部、大理寺不得不小心求证。

  李世民也理解刑部、大理寺的难处,故而也没有催促,只是让他们不要冤枉好人,也不要放过坏人。

  前些天,秦风还问及此事呢。

  以秦风的为人,他当然不会轻易的放弃那背地里与他作对的小人的。不过他也不想过于沉迷进去,他有他的事业,有他的交往,抓泄密者也不是他的任务。

  因私而废公,反而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秦风自己关注暗查之余,基本不再过问,刑部、大理寺是干这一行的,调查经验远比他丰富的多。他不管过程,只要一个结果,一个对自己、对将士们有所交待的结果。

  秦风不在意过程,不代表李世民不在意,不代表刑部、大理寺的官员不在意。

  几乎所有古代王朝都有一个定律,立国时国家空前强大,但随着时代的流逝,一代不如一代,这其中跟君王大臣缺少磨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今大唐方刚立国。朝武大多都是凭借真实本事提拔上来的。大多都是有能力有水准,敢于管事能够管事的人物。

  当初泄密一案闹开后,刑部与大理寺就一直紧盯着不放,他们联手行动,想方设法的要把幕后之内奸揪出来。前不久,李世民还专门听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的汇报,也知道事情有所眉目了。他刚刚那问题也是顺口而出罢了,可侯君集的惶恐让李世民不由得怀疑了起来,不过,他也不是胡乱行事的昏君,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他不可能治侯君集之罪,于是不咸不淡的说道:“嗯!朕明白了。好了,明天,你就在家里好生读书。没学识如何当得了兵部尚书,如何出将入相。”最终,李世民还是安慰了这员爱将了一句。

  “喏!”侯君集哪敢再说什么,他心乱如麻,只担心东窗事,哪里有暇计较其他之事,如果躲不过这一关,别说出将入相,眼前之地位也将难保,先想办法度过眼前一劫再说,“陛下,臣先告退!”

  “嗯,去吧!”李世民应了一声。

  侯君集只觉得脊背凉,全身内衫都让冷汗给打湿了。出了甘露殿,他有一种再世为人、恍如重生的感觉。

  “君集,希望不是你。千万不要让朕失望。”望着侯君集的背影,李世民神色十分复杂。

  **********

  潞国公府!

  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马扎上,此人髭髯磔立,目光如电,严峻的脸庞有着骄横之气,正是侯君集。

  侯君集是聪明人,也是一个出色的统帅,知道泄漏军情对于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泄漏军情是什么样的大罪,要是在严苛的朝代,严苛的帝王时代,这是诛灭九族之大罪。

  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生怕事的侯君集误以为李世民怀疑到他头上来了,顿时慌了手脚,他知道今天地位、权势都是源自李世民的信任、给予,一旦信任不再,一旦让人查到自己泄密一事,等待他的将是什么样的结局。

  侯君集不是坐经待毙的人,回到国公府后将一百名心腹死士叫唤了过来。他在准备后路!

  “侯让,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二少爷、三少爷就交给你了。”侯君集从怀时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了一员彪悍的青年将领,道:“你们一路西行,到鄯州寻找清风客栈的老板,把这封信交给他,他就知道怎么做了。你要像听从我的命令一样,万事听他安排。天黑之后你们就走。”

  侯君集顾盼左右,威风凛凛,看着如利剑一般的勇士,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也不由的露出了一抹笑意。目光望着幼子时,眼里流露出了一丝丝的慈爱,抚摸着二子的头,沉声道:“二郎、三郎,不管将来生何事,你们都要听从侯叔叔的。你们要记住,侯叔叔他们是你们的亲人!”

  “父亲,到底生了何事?让您有如此安排?”侯君集长子有些惊慌的询问。

  “你不要问,也不要管!也不用知道。一切照常便是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生怕李世民查到自己,生怕李世民诛灭九族,他必须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走,至于夫人、长子是不能走的,因为很多场合都还需要他们出面,如果他们无故消失,即便查不到自己泄密一事,也会有人怀疑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授人把柄之事,侯君集又怎生去做?“君家商队晚上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