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风不时也会翻翻大唐的疆域图,了解一下大唐疆域的情况。

  从地图上的形势来看,突厥西以金山为界,东着挨着高句丽辽东那一块。不过因为水草丰盛的缘故,突厥绝大部分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细说起来就如中国的版图雄鸡,鸡背上蒙古国的那块地方。

  李世民以李靖镇守灵州,又以李世绩镇守代州,差不多有点呈现东西夹击的形势……

  想着脑海中的地图,也许李世民存着的就是东西夹击的的想法。

  果然!

  李世民道:“这突厥制霸草原多年,疆域极为广阔。想要一战而定,绝不容易。我打算到时候分兵而击一路李靖从灵州由西向东攻打突厥,一路李世绩从代州由东向西攻打……然后与草原上的一个部落结盟,让他们封锁住突厥的北部,以防他们让北方深处逃窜。”

  “那为何不分兵三路?”秦风好奇问道,要知道三角形定律同样适用于军队作战,三路兵马以箭头之状,可攻可守,绝对是一个比较稳妥方式。

  “出兵之际,药师公由灵州自西向东,李世绩大将军出雁门关自东向西,再来一路出庆州朔方由南至北。三路大军分而进兵。然后在辅以北方草原上的一盟友便形成了四面合围之势,保管让突厥成为瓮中之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李世民大笑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便是存着此意。大将军你想,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经济嘛!隋末动荡,中原元气大伤,伤得太重,一时间恢复不过来。在这百废待兴之际,长时间的发动对外战争。所消所耗会伤及大唐根基,加重百姓负担。但是目前的情况,我们又不能不打。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战法比较合适。”言辞之下,颇有考较之意。

  秦风想也不想道:“闪电战!”

  “闪电战?”李世民明白秦风的意思了。

  “正如岳父您说的这般,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供养一支长期在外征战的大军,一旦陷入战争的泥淖,我们想回头都回头不了。故而,以对付颉利,最佳的办法就是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办法,最强的效率。以极短的时间消灭突厥。将突厥覆灭。如此同样能够减少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负担。所以这一战,我大唐将会以最强的姿态出击,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突厥荡平,以此一战,达到震慑天下的目的。而闪电战的特点是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办法,最强的效率。以极短的时间消灭突厥。将突厥覆灭。如此同样能够减少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负担。所以这一战,我大唐将会以最强的姿态出击,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突厥荡平。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电战,这名字不错,将此战的特点描绘得恰如其分。我大唐战将多云,但论及最拔尖的莫过于李靖、李世绩、李孝恭,李道宗、柴绍略为次之。”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战将,灭萧铣、定江南,大唐南方的半壁江山几乎是都他打下来的,论起大唐平定天下的军功,李世民与李孝恭是铁打不动的第一、第二。

  李孝恭非常识得进退,天下太平后有人诬告他谋反,因此被召还京师,颇受有关部门追究盘问,既无证据,便被赦免为宗正卿。赐予实封一千二百户。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目前任礼部尚书一职,是一个典型的弃武从文得十分彻底的例子。

  或许是为了避嫌什么的,劳苦功高的李孝恭现在是奢侈豪爽,后房歌姬舞女达一百余人,然而待人宽恕谦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待。在结婚的时候,秦风也见过那位传奇统帅,只不过说句不好听的话,李孝恭已经废了。

  现在的李孝恭固然有着腰大十围的感觉,但是那露出来的一身肥肉,以及高高挺起的大肚囊,简直就跟小鬼子的相扑选手一样,这样的李孝恭还上得了战场才是怪事了。

  在李氏宗族中,唯有两人得到李世民的器重。一个便是李孝恭,另一个是李宗道,李孝恭废了,皇室里唯一的帅才就是李道宗了,只不过目前的李道宗,经验与方面略微欠缺,故而,被李世民誉为二线人才。

  对于李世民的分类,秦风笑了,李世民不清楚李道宗的强悍,他可是太清楚这位郡王的厉害了,以他的功绩而论,比起打内战的李孝恭强上百倍不止,他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孝恭他,唉,不说他了。”李世民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很惋惜的叹了一口气道:“朕的意思是让柴绍与李道宗联合这一军,如果说柴绍用兵正中有奇,那道宗则是一支离弦之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二人结合,相得益彰。”

  秦风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岳父是说,由二位大将军来负责由南向北的这一路大军?”

  “不错!”李世民目光灼灼,颔首道:“李靖用兵擅于奇擅袭。长于计谋算计,李世绩用兵老练灵活。擅于钻空子。而道宗则擅长打硬仗且机智不凡,除了他,朕还真没有适合人选,只不过这一正一奇的搭配,朕也颇为担忧,毕竟两人的方式方法是南辕北辙,要是在战争中各执己见,那麻烦可就大了。可是朕不得不尔,我大唐猛将甚多,但独当一面之帅才却少之又少。”

  秦风心头一动,道:“李君羡如何?”

  李世民道:“李君羡能力出众,可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朕不放心。”过了一会儿,又道:“朕确实意属一人,只是又不太放心。”

  “谁啊?”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李世民指着秦风,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

  “我?”秦风吓了一跳,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有着这等出人意表的想法。他之前想着,自己或许有上战场的机会,可顶天也只是独率一军去把奚族、霫族做掉而已。对于李世民的想法,他是想都不会去想。可最终,李世民意属的人却是他,太意外了一些,要知道,自己除了当一回绞屎棒,可没有一点点拿得出手的战绩呢。也不知道李世民对自己的信心来自于何处。

第232章:初承重任


  李世民悠然道:“对了,就是你。嗯,你今年十六岁,比霍去病少一岁正好。”

  “霍去病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以十七之龄,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你有霍去病之长,而无霍之短。霍去病深入敌境数百里,你又何尝弱于他?”

  李世民没有丝毫玩笑的话让秦风呆了好一阵子。愣是不太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又或者说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世民的意思他明白了:无非是说他与霍去病一样的优秀。

  与霍去病一样?

  这样的评价可谓是高得离谱,秦风汗颜无比,自家知道自家事,鬼点子是不少,可让他独率一军,参与这场事关大唐未来的一战,他貌似没有这种资格与能力。李世民作为皇帝,竟然这种大事关给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这真的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以至于直接让秦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世民对这场即将发生的大战十分重视,绝非一时之兴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原因有六:

  第一、突厥内乱,战力大不如前。

  第二、战事爆发,李靖、李绩一左一右护持,再加上秦风自己阴谋诡计多端,即便无功也不会有过。

  第三、虎贲军是从十二卫中挑选出来的最精锐的士兵,骑兵配上骑兵三宝后,战斗力比突厥勇士只高不低,即便是正面作战,也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这样一支军队不运用到这场大战中,实在太可惜了。

  第四、秦风善于练兵是出了名的厉害,到了边境之可以迅速提升边军的战斗力。

  第五、他对于秦风是完全的信任,本来秦风就是他最欣赏的青年一辈人,一直视为心腹。因天网一事,秦风的所有表现,让他更深一步的认识了秦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