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在内耗下,李成栋当年为清廷从北打到南无敌手的威风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开弓的箭就没有回头的。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自己是不可能再投靠满清的了。
正当朝廷上还在为从哪里调兵救援南昌争吵时,突然大堂外传来侍卫的喊声。
“报,漳国公郑成功遣派使者朝见圣上!”
永历帝听到忙喊道:“快将使者迎上来!”
路振飞步入大厅,朝坐在正位的永历帝三叩九拜,喊道:“微臣叩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历虚扶一下说道:“路爱卿请起,不知道漳国公派遣你来,是何事?”
路振飞站起,拱手说道:“启奏陛下,漳国公听闻江西战事不顺,特遣微臣来,希望能与惠国公李成栋联手救援南昌。”
永历帝听到郑成功愿意出兵一同救援江西,顿时大喜道:“漳国公果然不愧为忠义之臣,我正忧心该如何救援江西,想不到漳国公就来为朕排忧解难来了,好!李爱卿,有了漳国公的支援,现在你不用担心兵马不够了。”
李成栋听到忙拱手说道:“多依仗圣上洪福!”
永历帝摆摆手说道:“朕也累了,先行回宫。李卿家就与路卿家商议出兵救援江西的事吧!”
殿下的人听到忙拱手喝到:“恭送陛下!”
等永历帝走后,李成栋将路振飞请到自己的府上商议出兵的事。
书房中,分主客坐下,茶罢。
事态紧急,李成栋也没有再客道,直接问道:“救援南昌,漳国公能出多少兵马?”
路振飞回答道:“我军可出兵三万!”
才三万兵马!
李成栋感觉有点少?此次清军围攻南昌,出动了两万的八旗骑兵,十三万的绿营军。
刚赣州大败,再加上永历帝不肯调动护卫肇庆的四万兵马,广东这边最多也就是能出动八万大军,两军加起来也只是十一万。
李成栋说道:“漳国公就不能再多派遣一些来?”
路振飞摇了摇头说道:“福建北部还有上万清军,漳国公治下各县也需要留下必要的守兵,三万是我主能出动的最大兵马了。但请惠国公放心,这三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
听到路振飞是三万兵马都是精兵强将,李成栋根本就不相信。
当初攻打福建,跟郑家军也打过几场战,那些郑家军表现是怎么样的,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在郑成功手上,郑家军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只占领沿海一个府了。
郑家军里面也就是水师还像样点,能入得了李成栋眼!
如果人数再多一些,救援南昌的事,李成栋还抱有希望。
但听到郑成功只能出兵三万以后,李成栋就根本不抱希望了,对郑成功派遣的使者路振飞态度也没有那么热情。
随意地说上几句就打发他走了。
为了更快救援南昌,路振飞三番四次督促李成栋尽快出兵。
但李成栋根本不相信郑家军的实力,他更相信自己的部下。
为了凑够兵马,李成栋也是三番四次上朝请求永历帝将护卫肇庆的兵马都调派给自己救援南昌。
为了护卫的兵马,永历朝廷上又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时间和机会在这没有任何作用的党争伐斗中白白浪费了。
路振飞看到这种情形,对永历朝廷也大失所望。
路振飞费尽了心力,也只是让郑成功与李成栋结成攻守同盟——防守上,一旦清军攻击郑成功或是李成栋,另一方需得提供军力相助援救;
进攻上,双方约定一同出兵救援南昌。只是具体的进攻时间,李成栋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听完路振飞的讲述,郑成功很是无奈。
如果没有李成栋军去正面牵制清军,郑成功是绝对不可能去跟清军正面硬拼的。
希望李成栋能意识到南昌现在不单是一城一地之事,还关系到整个南方大明的局势。
李成栋不动,郑成功只能耐心等待,加紧训练士兵,时刻准备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冬儿
将近春节了,郑成功去军营察看了那些受伤还躺在病床上的将士。在受伤官兵的病床前,郑成功亲切地拍着他们的肩膀,叮嘱官兵们要安心养伤。
中午回到跟家人吃个午饭后,郑成功紧接着就前去看望慰问阵亡士兵的家属,并且每家每户都封了两两的红包。
年初一接见文武官员,年初二就前去慰问各镇各卫的武将……就这样为了笼络安抚人心,郑成功每天面见这个,慰问那个,整天忙得脚不着地,直到年初五才告一段落。
这天上午,郑成功穿着便衣坐在书房翻阅书籍资料。自带兵打仗以来,接触得越多,郑成功就越是发觉自身还有着很多不足。
为了能尽快地弥补,郑成功花经心思让人搜集了大量的兵法,自春秋战国至明朝皆有。
诸如武经七书当中的《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以及宋代的《武经总要》、《历代兵制》;明代的《纪效新书》、《百战奇略》、《练兵实纪》、《武备志》、《筹海图编》;
只要稍微有一点时间,郑成功便会翻看,好增强自身的军事水平。
当郑成功正翻阅着《武备志》当中关于明朝手雷、地雷描述资料时,一个下人在门外轻声地喊道,“老爷,大小姐求见!”
下人口中喊得大小姐即是亲手杀死王富贵,为母报仇的那个冬儿。
攻克王富贵山寨后,冬儿就一直尾随着郑家军,赶也赶不走。
最后郑成功没有办法,只好收留了她。只是大军当中都是男人,很多还是千年老光棍,因此为了冬儿着想,郑成功派人将她送到厦门妻子董友身边照料。
董友听闻冬儿的悲惨身世后,做主将她收为义女。按照明朝的习俗,帮她改名为郑秀文,希望她日后能秀美、文淑。
只是郑秀文遭逢惨事,变得对任何人都很有戒心,整日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而且每天躲在房间,不肯多出来走动。
听到义女郑秀文突然要求见自己,郑成功眉头一皱,她来干什么。
“你先带她去大厅等候,我等下就过去!”郑成功朝着外面喊了一句,然后起身换了一件正衣才才前往大厅。
这几年在郑府不缺吃穿,郑秀文早已经不是当初那般消瘦,长得很艳丽。
虽然是自己的干女儿,但郑成功也不方便在书房面见她。
毕竟郑秀文只是自己的义女,并不是亲生的,所以为了防止闲言闲语,只好在大厅相见。
郑成功记得刚回到厦门,见到郑秀文时,自己还愣了一会。
不过也是,第一次见到郑秀文时,她才刚杀完人,浑身是血,只让人看得恐怖,没仔细看过她的样貌。
等她尾随着大军时,尘土飞扬,她又整日黄土盖面,看不清样貌。
后来董友收了她做义女,赐了她很多衣着装饰。待她洗净尘土,换上干净的衣服后,美人的坯子顿时显露无疑。
四年一过,她今年都十六岁了,长得非常清秀艳丽。
看到郑成功来了,郑秀文忙施礼道,“女儿拜见义父!”
郑成功忙虚空一扶,说道,“一家人不用多礼,快坐下吧!”
郑秀文没有坐下,冷谈地说道,“义父,冬儿想习武!”
习武!郑成功一愣,问道:“为什么?”
郑秀文原本冰冷的脸,此时却是面目峥嵘地说道,“我要变强!”
看到清秀的一张脸充满着怨气,郑成功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你说要去读书写字,我不反对。但习武,不行!”
听到郑成功拒绝,郑秀文即“碰”的一声,跪在地上说道,“义父,冬儿恳求你!”
郑成功不为所动,说道,“你的仇人已经给你亲手杀了,你的大仇也报了。现在你该做得是好好活下去,而不是再想着这些没用的东西。”
郑秀文重重地磕了下头,再抬起头时,额头上已经一片红迹,血泪盈襟地说道,“请义父成全!”
看到义女这样倔强,郑成功也火了,怒拍而起,说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一个女孩子家舞刀弄枪像什么样,快给我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说完,郑成功一率手即走。本来就是看着她一个小女孩可怜,才收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