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八月份,江南早稻也开始了秋收,正好趁着拒绝出兵命令这段时间,开始,采购积累物资。
这段时间,孙传庭刘宗敏都是待在安庆忙碌起来,可宋青书却是始终待在应天,还有件事令他颇为烦心。
上一次,施琅三个月就从马尼拉返回应天了,可这一次,带着五条大船,上千安庆一师将士以及水手,施琅却已经走了小半年还没个音讯,这年头连个无线电都没有,不容的宋青书不担心。
这天,宋青书还是焦虑的待在龙江船厂办公室,一面等候着施琅的消息,一面批阅着各处人员物资的调动,批着批着,外头,忽然一阵喧哗声,听的宋青书立马箭步穿到窗前,的确有十多条大船缓缓进入港口,不过却是海捕的渔船归来,看着成桶成桶的鲜鱼被码头工人忙碌的搬运下来,宋青书旋即失望的走了回去。
可就在这功夫,门口忽然被人粗暴的推了开,曹三喜,张明性两个公司大股东面色阴沉的走了进来,他俩这幅表情倒是吓了宋青书一跳,忍不住惊愕的问道。
“出了什么事?二位,连进门的礼仪都忘了吗?”
宋青书明显有点不高兴,听的张明性却是立马脸色一悲催,急促的抱了抱拳。
“东家,事急从权了!出大事了!”
急促的从城内出来,抵达郊外,应天附近,大批的早稻已经被收割成捆,然而加多宝商号的收购掌柜的却是仅仅能在一旁满头大汗的看着,眼睁睁中,这些粮食全都被打包装车,却是向长江以北运输而去。
“怎么回事?”
这一幕,看的宋青书的脸色亦是阴沉了下来,如今乞活军要养军,还要养工人,粮食生意已经缩小了不知道多少,自己存粮都是紧巴巴的,全指望这次秋收屯粮,可是粮食却收不上来了。
绝不止应天这一方,曹三喜几个已经急成这副模样,说明这个现象恐怕是普遍的,满心焦急,宋青书急促的开口问道。
“回东家!”
收购掌柜的那张脸都快哭出来了,悲催的一个大鞠躬。
“今年不知道为何,所有地主收的租子全都要粮食,不允许佃户私自卖出,而且他们似乎达成了什么协议,所有粮食,只卖给扬州那帮家伙!”
这下事情有些棘手了。
………………………………
第四百五十三章。人祸
孔老夫子古话说得好,麻子不是麻子,坑人吗!这会儿就在乞活军磨刀霍霍要去北上参加卫国战争,正需要囤积军粮时候,来了这一手,那感觉,就跟女神好不容易被灌醉了,宾馆也开好了,偏偏提枪上马时候就没安全套了一样令人抓狂。
出去巡视了一圈,偌大的应天府近郊,就没有几家愿意把粮食卖给自己的,满嘴大火泡,宋青书憋屈的回了龙江船厂指挥中心。
接下来十多天,坏消息接二连三传了来。
“苏州粮食流失了七成,常州粮食流失了八成,松江本来就不产粮食,这儿抢购到差不多一半,也只有两万担,淮安,扬州,滁州本来就是扬州盐商的根据地,这儿连五千担粮食都没收到,剩下庐州,和州,太平府,宁国府的早稻也流失了将近六层。”
“今年原计划屯粮三百万担,早稻一百万担,如今其中八十万已经被扬州盐商抢购,剩下的,就看湖广那面能不能多挤出一些份额了。”
情报秘书李香君那张红嘟嘟的小嘴,贝齿银牙开喝间倒是别有一种风情,可惜清晰的声音听的董事会中几人全都是垂头丧气的,尤其是曹三喜,老家伙忍不住狠狠一敲桌子:“他娘的这帮刁民,那年不是咱们商号给的高价,说翻脸就翻脸呢?”
“曹东家,也不能怪农户,毕竟南直隶的土地几乎都控制在地主世家手里,这次他们也是受害者,盐商没有咱们的运力,他们也不管漕运,只从地主手里卖光官府逼迫完税,如今两淮大地到处都是破家的民户,昨天九门提督还刚刚拦了一波难民。”
李香君的父亲是个卫所军官,这年头卫所几乎就是个大田庄子,所以李香君出身也是接近农户,听着曹三喜的抱怨,忍不住开口辩驳着。
“行了,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复社,就算在市民中影响力他们拼不过咱们,对这些当地大户的影响,咱们却是拍马都赶不上,当务之急不是找谁算账,而是如何解决困境,伯雅先生,今年英霍山区还有凤阳,安庆的屯垦如何?”
无奈的打断李香君,宋青书又是犯愁的撇过脑袋,这问题问的孙传庭那扑克脸亦是拉长成了苦瓜脸。
“大帅,今年大旱,凤阳府本就贫瘠,番薯,土豆,玉米还有稻谷加一块只有五百万担左右,英霍山人口几乎全都要从中拨粮,而应天府这面大帅先后招募的工人多达五十万,也需要发放粮食,这些,就算紧巴巴也只能撑到下次秋收前,没有存余。”
“大帅,实在不行停掉工人粮食,改回原来的月俸?如果这样,至少能挤出二百万担粮食!”
孙传庭的建议听的一大帮子股东都是跟着怦然心动,就算减去二十万担军粮,一百八十万担各种杂粮也够他们在北方销售一阵子了,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万一手头没有粮食,他们的粮店就得关门,而这次拥有充足货源的两淮粮商又可以趁机夺回市场。
“不,不可以!”
想都没想,宋青书就否决了,而且看着股东们红彤彤的眼睛,他还站起来,重重做了个罗圈揖,凝重的说道。
“诸位,这两淮是盐商的地盘,咱们北人凭什么立足的,凭的就是这些工人支持咱们,要是让工人再次吃不饱饭,他们还会像上次一样支持咱们吗?况且粮食一年利润才多少,区区四五百万两,这些工人每年创造的财富多少,至少两千万到三千万两,就算丢了粮食市场,咱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啊!”
这话说的一大帮股东哑口无言,仔细想想,却真是细思极恐,一时间居然都没了声音。
“那大帅,依照您的意思,今年北方粮食市场就放弃了吗?”
“不,加价去湖广,这次咱们把收购价格提升到一两!我就不信,还抢不过那些粮耗子?”猛地一拍桌子,宋青书咬牙切齿的说道。
…………
伴随着秋收,激烈的粮食大战在江南肥沃的土地上拉响开来,的确是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加多宝商号的收购价格提升了一倍,还真令不少原本答应卖给扬州粮商的地主员外反了悔,让商号稍稍扳回一局。
然而这一次扬州盐商却是铁了心与宋青书作对,没过几天,他们也把收购价提了上去,而且提到了一两一钱,而且他们居然和熊文灿勾搭上了,顺势挤占了湖广的粮食市场,逼得宋青书一咬牙,第三次提升价格到一两二钱。
不过,不止加多宝商号在前进,敌人也在前进,扬州新成立的泰日天票号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徽商募集了比往年多几倍的资金,这次他们直接把收购价格提升到了每石一两五钱。
加多宝商号铺开的摊子太大,就算是票号也同样拥有巨量资金,却也不是这么拼的,终于,这次商战从宋青书到手底下的晋商,都被人狠狠上了一课,依照士子与士子家关系纽带,还有盐商那雄厚的资金,一直到九月份,江南主要产粮区的绝大部分粮食都被扬州盐商收购在一起,乞活军前后收购的粮食也不过一百万担。
只不过这次粮食大战,受创最深的既不是宋青书的北商集团,也不是徽商与东林党联盟,而是大明王朝。
羊毛出自羊身上,花大价钱购买来的粮食,卖出去自然也不会便宜,原本苏州粮店临近秋收,稻米已经掉到了一两半一担,这次直接涨到了四两,甚至还有往上涨的趋势,在这个普遍收入只有一两,甚至不到一两的江南,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新的一**破产。
真有种自讨苦吃的感觉,不少跟在后头吆喝的贫苦士子忽然发现,自己也活不起了,原本的中产之家豁然清贫,原本城镇化已经相当繁荣的南直隶,浙江,居然出现了返乡浪潮,无力养活过多人口的大户之家放逐了数不胜数的奴仆,富庶的江南,居然也开始了饿死人!
“老爷,求求你,给口饭吃吧!”
“老爷,买个丫鬟吧!我,我不要钱,只要能让我娘俩有口饭吃!我很乖的!”
“求求你,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饱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