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大都出的时候,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为了大元朝廷,为了皇上,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两人都是愿意做出最大奉献的,甚至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两人的眼界与海都已经不一样,他们看重的是大蒙古,而不仅仅是漠北草原与漠南草原,这些年大元朝廷的壮大,干净利落的灭掉大宋,已经让他们看清楚了,若是完全的墨守成规,则大元朝廷没有什么希望。

  可是大明王朝的创立,明军的骁勇,特别是大明王朝的那个皇帝吴邵刚的睿智,让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都是很担心的。

  偏偏两人对于吴邵刚,也算是大元朝廷之中最为熟悉的。

  末哥就不用多说了,数次与吴邵刚见面,每一次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早就现吴邵刚有着非同一般的能力和影响,而兀良合台,曾经败在了吴邵刚的手下,且被生擒,关押在临安府城好些年,若不是当时大宋朝廷掌控权力的魏国公贾似道暗中的帮助,根本就不可能回到大都来的,而却兀良合台对于吴邵刚,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山东之战预示着吴邵刚有了与大元朝廷拼杀的实力,大明王朝的创建,更是预示着吴邵刚已经做好一切的准备,即将着手开始与大元朝廷的厮杀。

  大明王朝与大元王朝,只有一个王朝能够统领天下。

  面对这样的单项选择题,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都给不出答案,若是往前推哪怕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根本不存在选择的可能性,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离开大都之后的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内心更是沉甸甸的,他们知晓自身肩负的使命不一般,关乎到大元朝廷的未来。8



第四百八十八章 稳定南方


  凌源元年正月十五。??

  吴邵刚的登基大典以及皇太子吴瑞坤的册封仪式,悉数都进行了,整个的开封府城,依旧是异常的热闹,大街小巷都是熙熙攘攘,外城的建设,短短几年的时间,突飞猛进,已经让开封府城的城池范围扩大了数倍,而整个开封府城的人口,早就过百万人,其繁华的程度,早就过了原南宋京城临安府城。

  吴邵刚进入到了皇宫之中,可对于皇宫里面的环境,却不是特别的适应。

  穿越之前,吴邵刚曾经数次的游览故宫,那个时候想着,故宫这么大的地方,皇帝一个人在里面闲逛,一天的时间都是转不忘的,可穿越之后的吴邵刚,真正的做了皇帝,才现皇宫其实就是一个桎梏,将皇帝本人乃至于皇帝的嫔妃儿女都关在了这个笼子里面。

  也难怪有不少的皇帝,实在难以忍受之后,做出了诸多外出游历的事宜。

  吴邵刚很清楚,若是一直都被禁锢在皇宫之中,与外界完全脱离了,不知道外界任何的事情,不知道百姓的疾苦,这样的皇帝是难以真正施展作为的,而且天下的诸多事宜,全部都要听下面大臣的禀报,也是不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的,这样的时间长了,脱离实际的情况必定出现,这个王朝也将逐渐的衰败下去。

  故而进入皇宫之中的吴邵刚,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身立下规矩。

  这个所谓的立下规矩,就是吴邵刚不能够整年都在皇宫之中,每年至少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是需要到外面去走走看看的,这种走走看看,一方面是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另外就是了解外面的实际情况。

  两个月时间真的不算什么,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太过于落后,两个月时间来回是走不了多远的,不到六十天的时间,每天保证行走五十里地,一共三千里地,就算是抵达极限。

  按说皇上登基之后,事情应该是很多的,事无巨细都需要关心的,不过吴邵刚这个皇上,看起来没有那么的忙碌,其所关心的都是一些规矩方面的事宜,至于说落实到每一件具体的事宜,基本都是李庭芝、郝经、刘秉忠以及张文谦等人去办理。

  吴邵刚最为关心的还是南方的稳定事宜。

  马上就要到春耕季节,南方必须要稳定下来,至少大部分的地方,老百姓都能够安安心心的种地,而不是陷入到慌乱与逃亡之中,故而他给蔡思伟等依旧在南方征伐的将领的圣旨之中,一直都是强调稳定地方的事宜。

  蔡思伟等人面临的征伐和厮杀不是很多,不管是驻扎在南方的蒙军还是宋军,力量都不是很强大了,有些地方甚至处于真空的地带,可就是这样的地方,属于最为难以稳定的地方,诸多的官吏之中,有的依旧是终于大宋朝廷的,也有忠于大元朝廷的,甚至有些是想着自立为王的,面对这样的乱局,绝不能够心慈手软,务必下狠心剿灭。

  早朝结束之后,礼部尚书李思琦与大学士窦默留下来了。

  吴邵刚看着两人,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李爱卿,窦爱卿,朕将你们留下来,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你们去办理。”

  “朕一直都关心南方的稳定事宜,从这段时间的奏折来看,南方想要彻底稳定下来,尚需一定的时间,朕也知晓此事不能够过于的着急,不过朕以为,大元朝廷不会给朕那么多的时间,他们一定会在短时间之内,起大规模的进攻,这些天以来,朕仔细想过了,不管南方是不是能够完全的稳定,至少不要拖累朝廷对蒙军的征伐。”

  “朕决定了,让你们协助太子去巡查南方,以一年时间为限,你们一定要好好的辅佐太子,让整个南方基本稳定下来,不至于出现巨大的动荡,你们此番的责任重大,太子年纪尚不大,也不是特别熟悉政务方面的事宜,这就需要你们予以辅佐和教诲。”

  李思琦和窦默两人愣住了,刚刚早朝的时候,皇上压根都没有提到这件事情。

  跟随在太子身边去巡查,这是天大的好事情,一般人根本没有如此好的机会,这天下今后总归是太子来继承的,能够得到太子的青睐,也就为今后在朝中立足播种了机会。

  不过南方压根都没有稳定下来,中书省与枢密院接到的奏折,都是说南方小的动乱不少,百姓也难以真正的安定下来,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到南方去巡查,危险太大了。

  李思琦看了看窦默,率先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不可,南方尚未稳定,太子殿下千金之躯,岂能冒险。”

  窦默也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同意李大人之意见,太子殿下不可亲身涉险。”

  吴邵刚微微摇头。

  “朕已经决定了,太子此番必须到南方去看看,太子上一次的游历,还是在三年之前,那一次的游历,朕事情太大,没有来得及关心,其实朕也知晓,太子游历过程之中,没有学到多少的东西,现如今太子身份不一样了,若总是在深宫之中,对于外界的事情都不知晓,将来如何治理这天下。”

  “至于说安危之事宜,和朕比较起来,太子这点事情算什么。”

  “此番去平定南方,会遭遇到诸多棘手的事宜,如何的临济决断,正是展现能力的时候,太子若是能够适应乃至于掌控这一切,朕就真正的放心了。”

  “故而朕才会说到你们此番之行,责任重大,不仅仅需要稳定南方的局势,还要教谕太子知晓百信之疾苦,知晓稳定天下的不易,知晓将来做任何事宜,都是要考虑这天下之百姓的,否则这大明王朝,与大宋王朝有何区别。”

  吴邵刚说到这里的时候,蔡思伟和窦默的神色都变得凝重了。

  皇上是开国之君,太子殿下同样也算是,皇上一心为了江山之稳固,呕心沥血,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的厮杀,才能够真正的统一天下,如此情况之下,太子殿下若是没有治理国家之能力,又怎么可能真正的继承大统。

  蔡思伟和窦默两人同时跪下了。

  “臣领旨,一定不辜负皇上之重托。”

  中书省,议事堂。

  李庭芝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看着蔡思伟和窦默两人,皇上做出的决定,让他大为吃惊,不过仔细想想,这决定无疑是英明的,让太子殿下早些熟悉政务,知晓这天下得来不易,才能够让太子殿下今后好好的治理国家。

  不过南方的确不是那么稳定,若是太子殿下在巡查南方的过程之中,遭遇到什么意外,那就是无法挽回的过失了。

  李庭芝不可能没有私心,母凭子贵,李氏家族已经算是大明王朝的第一家族了,李庭芝的女儿李涵薇是皇后,儿子李润是山西行省制置使,李辰孙和李酉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