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很耐人寻味,看上去是阿术聪明的地方,其实这样的**阵,暴露了阿术真正的意图,也让我明白了,阿术目前处于极度自信的状态之下。”

  “身为蒙军征南大军统帅的阿术,所立下的战功,是包括合丹等人在内都无法比拟的,毕竟阿术灭掉了大宋,帮助大元朝廷占据了整个的南方,不管南方有些地方是不是实际上掌控了,至少大宋已经投降,已经表示南方所有地方都是归属于大元朝廷了。”

  “极度自信的阿术,怎么可能选择从盱眙的方向发起进攻,那样岂不是向我们示弱,再说选择从盱眙方向发起进攻,对于阿术来说,绕了一个大圈子,进攻的态势自然会慢下来。”

  “至于说盱眙和楚州两个方向都出现了蒙军,让我想到了阿术的身边还有两个人,吕文德和吕文焕,这两人的能力是不错的,以前也是大宋文武双全之能人,他们一定会给阿术提出来建议,我看盱眙和楚州两个方向出现蒙军,恐怕就是他们的建议。”

  “自信的阿术,不会耽误时间,何况济南府还驻扎着合丹率领的蒙军的援军,在阿术看来,蒙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能够一举将我们撵出山东。”

  “既然有着如此之大的把握,又何必多此一举,从盱眙的方向发起进攻,故而我做出了判断,阿术率领的蒙军,依旧会取道楚州,进入到海州。”

  。。。

  郝经与张文谦等人,频频的点头。

  也就在这个时候,袁世春拿着一封文书,进入到屋内。

  袁世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吴邵刚眉头微皱,迅速打开了文书,仔细看起来。

  慢慢的,吴邵刚的脸上,仿佛闪现出来笑容。

  看完了手中的文书,吴邵刚平静的开口了。

  “这一次佟卫华与姚枢、史天泽都立下功劳了,从大都方面来了情报,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要求阿术务必将谢太后以及李显等人,押解到大都去,我倒是差点忘记这一茬了,谢太后以及李显等人,还在蒙军的大军之中,如此看来,阿术更不可能绕道了,必定从楚州进入到海州,争取打开一条通道,尽快的到大都去。”

  看完的文书,传到了郝经和张文谦等人的手中。

  张文谦的神色有些复杂,可能是想起当年他所做的事宜,不也是为四川方面提供情报。

  很快,看完文书的郝经开口了。

  “下官以为,殿下之分析是正确的,阿术不可能选择从盱眙进军,如此耽误时间不说,也可能出现意外,毕竟谢太后与李显等人,是不能够出现意外的,大元朝廷不放心,若是这些人在河南境内逃脱了,进入到了开封府城,那将是忽必烈无法忍受的。。。”

  张文谦也跟着点头,但没有开口说话。

  吴邵刚稍稍愣了一下,脸上出现了笑容。

  “郝大人分析的是,阿术不可能冒险,毕竟谢太后等人必须押解到大都去,若是绕道进入河南,岂不是将谢太后等人送往了开封府城,阿术不会这样做。”

  说到这里,吴邵刚看着地图,再次开口。

  “既然阿术给了我们一个**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免得让阿术、吕文德以及吕文焕等人不爽啊。”

  屋子里的气氛变得轻松一些了。

  很快,蔡思伟开口了。

  “殿下,末将以为,派遣部分的军士,在宿州以及盱眙的方向设防,且专门暴漏行踪,让阿术他们发现,末将认为阿术他们必定上当。”

  吴邵刚再次笑了,看着蔡思伟开口了。

  “这个建议很好,从开封府城赶过来的大军,可以留下万人驻扎在宿州,做出防御蒙军进攻的态势,不过他们必须要闹出动静来,宿州与盱眙之间,有不少的商贾往来,百姓的往来也是不少的,通过这些人传话,想必这样的传闻,很快就会到阿术等人那里,到时候就由不得阿术不相信了。”

  作战部署完全确定下来之后,屋子里的气氛显得轻松了。

  吴邵刚站起身,慢慢的朝着外面走去。

  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吴邵刚几乎就没有轻松过,时时刻刻都想着大都以及临安府城的事宜,现如今到关键时刻,他更是不可能得到休息,须知脑力劳动是最为辛苦的劳作。

  有些时候,吴邵刚甚至想的头疼,那是用脑过度的表现。

  郝经等人跟随走出了屋子。

  在院子里慢慢转悠的时候,吴邵刚看着张文谦开口了。

  “张大人,你对忽必烈是如何评价的,实话实说。”

  张文谦看了看吴邵刚,不假思索开口了。

  “殿下,下官觉得忽必烈骁勇睿智,且能够吸纳人才为己所用,大元王朝在忽必烈的手中,的确是发展壮大了,这是前任大汗蒙哥无法比较的,只不过因为山东李璮以及王文统的事宜,忽必烈对汉人大臣产生了怀疑,导致其身边的汉人大臣越来越少。。。”

  张文谦说完之后,吴邵刚看向了郝经。

  “郝大人,你是怎么看的。”

  郝经思索了一会才开口。

  “下官当年在忽必烈身边之时,得到了忽必烈的信任,下官和张大人的认识一样,也认为忽必烈是不世出的英雄,若不是殿下的崛起,怕这天下已经是忽必烈和大元王朝的。”

  吴邵刚点点头。

  “你们说的很不错,忽必烈是我最为敬佩之人,身为蒙古的大汗,敢于吸纳汉人文化,重用汉人大臣,为此不惜让蒙古朝廷分裂,阿不里哥的叛乱,忽必烈顶住了,没有疏远汉人大臣,依旧是信任和重用,漠北草原的海都等人,对于忽必烈也有很大的看法,无非就是觉得忽必烈汉化,其实忽必烈完全可以重要蒙古人,排斥汉人大臣。”

  “正是因为忽必烈太信任汉人大臣,李璮的叛乱与王文统的内外勾结,对于忽必烈的打击是巨大的,让其内心的愤懑无处发泄,故而将这股怒火,全部都转移到汉人大臣的身上,当然这不是全部的原因,也是因为大元朝廷之中的蒙古权贵,对忽必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的看法出现了变化,做法更是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忽必烈若是继续信任汉人大臣,继续重用汉人大臣,我恐怕没有那么好的机会,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发展壮大起来,我只是为忽必烈惋惜,为什么不能够一直顶住压力坚持下来。”

  “忽必烈给了我机会,若是我不能够抓住,也对不起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了,诸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a



第四百六十九章 斗的是智慧


  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的主力,朝着楚州的方向行军,而盱眙方向,则是另外一路蒙军,人数也有近十万人,朝着宿州的方向行军,当然这另外的一路大军,几乎都是以被强迫进入队伍之中的老百姓为主的,秋收的时节尚未完全结束,蒙军集中如此之多的百姓,影响还是很大的,可惜阿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

  阿术派遣的斥候,也侦查到了诸多的消息,譬如说宿州方向有动静了,发现了大量的明军开始集结,至于说海州方向,不用侦查都知道肯定是驻扎有明军的,而且明军会死守海州州城以及涟水县城等地方。

  阿术非常重视这些情报,特别是对于宿州方向的情报,更是看的仔细。

  战略部署方面,长期征伐的阿术,已经有了不错的大局观念,可是在战略分析方面,阿术还是存在不足的,毕竟蒙古人以武力取胜,以前在漠北草原的征伐,都是以实力说话的,就算是进入南方作战,绝大部分时候也是依靠实力,孱弱的宋军压根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也就是吕文德与吕文焕到身边之后,特别是在鄂州之战取得胜利之后,阿术开始重视战略分析的诸多事宜,他感觉到了战略分析的重要。

  宿州方面发现大量明军的消息,让阿术很是高兴,几乎在获取到情报的同时,阿术要求大军加快行军的步伐,快速的通过楚州,进入到海州与明军作战。

  十五万大军被分为前军和中军两个部分,前军五万人,中军十万人,谢太后以及李显等人,悉数被押解在中军之中。前军与中军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五十里地,如此就算是前军与明军交战,中军也能够在两个时辰之内抵达驰援。

  这样的安排,在阿术看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对于明军他也进行了分析,当然是在吕文德与吕文焕等人的帮助之下进行分析的,明军的兵力不可能很多,驻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