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迁都就能够让蒙古大军不继续进攻吗。

  贾似道再次感觉到,他好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鄂州陷落、高达战死、夏贵投降的消息传到京城,朝中的大臣再次哗然,无数痛斥的声音指向了夏贵,夏贵在京城的家人,则成为了过街的老鼠,殿前司已经派遣军士守住了夏贵的府邸,其家人不得外出,在府邸之中等候朝廷的敕令。

  其实朝武大臣已经不多了,自从襄阳府城陷落之后,不少的文武大臣辞官离开了京城,前往开封府城而去,他们已经不愿意继续留在这里。

  那些没有多大本事,就是想着能够混日子的官员,不会离开,可惜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根本不可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当然这其中也有忠于大宋朝廷的官员,先择留在了临安府城。

  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大宋朝廷先后失去了襄阳、江陵、鄂州、建康、庐州和潭州等城池,京西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淮南东路与淮南西路等地,其能够掌控的地域越来越少,以前繁华富庶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少,自身实力也遭遇到重创。

  六月低七月初,南方进入到雨季,也进入到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季节。

  持续的暴雨,以及难耐的酷热,迟滞了蒙古大军进攻的步伐。

  蒙古大军主帅阿术接到了皇上的圣旨,要求他稳定所有占领的地方,暂时不要着急展开进攻,等到秋季之后再行展开对南方的进攻,争取尽早灭掉大宋。

  忽必烈的这道圣旨,自然是有道理的,酷暑季节,正是疾病流行的季节,从北方来的蒙古大军,很难适应南方的气候和饮食,这会导致疾病的流行,大大的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数年的襄阳之战,蒙军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教训。

  攻陷了鄂州之后,忽必烈已经明白,灭掉大宋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不需要那么着急,尽管稳固已经占领的京西南路等地,毕竟占领了开封府城的大宋的魏王吴邵刚,还在一边虎视眈眈,若是吴邵刚选择对京西南路等地动进攻,阿术率领的大军,就有可能遭遇到前后夹击的局面,前面数年的征伐,就有可能遭遇到重大的影响。

  阿术接到皇上的圣旨之后,与副帅阿里海牙商议。

  对于皇上的这道圣旨,阿术不是很赞同,尽管谈麾下的蒙古大军,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北方和中原,对于南方的气候和饮食不是特别的习惯,可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征伐,绝大部分的军士都已经适应过来了,不能够适应的只是少量来自于草原的蒙古铁骑,眼下大宋朝廷已经无法维持,处于最为脆弱的时候,乘胜追击一举灭掉大宋朝廷,才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皇上的圣旨是不能够违背的。

  阿术与阿里海牙的商议,其实是想着从这里面找到更好的办法,是不是可以在不违背皇上圣旨的基础之上,展开对大宋朝廷的进攻。

  阿术想到的是,利用吕文德以及夏贵麾下的投降的宋军军士,展开对江南路的进攻。

  阿术当然不完全信任这些投降的宋军,特别是夏贵麾下的那些宋军,在休整的这段时间之内,夏贵麾下投降的宋军,有不少人违背军纪军规,甚至有不少人因为不服从命令先择逃跑,被抓回来的绝大部分逃跑的军士,都被就地处决了。

  阿术不在乎这些投降的宋军,他需要的是稳住麾下的十几万大军。

  现在,利用这些投降的宋军,来进攻大宋的城池,为蒙古大军打开通往大宋京城临安府城的道路,怕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惜副帅阿里海牙不同意阿术的安排。

  阿里海牙认为,这些投降的宋军,尚未彻底的归附,其战斗力也不是很强,若是派遣他们去进攻城池,说不定与城内的宋军里应外合,反而会破坏大军进攻的计划,且皇上的圣旨已经非常的明确,就是要求大军暂时休整一段时间,等到酷暑的季节过去之后,再行的征伐。

  阿术没有料到阿里海牙会有如此的认识。

  其实阿术一直都在思考皇上的圣旨,他认为皇上的这道圣旨,隐含的还有其他的意思,只是没有明确的说出来,南方已经不存在什么能够阻止蒙古大军前行步伐的军队,唯一强悍的军队,就是在大宋的京城临安府城,一旦打败了固守京城的宋军,则大宋朝廷将彻底的灭亡,到了那个时候,阿术就是大元朝廷数一数二的功臣了。

  阿术其实也怀疑,朝中是不是有人给皇上提出了建议,皇上听从了这些建议,认为他阿术的战功不能够太大,其他人也要分享战功。

  也就是在阿术犹豫的时候,其父亲兀良合台的信函到了。

  兀良合台信函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阿术遵照皇上的圣旨,不得乱来。

  知子莫如父,兀良合台大概是知晓阿术的心思,在关键时刻写来了信函,不过信函之中没有写明原因,大概是不想阿术因此分心。

  不甘心的阿术,只能够遵照皇上的圣旨了。

  麾下的十多万大军,绝大部分依旧驻扎在荆湖北路,形成对江南路的巨大威胁,抽调的部分军士,分别进入到京西南路、两淮以及荆湖南路等地,帮助固守已经夺取的城池。

  布置完毕一切,阿术专门给皇上写去了奏折,在禀报了固守京西南路的同时,提出了建议,大军进攻的时间可以提前,不必要局限在秋季,其麾下绝大部分的将士,已经适应了南方的气候和饮食,一定能够集中精力征伐、

  给皇上写去奏折之后,阿术还是有些担心的,不知道皇上会怎么想。

  八月初,阿术接到了皇上的圣旨,皇上令大军在稳固了京西南路等地的同时,可以于九月初再次展开进攻。8



第四百四十三章 赶鸭子上架

  

  咸淳九年九月初十。

  蒙古大军开始了再一次的进攻,驻扎在鄂州与潭州的蒙古大军,分为了两路大军,分别在阿术以及阿里海牙的率领之下,朝着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以及广南东路进军。

  阿术率领十余万的大军为蒙军进攻的主力,他们从鄂州出发,展开了对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的进攻,阿里海牙则是率领其余五万大军,从潭州出发,直插江南西路的虔州,在完全控制虔州之后,接着进军广南东路所属的韶州。

  阿术的战术是非常明确的,大军分为两路进攻,彻底切断大宋朝廷的任何退路。

  皇上在圣旨之中专门强调了,要避免大宋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转移。

  蒙古大军在休整期间,阿术已经秘密调遣其副帅阿里海牙,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潭州,而且派遣了无数的斥候,进入到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侦查,预防大宋朝廷往开封府城的方向转移,好在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没有任何的动静。

  就连大宋京城临安府城方向,也没有太多的动静。

  蒙军再次展开进攻的消息,九月下旬传到了临安府城。

  魏国公贾似道开始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迁都的事宜。

  此番蒙古大军进攻的目标,无疑就是京城临安府城,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虽说在这段时间临时组织起来了不少的军队,但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贾似道还是清楚的,绝非是蒙古大军的对手,这些军队顶多就是迟滞蒙古大军进军的步伐,根本不可能抵御蒙古大军。

  贾似道所能够依靠的,还是掌控在手中的殿前司诸军以及侍卫马军司诸军,这两路大军一共十三万人,还是能够用来抵御蒙古大军的。

  既然提出来迁都的事宜,那就必定会惊动谢太后与皇上,可事情已经到了如此紧急的地步,想要隐瞒战况已经不可能了。

  十月初五,早朝,贾似道终于将迁都的事宜提出来。

  鉴于蒙古大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为了避其锋芒,贾似道建议京城搬迁到福建路所属的福州。

  贾似道的这个提议,让毫无准备的皇上,瞬间变得脸色苍白,身体不停的颤抖。

  尽管登基已经有十个年头,不过皇上一直都是醉生梦死,从未考虑过朝廷之中的大事情,对外界的事情也是双眼一抹黑,骤然听到蒙古大军朝着京城而来、朝廷被迫要迁都的事宜,根本就无法接受,这岂不是意味着他这个皇上,从此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了。

  朝中文武大臣,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表现,或许众人已经变得麻木,已经明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不管是迁都与否,都是没有多大希望的。

  因为皇上的失态,早朝根本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