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弘范在厢房等候,见到罗素林等两人之后,立刻开口了。

  “我决定了,跟随到成都府城去。。。”

  张弘范刚刚说出这句话,后面的担忧还没有开始说出来,罗素林就跟着开口了。

  “张将军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要听从我的安排,从现在开始,府邸里面的人全部集中起来,不要外出,其中若是有信不过之人,必须隐瞒消息,明日城门打开的时候,张将军与家人乘坐马车,前往南门,自然有人在南门外面接应。”

  张弘范看着罗素林,显得难以置信。

  “这,难道没有人会注意我们吗。”

  “我已经说过了,我家大人早就做出了安排,已经是腊月时节,张将军担心父亲之安危,举家前往城外去求佛,保佑父亲安全,这是人之常情。”

  张弘范点点头,这个理由说得过去,没有丝毫问题。

  “还有一点,府邸里面的下人绝不能够知道消息,张将军需要带走的下人,不超过十人,其余留下之人,指定其中一名信得过之人,在你们离开之后,后日给诸多下人发一些钱粮,让他们自谋生路去,这一点务必要注意,要妥善安排,否则这些人性命难保。”

  张弘范点点头,他内心有些动了,千里之外的那位吴邵刚,居然能够做出如此细致的安排,看来真的不简单。。

  a



第三百零九章 选择(2)


  刘秉忠脸色煞白,看着眼前的佟卫华,根本说不出话来了。

  张柔归顺了大宋朝廷,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归顺了大宋四川制置使吴邵刚,前去征伐的一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样的消息,一旦到了中都,到了大汗忽必烈那里,必定会引轩然大波,恐怕王文统的悲剧又要重演了。

  刘秉忠很清楚,他无论如何都逃不脱惩戒,只是看程度如何罢了。

  大汗忽必烈搬迁到中都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期间就是称帝仪式的时候,刘秉忠获准前往中都参加,接着还是回到开平城,处理诸多善后的事宜,包括张文谦、姚枢、窦默以及王鄂等人,都奉诏前往中都,偏偏他这个最早提议迁都中都之人,没有任何的动作。

  开平城内其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管不管都是这样。

  刘秉忠很清楚,他之所以不能够到中都去,都是左丞相阿合马捣鬼,大汗忽必烈称帝,敕封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将朝中的很多事情都委托给阿合马处理,阿合马的权力更大了,在朝中同样耀眼的刘秉忠,自然成为阿合马算计的对象。

  无他,迁都之事,得到了上下的盛赞,这个功劳他刘秉忠是有一份的,可惜阿合马不愿意他刘秉忠有任何的功劳,所以不遗余力的算计。

  这一切都不是多大的问题,刘秉忠可以应对,他相信大汗忽必烈忙碌过来,稍稍清闲的时候,一定会想起他的,可张柔归顺大宋朝廷,让刘秉忠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

  当初王文统被斩杀,刘秉忠就遭受到牵连,因为刘秉忠给大汗忽必烈举荐了王文统,导致了忽必烈的猜忌,这么多年过去,阴影犹在,现在张柔又归顺大宋朝廷了,就算是忽必烈不打算追究,可阿合马等人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吗,蒙古的诸多亲王会罢休吗。

  接近一刻钟的时间,刘秉忠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张柔的家人6续离开开平城,不知所踪,刘秉忠有所怀疑,不过想到张柔的儿子张弘略在开封做事情,或许这些人是到开封去了,也是说不准的事情,现在看来,应该是张柔早就留下了退路,事情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之后,归顺大宋朝廷。

  刘秉忠努力不让自身失态,可是他无法完全控制,郝经信函里面的话语,萦绕在他的脑海里面,那里面的很多话语,直刺他的内心。

  是该为今后想想了。

  刘秉忠比张柔要聪慧,要有着更多的谋略,尽管从年纪上面来说,张柔要大很多的。

  放眼天下,谁才是枭雄,谁才是能够真正一统天下之人,在刘秉忠看来,非忽必烈莫属。

  刘秉忠与其他人不同,出道就跟随在忽必烈的身边,可谓是殚精竭虑,期间也经历过蒙古大汗窝阔台和蒙哥等人,可在刘秉忠看来,最为智勇双全的还是忽必烈。

  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刘秉忠钦佩忽必烈的骁勇和睿智,可也知晓忽必烈对汉人是不可能完全信任的,猜忌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

  山东李璮的叛乱,就是一个最大的分水岭,导致忽必烈对汉人的怀疑和猜忌达到了顶峰。

  包括刘秉忠在内的很多汉人,都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很多时候,刘秉忠想着给忽必烈建议,蒙汉没有多大的区别,忽必烈身边的很多汉人,并非是为大宋朝廷做过事情的,一些曾经在金国做事的官员,因为金国的灭亡,早就断却诸多的心思,一心一意为朝廷做事情了。

  可惜这样的话语,刘秉忠不敢说,也幸亏没有说。

  蒙古朝廷将人员划分为三六九等,汉人的地位最低,说到底就是蒙古人的奴隶,这一做法不知道伤了多少汉人的心,也包括刘秉忠本人。

  蒙古铁骑的残暴,刘秉忠也是深知的,当年刘秉忠跟随忽必烈讨伐大理和大宋的时候,亲眼见到了蒙古铁骑对汉人的残杀,若不是刘秉忠大胆提出建议,估计蒙军经过的地方,留下的就是千里无人烟的画面。

  “这位壮士,还没有请教尊姓大名。”

  到底是读书人,说话客气很多。

  佟卫华没有想到,愣好久的刘秉忠,开口第一句话居然说的是这个。

  “刘大人,我是粗人,也就是专程来送信的,我姓佟,名字就不好意思报了。”

  刘秉忠的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看着佟卫华再次开口。

  “原来是佟壮士,若是我记得不错,佟姓乃是源于南方,北方好像没有此家族。”

  “刘大人说的不错,我是南方人。”

  “郝兄一切都好吧。”

  “很好,郝先生在我家大人身边做事情,此次特意给刘大人写信,对了,郝先生在信中应该是说到这些了。”

  佟卫华回答的很是小心,在情报署的那份信函里面,有特别的嘱托,见到刘秉忠之后不要多嘴,更不要想着劝阻之类的,注意看刘秉忠是什么态度,其余的就不用关心了。

  刘秉忠看了看佟卫华,脸上闪现一丝厉色。

  “佟壮士,你应该知晓,我是蒙古朝廷的大臣,一心效忠朝廷,至于说郝兄归顺了大宋朝廷,那是他的选择,我无权评价,可你们若是以为我也会如同郝兄一样做出选择,那你们就错了,看在郝兄的面上,我不追究你之责任,你离开。”

  佟卫华内心笑了,刘秉忠的表现,和密函上面的描述一模一样。

  到了这个时候,他只需要将密函之中的几句话说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刘大人如此说,我是没有话说的,感谢刘大人对我的宽恕,我家大人特意嘱托了,张柔归顺大宋朝廷,对刘大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刘大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不测,绝不能够掉以轻心,我家大人还说了,蒙古朝廷之中,想要算计大人的人很多,特别是阿合马,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攻击与弹劾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佟卫华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下。

  “哦,佟壮士,你家大人还说什么了。”

  佟卫华眨了眨眼睛,远在千里之外的大人,料事如神啊。

  “大人还说了,其实应对此事的关键,还是忽必烈,不管是蒙古朝廷之中的亲王、万户长,还是色目人,其实都是忽必烈手中的筹码,当忽必烈需要平衡的时候,就会动用这些筹码,当年王文统被斩杀,就是两方较量的结果,当时蒙古朝廷之中汉人的力量过于的强大,不仅仅是在朝中有话语权,而且不少汉人将领还掌控了不少的军队,一家独大的场景,忽必烈是不会允许出现的,故而会借助王文统的事情,大肆打压汉人的力量。”

  王文统已经入神,听着佟卫华的讲述。

  “忽必烈一心想着统一天下,现如今统一天下需要的是什么,是钱粮,大军征伐离不开钱粮,在筹集钱粮方面,阿合马的能力是很不错的,故而会长时间得到忽必烈的信任,不管是张文谦大人,还是王鄂大人,窦默大人等等,都是无法与阿合马抗衡的。”

  “刘大人若是想着躲过此次的劫难,在张柔归顺大宋朝廷的事情传回来之后,万万不要一味的为自身辩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