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情报局-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能够想到的,李煜定然也已经想到,但即便是如此,陛下还是没有犹豫,就说明,他已经做好了打算。

  既然已经做好了打算,再去多说,岂不是没有意义?

  一日后。

  慕容延钊已经提出了具体的交换细节。

  他派遣了对两湖之地较为熟悉的李景威,前去接管公安城,李景威自从兵败之后,在襄阳归降大宋,与慕容延钊一同攻陷了襄阳,随后更是一路抵达荆州。

  由于自身降将的原因,所以李景威也明白自身定位,在宋军之中,颇为低调。

  但这一次,慕容延钊也是想到了他,或许,也可趁此机会,也可检验一下李景威对大宋的衷心。

  李景威本高继冲手下名将,论战力也不过稍弱慕容延钊一丝而已,二人名气几乎相差不大,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宋帝的明确指示,他也是不敢擅用此人。

  但是,现在,慕容延钊觉得有必要用他。

  对于荆南的熟知程度,李景威肯定比谁都更了解,再加上他多年行军打仗的经验,不至于上当受骗。

  且李景威得到公安之后,若真的是放虎归山,在他羽翼未丰之前,也便于清理。

  慕容延钊大军在此,要清理李景威数千人,并非难事。

  只是,他也不希望如此。但这个风险,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冒一下,若真的李煜玩什么诡计,就算损失,也是损的李景威部将,借此削弱一下他的实力,也不是坏处。

  “等到公安城中唐军撤出,李景威等人正常接管之后,放还雪木。”这就是慕容延钊交换的条件。

  同时,就在交换的这一天,荆州城下,数里之遥的空旷之地,突然出现一处高台。

  高台之下是柴草铺就,高台之上,捆缚着一人,正是高赞。

  以雪木兑换公安城只是其一,以高赞为饵,诱唐军出城决战却是主要。

  虽然,慕容延钊对于这一计策是否能成,也是抱着怀疑态度,但是他觉得,的确有必要尝试一下。

  毕竟,若不如此,李煜定然不会与他们在城外进行决战。占据坚城来抵挡,岂不事半功倍?

  若是李煜忍不住,放弃有利坚城,出城一战,那他也就是天下第一大蠢人。

  不过,虽说如此,但慕容延钊还是连夜令人筑起了这座高台,即便李煜最后没有出城一战,但此番做法,也定然能够令唐军人心离散。

  眼看着部下大将被烧死,却不营救,这种君主是否值得效忠,或许有些人,就该在心里掂量掂量。

  而慕容延钊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高台铸就之后,慕容延钊也是大军出动,在四周部下四重大阵,一是严防暗中营救,一是做足准备,万一李煜出城决战,也便于攻防。

  当然,慕容延钊也没有给予李煜过多的时间考虑。

  一天时间。

  若是一天时间内,李煜做不出决定,那么,高赞,就要被活活烧死。

  其实,就算是李煜真的出城决战,慕容延钊也是没有打算让高赞活着下来的。

  这一点,李煜也是心知肚明。

  甚至韩熙载、朱令斌等人也都清楚,但是,他们却不能不动于衷。

  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城下列阵森严,四大战阵透漏着森喊杀意,及其高台之上一脸凛然无惧的高赞,李煜的心中也是一阵为难。

  这个决定,当真是不好抉择。

  他不给予抉择,也是想要考虑一个万全之策,但是如今场景,真的还有万全之策么?

  虽然之前数次摩擦,唐军连番胜利,但是那都是些小打小闹,损折之间,不过数千人,而眼下,若是真的要决战,却是动辄数万,甚至两军累积十数万的兵士大厮杀,一战的结果也就意味着荆州乃至湖北的归属。

  而唐军兵力,无论是人数还是综合战力,目前都要弱于宋军不少。

  真是放弃荆州这座坚城,在平原之上决战,的确是毫无优势可言,一败涂地的结局恐怕在所难免。

  这一战,在所难免,却又不得不慎重。

  一天的时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战,高赞死。

  接下来,怕就是攻城战。

  李煜再度看了看敌军的军阵,一时之间也是做不出决定,只好暂且下了城楼,回到府邸之中。

  就像是随时都准备着热的饭菜一般,就在李煜刚回到府上,周曼就端出了可口的菜肴。

  虽然此时,李煜实在没什么胃口饮食,但是看到这些,也不觉心中平静许多。

  “战事自然重要,但身体却是根本,曼儿恳请陛下,多少吃一些吧,将自己精神和力量都保持最佳状态,这样无论敌人采取何种手段,相信陛下都不会无所适从。”周曼道。

  这些道理,李煜自然是明白的,周曼的心意,李煜也能够感受得到,所以,他并没有拒绝,暂时,也不再想那些难以抉择之事,平静的吃完了一顿饭。

  

第二一八章:先生

  “报!”

  就在李煜刚刚进食完毕,门外便有兵士来报。

  “何事?”

  “回禀陛下!”这兵士本是府邸之中的寻常门卫,年岁不大,看着倒也机灵,毕恭毕敬道,“门外有一先生求见陛下。”

  “先生?”李煜心中有疑,不禁问道,“什么模样?可曾道明来意?”

  这兵士摇头道:“那人自称先生,我问他来意,却只说见到陛下之后,陛下自知。”

  “传他来见吧。”李煜随口说道。

  “喏。”这兵士应声正将要退下之时,李煜却又忽然将其喊住。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李煜起身,整理一下衣冠道:“还是朕亲自去看看。”

  此时,荆州正值忧患之际,忽如其来一个‘先生’,也是勾起了李煜心中的一些好奇。

  都说荆州之地,才俊良多,四下周边多有名人雅士隐居,若真是有才识之人前来,或会因为招呼不周或是礼遇不够,而选择放弃。

  毕竟孟子有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所言也就是说当世大贤,都不能随便召唤,就算是人家主动到了门口,也要毕恭毕敬亲自去迎接啊。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李煜也是打算自己亲自前去迎接,一睹这‘先生’真面容。

  这也是做出礼贤下士之风。

  也正是所谓的献殷勤。

  就好像当世,若是你想辞职,董事长亲自来跟你做工作和部门主管找你做工作,即便是所说的话相同,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也大相径庭的吧?

  这也就跟邀请入门和亲自出门迎接的不同。

  李煜出得府邸,正到门前屏风之处,忽闻门外吟咏之声,当即驻足倾听,只听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冈,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倚。

  “这两句倒是有些熟悉。”李煜听得歌罢,遂绕出屏风,出门相迎。

  只见门前所称‘先生’之人,竟是一老者。不过,从其穿着和温和面容来看,似又难以猜出其真实年龄。

  只是,无论是那花白的头发还是飘逸的长须,也都给李煜不小于六十岁的感觉。

  不过,这老者却保养得极好,年岁虽大,但皮肤却不显得松弛,就连眼角皱纹,都很少。

  且一举一动之间,都有着一股儒雅之风,颇为的脱尘,真有点仙风道骨模样。

  李煜恭敬一礼,道:“后学末进李煜拜见先生,若不嫌弃寒舍,不妨进屋饮一杯清茶?”

  作为大唐皇帝,能够率先施礼,已是尽显礼贤谦恭,且其还自称后学末进,更是对这位先生的尊重。

  且人家自然自称‘先生’,若是贸然去喊别的称谓,怕也不妥,所以,李煜也就继续以先生称之。

  “呵呵。”先生抚须颔首,轻笑道,“的确是人中龙凤,未来,不可限量。大唐皇帝栖息之所,想来不会简陋,自然不至于嫌弃,方才歌咏一曲,此时正口干舌燥,倒要叨扰片刻,讨一杯清茶了。”

  “求之不得,请先生入内。”

  ‘先生’也不再有什么客气之言,直接在李煜的引领之下,进入厅中大堂,寻得一处位置,自顾坐下。

  “先生请用茶。”周曼亲自端着两杯清茶而来,在李煜和‘先生’面前放下,盈盈一拜,遂缓缓退下。

  “不错,不错。”先生端起热茶轻啜一口,不禁连连赞道。

  也不知其是对这杯中茶的称道,还是对上茶之人的赞赏。

  “不知,我那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