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长安城下-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直都想得到乞力徐的原谅,但是当初乞力徐逃走之前身上就受了重伤,没多久病死在吐蕃。

  人死不能复生,乞力徐死了之后,崔希逸更加自责不已。

  今年跟吐蕃交战,原本的记忆又全部被打开了。

  今年五月,他迁任河南尹,还没到就病死途中。


  


第363章 立为太子

  三庶人被杀死之后,太子之位就空缺了下来。

  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文武百官纷纷跟玄宗上表,请他尽快定下储君。

  玄宗觉得他们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于是考虑立老三为太子。

  李林甫不干了,他多次跟玄宗提议,立寿王李瑁为太子。

  玄宗一直十分信赖李林甫,被他一反对、开始有些犹豫不决了。

  他不是没想过立李瑁为太子,实在是因为李瑁的个人条件不怎么好。

  一来是因为李瑁太小,现在才十九岁,还没弱冠;二来,李瑁生性懦弱,就算上台也会成为傀儡,恐怕会重蹈自己爷爷的覆辙。

  万一老唐家一百多年的江山葬送在自己手里,他有何颜面去地下见李家的各位列祖列宗?

  ——虽然差点儿葬送在他手里。

  再加上武惠妃正好得了病、还久治不愈,他也没心情去管这些。

  就这么一直拖着,拖着拖着,武惠妃就挂了。

  办完了武惠妃的葬礼,立太子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玄宗纠结了半年之后,还是想立老三忠王李璵为太子,老三现在是最年长的孩子,已经二十七岁了;仁孝恭谨,又好学,也是顺位第一继承人。

  玄宗的大儿子曾经因为狩猎的时候,被猴子抓伤了脸;整个脸伤痕累累,有损皇家威仪,这也是为什么立了老二为太子的原因。

  但是李林甫坚决反对。

  他给出的理由是,老三的生母杨贵嫔已经去世,恐怕不能很好地辅佐老三。

  李瑁温顺乖巧,又勤奋好学有才华,应该立他为太子才是。

  这么扯的理由,偏偏玄宗信了;他原本就是耳朵根子软的人,被李林甫反对之后,开始犹豫不决。

  李林甫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不是浪得虚名,为了防止玄宗反对,他把满朝文武都给说服了。

  结果,玄宗一上朝,满朝文武集体上表:“寿王瑁勤奋好学,理应立为太子。”

  这阵势直接把玄宗吓了一跳,当即怒拍桌案,退朝。

  立太子这件事情又一次被搁置了。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玄宗感冒了。

  唐朝得个感冒可是很容易挂的,尽管玄宗没两天病就好了,但是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又接连失去三子。

  万一哪一天忽然撒手人寰。

  这大唐江山,该如何是好?

  于是他又开始考虑立谁为太子。

  想来想去,还是老三最合适;但是李林甫肯定不会同意的。

  继嗣问题得不到解决,他每天愁得闷闷不乐的;还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

  好基友高力士问他:“大家……这是怎么了?”

  玄宗没好气地说:“你都跟了我大半辈子了,难道不知道我为什么犯愁吗?”

  高力士一看玄宗闹脾气了,立刻哄孩子似的说:“难道是因为太子没能确定下来的事情?”

  “嗯……”玄宗又蔫儿了。

  “大家为什么要因为这些小事而纠结呢?”高力士说,“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立长不立幼,您就坚决立长,谁敢真的来指责您吗?”

  玄宗恍然大悟,连连称对。

  于是拟草了诏书,宣布立忠王李璵为太子。

  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三日,立忠王李璵为太子;七月二日,举行了典礼,同时大赦天下。

  十二日,册封李璵的妃子韦氏为太子妃。

  这时,安C在突骑施的线人来报,说苏禄被杀,突骑施内部大乱。

  突骑施苏禄可汗开始的时候,很节俭,掠夺的财物都分给各部落;从来不把掠夺的物资并入自己的财产。

  因为跟着他总是能分得到很厚的封赏,所以很多人都乐意跟着他卖命。

  没多久,他娶了唐朝交河公主、突厥、吐蕃三国公主,分别把她们封为“可敦”;可敦是可汗的“配对词”,意思相当于唐朝的后、妃。

  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叶护”;叶护是突厥官名,突厥二十八级之中的第一级,也就是相当于正一品。

  大肆分封之后,相应的花费就多了起来。

  渐渐的,战争掠夺得物资都进了他一个人的腰包。

  那些为他卖命的将士们得不到封赏,积极性直线下降;有些人怨恨他只顾自己贪图享乐,完全不顾那些为他卖命的将士的死活。

  再加上苏禄现在年纪大了,又得了中风,右手一手挛缩,吃饭都成问题;更严重的是,没多久他就瘫痪了。

  瘫痪对于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来说,是最致命的;基本等同于死了。

  于是,他率领的将士以及部落酋长,纷纷起了二心。

  酋长莫贺达干与都摩度两个部落是整个突骑施最强的,两方都想得到统帅突骑施的权利,因此两个人互相猜忌、互相伤害。

  今年夏末,莫贺达干派兵、趁着夜色突袭苏禄的营帐,杀掉了他。

  都摩度与莫贺达干谁都不愿意妥协,于是达成了一个共识——立苏禄之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

  想要以他为傀儡、安抚其他部落。

  结果骨啜刚刚继位为吐火仙可汗、还没来的及安抚众部落,都摩度就反悔了,他派兵突袭了莫贺达干。

  原本是去安抚其他部落的,结果半路上最强的两个部落打一块儿去了。

  其他小部落一看,这是个什么情况?

  一个个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都摩度和莫贺达干打得乱七八糟的,有的小部落们想要趁乱分一杯羹,也加入了这场混战。

  吐火仙可汗派遣自己的手下前去镇压,但是莫贺达干已经先一步派人跑来了安西,跟盖嘉运说了;他想要唐朝出面帮忙镇压,并提出吐火仙想要和拔汗那其他部落一起,联合攻打唐朝。

  这个问题很严重啊!老盖立刻跟玄宗汇报了这个问题。

  玄宗命老盖前去镇压招集突骑施和拔汗那的联军。

  这个时候,吐火仙与都摩度趁老盖不在都护府中、攻打碎叶城。

  他们还联合了黑姓可汗尔微特勒,尔微特勒则派人围堵在怛逻斯城附近;突骑施百姓又分黄、黑二姓,前娑葛是黄姓,苏禄族则是黑姓。

  两方联军东西相连,试图阻断唐军。


第364章 南诏伊始

  突骑施这一仗一打就是一年多。

  我被调回安西,帮忙打理安西大都护府的事物。

  就像最开始马朔在哥舒道元手下似的,算是副都护的副手;我和夫蒙灵詧交换了职务。

  他接替我担任疏勒镇守使,我接替他担任老盖的副手。

  今年七月,杜希望率领鄯州的驻兵,南下夺取了吐蕃的河桥,驻扎在泉城城郊、即黄河南岸。

  吐蕃派了三万兵力前往抵抗,杜希望原本就只带了两千不到的人,根本就不足以抵抗三万吐蕃士兵;就算以一当十,最多也只能抵抗两万的兵力。

  不光士兵忧心忡忡,杜希望自己心里也有些打怵。

  左威卫郎将王忠嗣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支援,他们首当其冲、担任先锋,直接把对方的兵阵打乱了。

  行兵布阵为的就是保护后排,前边的士兵被冲散了之后,敌方的软肋就暴露了出来。

  王忠嗣专挑对方守护薄弱的地方进攻、连着斩杀了数百人。

  对方原本探测到的军情时,杜希望只有两千不到的兵力,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有后援。

  再加上阵被破,所有人人方寸大乱。

  杜希望立刻纵兵、乘胜追击,吐蕃又一次大败。

  他们在于盐泉设置了镇西军,用来抵抗吐蕃。

  王忠嗣以功迁左金吾将军。

  王忠嗣最开始叫王训,他是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

  开元二年,他父亲王海宾战死沙场,他被接入宫中抚养。

  玄宗收为养子,赐名忠嗣,他时常与忠王一起游玩,两个人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王忠嗣长大以后,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唐玄宗与他谈论兵法,他对答如流,唐玄宗很器重他,说:“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

  玄宗觉得他很有行军打仗的才能,于是找人教授他兵法。

  开元十八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